06.06 退伍老兵夫妻二人紮根山村教育

在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乙社村,有一個兵嫂為了家鄉的教育,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城裡辦幼兒園的便利條件。回到老公的家鄉,為了這裡的孩子,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紮根偏遠的山村,辦起了自己的幼兒園,她就是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鄉乙社博愛幼兒園園長雷豔。

走出人生的第一步

99年雷豔從銅川市職業學院畢業,和剛從部隊退役的孫永宏相識並結為夫妻。妻子雷豔,並沒有因為剛退伍,一無所有而嫌棄過孫永宏。在響應政府的號召,不等不靠,自謀生路在銅川市耀州區車站路辦起了幼兒園。乾的有聲有色,在同行中有了一點小名氣。在部隊服役多年,養成了良好的作風,紮實肯幹的妻子珠聯璧合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妻子雷豔負責園裡日常教學工作,孫永宏負責對外聯絡招生。勤勤懇懇的肯幹精神,得到園內孩子家長的一致好評。凡是進到園裡,夫妻二人和員工盡心盡職的照看好孩子們,在生活上細心的照料,在知識學習上不斷鼓勵,幼兒園的孩子親切地叫她“園長媽媽”在這裡孩子遇到些頭疼腦熱,都會讓他們難過好一陣,總是覺得自己沒照顧好孩子們。

探望父母看到真實的農村教育現狀

2011年,孫永宏和妻子雷豔回家,看到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乙社村小學的現狀,有兩層四間校舍,設施簡陋,學習環境差,學校有孩子40-50人。村裡的鄉親大部分把孩子都轉到城裡上學,為了讓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起跑線上不輸給其他人。家長們在外租房子,陪著孩子在城裡上幼兒園,如果再大點無形中就增加了求學成本。看到這些他們心裡很痛,自己本身就是做幼兒教育的,自己村子裡狀況竟然是這樣。自己能否在自己居住的村子做些什麼,改善目前孩子們的學習環境。

返鄉建功立業為家鄉教育出把力

2012年雷豔和孫永宏,把城裡的幼兒園關掉。下定決心,回到耀州區小丘鄉乙社村,進行實地考察為回鄉辦學選址。這個時候,乙社村小學已經沒有了適齡上學的孩子。有幾間破舊的校舍,操場較大適合在這裡辦學,就這樣下定決心。為家鄉的孩子辦所屬本村的幼兒教育機構。方便村裡的孩子求學,也解決了在外打工的鄉親的後顧之慮。上學不用出門就可以,在自己家門口完成幼兒學齡前教育,給他們在今後的學業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建園以來,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2013年順利通過年檢,2014年年檢中被譽為全區民辦幼兒園的亮點、2015年被區教科體育局評為“優秀單位”2016年被小丘鄉評為“優秀單位”,2017年8月被區科教體育局評為“二類幼兒園”。

辦學中的困境

在這裡總算是紮根了,為了能讓這裡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愧是退伍老兵,帶著他的妻子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解決了當地幼兒上學難的問題。每次有點盈利,都用在校園的擴建上。2014年在改善教學環境中最後,一預算賬面就剩下6000元,資金緊張沒有向政府開過口,只能是默默的堅持,在這裡應一句話“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向自己孃家求援,岳丈親自上陣協助他們夫妻二人搞擴建。也許是命運的磨難,越是困難,越是麻煩不斷,屋漏遇到了連陰雨。岳丈在協助工人幹活時不慎從腳手架跌落,導致顱內淤血,為了救老人的命,借遍所有親朋好友四處舉債。岳丈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出現意外,不能不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救,差點就讓他們共同經營的事業夭折。

開局剛見到好轉,沒想到一次事故。讓雷豔和孫永宏陷入絕境。為了救親人舉債20萬元,沒法子只能是停止擴建,在現有條件下繼續開辦幼兒園強撐著渡過難關。

點點滴滴都是情

雷豔和孫永宏在這裡辦園五年多,闖過重重困境不忘鄉里。在自己遇到難處的時候鄉親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作為這裡土生土長的人,儘可能的幫助,村裡需要幫助的人。幫了多少人他們也不記不清了,記者問到:“你說一下,幫助的孩子中印象深的有幾個。”雷園長思索了一下,穩定情緒說:“記得是在2015年,一名叫(化名孫儷)的小朋友,突然發高燒,把園裡的老師嚇壞了,趕緊通知我,我馬上立聯繫車,把孫儷小朋友送到西安兒童醫院,結果檢查到孩子得了白血病。孩的父母如五雷海轟頂,一下子呆如木雞,我此時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回到園裡,立即組織員工捐款,我拿了1萬元,員工集資5000元,並做出決定免除孫儷笑朋友今年全年的學雜費。”據瞭解他們夫妻二人在這裡辦園五年裡給家境困難的孩子減免學雜費共計10萬元。

臨別時,記者問:“你有什麼願望?”雷豔這個一直在教育一線的園長用她樸實的話說出了自己的願望:“讓山村的孩子,多一些關愛,讓他們也能像城裡孩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我會為我的願望一直努力,只要是這個地方需要我,我一直都會紮根山村教育,把它當做我畢生的事業。”

供稿人:張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