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家长如何处理宝宝的小情绪?

宁静致远—家有萌宝


大约1岁半之后,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渐渐发展出复杂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骄傲。这些情绪有时候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自我感觉的降低或提升。比如,那些因为恭维过度和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节目而感到尴尬的幼儿必定是能自我再认的孩子。而像羞愧、内疚、骄傲等自我评价性的情感则不仅需要能够自我再认,还需要能够理解和评判个人行为的准则。


到了3 岁,当孩子能够更好地评判自己表现的优劣时,他在成功地完成一项困难任务后会表现出骄傲的情绪,也会因完不成一项简单任务感觉羞愧。


教养提示:给孩子的自我情绪符合社会规范的引导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既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关,也同成人的引导有关,成人不妨在对孩子何时应该感到自豪、羞怯或内疚进行引导时,将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传递给他们,比如,“这么小就会照顾奶奶,你真该为自己感到骄傲。”“你把小弟弟的玩具抢走了,弄的小弟弟没法玩,不惭愧么?”等等。

总之,情绪是孩子身心发育过程中自然出现并丰富的心理现象,就像成人一样,有内外部刺激,孩子就难免有情绪反应,这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只要孩子的情绪反应是“应景”的,就应该是被允许的,家长不可把自己对情绪的主观好恶加在孩子身上,强行压制孩子的负面情绪,那样只会让孩子的正常心理体验受到干扰,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孩子的情绪,也是家长了解孩子内在需求的一个窗口,明智的家长,会通过孩子的情绪反应,细心识别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并及时或延时予以合理的满足。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时尚育儿圈子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欲求得不到满足

宝宝自出生后就有情绪反应如喜悦、厌恶、愤怒、烦闷。这些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相继复杂。对于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年龄段的情绪反应主要与他们的需求是否非得到满足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他们在吃喝玩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就会表现的很快乐。心智会得到良好的发育,适应性也相对较强。反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满足,他会产生烦闷、暴躁的情绪,影响身心的发育。

缺乏维生素B2

维生素B2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小孩子生长旺盛,缺乏即易引起脾气暴躁、烦躁.

如何应对宝宝的烦躁情绪

帮宝贝排除烦躁的因素

外部压力是给宝宝带来烦躁情绪的重要因素。当宝宝发脾气或哭闹时,妈咪可以安静地在一旁陪着。等他情绪平静后,可以耐心地询问宝宝烦躁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妈妈可以帮忙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让宝贝正面理解,告诉他再遇到同样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只要妈咪有足够的爱和耐心帮宝宝排除烦躁的因素。他在控制情绪的和处理问题上都会得到进步。

为宝宝做按摩,缓解压力

按摩是安抚宝宝烦躁情绪的有效手段。一般接受按摩的宝宝大部分可很快安静下来。大大降低了他的不安情绪,同时,这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机会。

正确对待宝宝的情绪

3—5岁的宝宝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如果因为一件小事宝宝发脾气,父母要尊重宝宝的情感,允许宝宝哭闹、喊叫。当宝宝有需求时,父母要耐心倾听,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父母应尽量满足。如果满足不了,要用宝宝理解的方式向他讲道理,而不是对其嘲笑或打骂。

给宝贝足够的关爱

部分宝宝发脾气也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关心。这时,妈妈可以告诉宝贝自己是爱他的。要尽量陪伴在他身边,多些耐心和关爱。不要自己发脾气更不要惩罚孩子。

每位宝宝都是上帝赐予你的小天使,父母的陪伴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繁华的都市,忙碌的生活,只需你每天抽出一小时和孩子玩游戏,做家务。既促进了双方的感情,又增长了孩子的智力。何乐而不为。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育儿知识分享


首先要认同宝宝的小情绪,给予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语言安慰,孩子的情绪得到共情和释放,会很快安静下来。然后看看孩子为什么闹情绪,小一点的孩子不会自己表达,家长要看看孩子是不是饿了或者困了,还是其它原因,找到原因解决问题;如果是大点的孩子,孩子的情绪得到你的共情,等他平静下来,他会主动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家长根据情况正确引导孩子,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要一点点问题家长就帮忙解决。



孩子有小情绪时,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或者置之不理。


成长的美丽


隔离法

关黑屋与关亮屋的区别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反省能力较低,“关黑屋”只能让孩子感到紧张恐惧,并不能帮助孩子反省错误。这与成人常用来吓唬孩子的话(“大灰狼抓小孩”“医生打针”)一样,不仅会使儿童产生心理压力,形成胆小、软弱的性格,也会使儿童形成错误的社会认知。

我们更强调的是“关亮屋”的方法,即隔离法。让孩子暂时离开引发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情境,让孩子待在一个单纯或无聊但有光亮的地方(某个房间或隔离椅),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幼儿的行为。隔离法的短期目标是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长期目标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隔离法的操作要领:

(1)隔离法适用于孩子的攻击行为或愤怒情绪。像孩子的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和安全感问题,就不宜采用隔离法。

(2)选择最佳的隔离地点。隔离地点应是安全但孩子觉得无聊的,如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没有任何的玩具,光线充足不使孩子感到害怕,并且家长可以及时赶到的地方。2-4岁儿童可以用隔离椅,即搬一把椅子让孩子坐在家长视线范围内,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动。5-7儿童岁可以用隔离间,但不要将孩子反锁在房间内。

(3)适宜的隔离时间。决定使用隔离方法,就要态度坚定,切不可只警告不执行,否则很难培养孩子对规则和权威的敬畏感。隔离时间一般为1岁1分钟,3岁3分钟。家长也不可因气愤而肆意延长隔离时间。

(4)隔离后要和孩子讨论。家长要让孩子明确他被隔离的原因,尤其是他所违背的具体行为规则,总结正确的问题解决办法。

(5)起初孩子可能会抗拒这种方法,家长可先与孩子在隔离处待一会儿,告诉孩子:“你必须在这里安静一下,时间到了才能离开。”

事例2:

彤彤生气的时候很容易情绪激动,每次都会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妈妈很担心彤彤生气的时候会背气而发生意外。专家告诉了彤彤妈一个好方法:妈妈引导宝宝跟着做动作,双手握紧拳头,坚持一会儿,再慢慢松开,边做边说:“握紧拳头,握紧拳头,生气小虫,全都飞走。”彤彤情绪激动的时候,坚持了几次这样的方法,果然很有效。现在彤彤自己也能尝试调整情绪了。

放松法

当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身体也会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如:愉悦时会嘴角上扬,生气时会呼吸急促,恐惧时会身体发抖……

放松法就是通过调节和控制生理反应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情绪管理方法。尤其适用于还没有正确掌握如何放松自己身体而又易紧张的孩子。

放松法的操作方式:

呼吸放松法:

不仅是儿童,就连成人也会在情绪激动时呼吸紧张,更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暂停,呼吸痉挛的情况。因此,引导儿童学会呼吸放松法,对情绪管理、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呼吸放松法就是腹式呼吸,即“深呼吸”。尽可能地吸入一大口气,让腹部膨胀,憋住气,再慢慢均匀地吐气,吐长气,暗示自己心中的紧张、烦恼都吐出去了。这样反复几次,就能大大缓解紧张的情绪。

肌肉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充分绷紧肌肉,然后再放松肌肉,交替感受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最终达到放松的目的。肌肉放松法可以从手开始,逐步过渡到手臂、肩部等身体部位。

操作流程:

1.闭上眼睛,集中精神感受身体各方面的放松。

2.吸气时,紧绷肌肉,约五秒钟;

3.吐气时,缓缓地放松,约十五秒的时间;

4.从中体会紧绷与松弛时的差异,每个部位做两次,等到感觉各部位均已经放松后,可以静坐一段时间。

运用此法的过程中,家长们也可像彤彤妈一样结合儿歌和游戏,这样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也增加趣味性。

联想放松法:

此法适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通过语言暗示或主动想象,联想积极开心的事物,进而缓解消极情绪。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适当引导孩子想象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如“现在有只小兔子在绿绿的青草地上跳着,跳呀,跳呀,跳到了宝贝的手上,亲吻了宝贝的脸颊。”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久隐290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认为孩子有小情绪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像我家宝宝没有满足他的想法的时候会发脾气,饿了、渴了、困了都会有小情绪,只要给他解决问题了,他就好了。


所以,家长想要处理宝宝的小情绪,就要先观察宝宝为什么有的小情绪。首先看看宝宝是不是需要吃饭、喝水、睡觉了,然后看看宝宝表情、动作等,判断宝宝是否哪里不舒服,最后就是看看是不是哪里没有满足他。

这样之后,再根据宝宝的情况,解决他的小情绪就会简单很多。生理需求,直接满足他就好。身体不舒服的, 按照经验或者去医院也能解决。心里没有被满足的,满足他,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也能轻松解决。

欢迎关注、点赞,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