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龍蝦又被謠言了!小龍蝦吃多了體內會長寄生蟲?

核心提示|入夏,夜市火了。細心的食客會發現,火爆的美食圈,總少不了小龍蝦的身影。小龍蝦不僅味道好,營養價值也不低,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卻很少,擔心吃胖的美女們也能大快朵頤。小龍蝦還含有蝦青素和較高水平的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可謂多種維生素集合體。

龍蝦又被謠言了!小龍蝦吃多了體內會長寄生蟲?

但是,“蝦”紅是非多。日前,小龍蝦吃多了體內會長寄生蟲的消息讓愛吃小龍蝦的食客們捏了一把汗,真實情況是怎樣呢?

小龍蝦吃多了體內會長寄生蟲?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非常廣,視頻中醫生用鑷子從患者的手臂傷口裡夾出了幾條蟲子。這段視頻的配文為“常吃小龍蝦身體長出寄生蟲”。此外,該視頻還搭配有患者的醫學影像。從圖像上看,不但患者腦部有多個不明白點,全身、四肢也密密麻麻地分佈著寄生蟲,給人帶來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該視頻還配發了朋友圈圖片,聲稱有多位學醫的朋友轉發,並明確指出:該患者之所以感染如此多的寄生蟲,是因其喜愛吃小龍蝦所致。

表面上看,該視頻有出處、有來源,甚至還有醫生對於寄生蟲防治的介紹,很具有迷惑性。但深究之下,不難發現其張冠李戴之處。該視頻最核心的“證據”,就是密佈寄生蟲的醫學影像。

經查詢發現,該醫學影像拍攝單位是雲南省某醫院。原始新聞發生在2016年1月,由於生活習慣,患者常年食用生豬肉,因此不幸感染了豬囊尾蚴病,即俗稱囊蟲病。整個事件與小龍蝦並無關聯。

高溫烹製後,完全可將寄生蟲殺死

那麼,吃小龍蝦會不會感染寄生蟲?究竟該怎樣食用才更安全呢?中國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羅恩傑教授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小龍蝦與其他淡水魚蝦一樣,根據養殖環境、水質條件不同而容易有寄生蟲存在。“在食用小龍蝦時,要將其徹底煮熟。在溫度和烹製時長足夠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小龍蝦中的寄生蟲殺死。”羅恩傑還提醒,無論是酒、醋還是芥末等調料,都無法有效殺死寄生蟲幼蟲,因此需儘量避免生吃。

小龍蝦容易有寄生蟲存在,但高溫烹製時,完全可將寄生蟲殺死。早在2006年,原衛生部曾發佈了一則“關於防止食源性寄生蟲病發生的公告”,提醒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應對寄生蟲問題採取預防措施:生產者要注意進貨渠道;不提供可能被感染的生食水產品;使用專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汙染;建議消費者避免進食生鮮或未經徹底加熱的水產品和水生植物。

專家同時也提醒,避免食用小龍蝦頭部,因頭部含肝臟、胃、鰓等器官,容易散發很多汙染物,包括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