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世界范围内,中国核潜艇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TT历史有话说


在海军的武器装备发展上,我国这些年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取得的成就不仅让国人感到自豪,更让世界为之瞩目:各种新型的水面作战舰艇不断下水,各种支援保障舰船陆续服役。但就目前来说,我们还存在着两大短板:一、大型两栖攻击舰。二、核潜艇。



世界上能独立研制核潜艇的国家并不多,只有五常有这个能力,印度那“歼敌者”号核潜艇,是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建造,顶多算是半个。装备核潜艇的国家也不多,只有美、英、法、中、俄、印度六个国家。我们虽然是早就拥有了核潜艇,但其性能始终处于落后状态,无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目前来说,我们的核潜艇,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相当靠后的:与美、俄相差较远,即便是与英、法相比,我们也要落后很多。我们的核潜艇技术排名世界第五位,五常最末,算是二流水平,只比印度强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技术原因。第二,战略需求。第三,经济原因。


我国的核潜艇只有两种:一种是攻击型核潜艇,型号尾数为单数,如091、093、095;另一种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型号尾数为双数,如092、094、096。其中,第一代:091攻击型核潜艇、092弹道导弹核潜艇(战略核潜艇);第二代:093攻击型核潜艇及其改进型(093、093A、093B)、094弹道导弹核潜艇及其改进型(094、094A、094B);第三代:095攻击型核潜艇、096弹道导弹核潜艇。

目前,我国核潜艇已经发展并装备了三代,其中第三代为最新型核潜艇,已有消息称其已经服役,但并没有官方的具体信息。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我国最新型潜艇”,真想问问国防部的发言人:这最新型的核潜艇倒底指的是095、096,还是093、094的改进型号。消息中指的可是095攻击型核潜艇,那可比093改进型要厉害得多了。
093B内部



根据消息,我海军095(西方的叫法为“隋”级)攻击型核潜艇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大功率反应堆技术、超大直径耐压壳体制造技术、声呐监测技术和潜艇静音技术等等。据说,095的技术指标不亚于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静音性能相当高——只有90—95分贝的水平。潜艇是我国保密程度最高的武器装备,甚至是比核武器的保密程度还要高,西方媒体称我国的潜艇(包括常规潜艇)部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部队”,没有之一。


官方的消息实在是少得可怜,个人认为这个消息有夸大的嫌疑: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难度仅次于航母,指望一步就能跨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个难度实在是有点大。我们现在解决了材料问题、也有了全电推进系统、稀土永磁电机、新型的潜射巡航导弹、无轴泵喷推进技术等等,但是别忘了无论什么样的装备,设计水平才是决定该装备性能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把落后的原因全归为材料问题、加工工艺、子系统上?那不过就是为设计能力不足找借口。
093


记得涡扇10发动机的总设计师说过: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设计水平不足”,其它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没有一个好的设计,其它的东西再好,那也造不出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设计有多重要?去看看服装设计吧,虽然这两个领域不具有对比性,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再来说说095攻击型核潜艇,根据消息,武器配备方面,095装备6具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可装备大陆目前最先进的鱼10、鱼11鱼雷。095核潜艇还拥有8具导弹垂直发射管,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 根据美国专家的推测,我国海军可能会建造14艘095型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
094



如今,我国海军的发展战略由“专守防御”转为了“攻防兼备”,从战略需求、国家经济上来说,发展核潜艇已经不存在问题了,现在唯一差的就是核潜艇技术。而随着近些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建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核潜艇,并不是多难的事:总比登月要容易得多。但是指望一款装备就能达到世界一流,甚至是领先水平,难!

想要建设一支蓝水海军,发展核潜艇就成了必需要做的事情。期待我们的095、096早日与公众见面!
南海舰队所属的094


儒道之主


已经有很多回答详细阐述了我国的核潜艇技术,小编只是再补充一点。潜艇的各个子系统,其实目前的中国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我们的系统很强,把不足的子系统组装起来,往往能获得非常优秀的武器系统。

马伟明教授的系统另当别论,这是少数几项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领先技术,但总体来说,从材料,到核动力系统,我们有进步,但与美国的俄亥俄,弗吉尼亚,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等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现在即将入列的095,必须客观对待,比起上一代核潜艇进步显著,与国外相比,差距只是缩小了,并没有完全赶上。096战略核潜艇如果真的定型了,那么才堪堪赶上。

我们在进步,国外也没闲着。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而且,核潜艇的重大威慑体现在潜射导弹,在这一项,我们和国外差距较大。巨浪2很优秀,但比起三叉戟还有不足。

总的来说,核潜艇作为大国重器,只有五常才有实力。中国的综合实力应该处五常中等


悠悠木舟


说起来还真有些惭愧呢,是五常倒数第二的水平,仅比法国强,比美俄英三国差。

图为我国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094G型,可见其已经采用了填角结构,也取消了排水口设计。


说起来,我国近年来在海军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大中型海面作战舰艇领域,更是抛开了其他国家一大截,引起了世界的关注。002航母出巡,055大区试航,然而就差新一代核潜艇了。我国现役的093G和094G两款最为先进的核潜艇,比起法国也只是略有胜负,强于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但是弱于凯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当然,法国新一代的梭鱼级核潜艇还没有服役,所以我国暂时取得领先,等到095和096服役之后,就会拉开和法国的差距,和英国并驾齐驱了。

图为我国新一代攻击核潜艇093G型,可见其不但采用了填角结构,而且还取消了排水孔,铺设了消声瓦,其内部也采用了大量的减震浮筏。


我国在核潜艇领域其实也不是毫无进展,这几年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在核潜艇的降噪技术上取得了质的提高。过去的091型核潜艇谈不上什么静音,较大的排水孔、外漏的螺旋桨,也就是水滴艇体能够起到一些作用,连消声瓦和减震浮筏都没有,所以战斗力并不强。如今,在093G型核潜艇上,我国应用了指挥围壳填角结构、消声瓦、减震浮筏等降噪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提升。


图为我国早期的091型核潜艇,可见其没有采用填角结构,也没有铺设消声瓦,而且有大量的外漏排水口,噪音较大。


在095和096型核潜艇的技术中,我国还会运用目前已经在常规潜艇039B上应用成熟的降噪技术,比如取消排水孔、填角结构、消声瓦、减震浮筏和发动机减震系统,另外还会采用先进的无轴泵喷推进技术,由马伟明团队研发成功,已经交付验证,很快会应用在新一代潜艇上,到时候,我国的核潜艇就是世界上噪音最低的之一了,095和096的作战能力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图为无轴泵喷推进器演示设备,我国的无轴泵喷推进器比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的有轴泵喷先进一代。


最后,我们还得说一点,核潜艇主要还是得看攻击力,只降噪隐蔽的是埋伏作战的常规潜艇,核潜艇可是在大洋巡游作战的机动主力战舰之一,苏联曾经把自己的核潜艇称为是水下巡洋舰,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核潜艇的攻击力,如果算上攻击力在内的话,我国的核潜艇技术现在已经逼近了英国,今后也肯定能超过英国,逼近俄罗斯,因为我国的核潜艇可以在鱼雷管发射YJ18系列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攻击力比机敏可是强多了。


海事先锋


实事求是的说,目前我国核潜艇技术水平全世界排名第五,也就是说在联合国五常中垫底,仅仅好于印度。

昨天广大军迷有幸看到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50艘舰艇浩浩荡荡,组成了这个星球上第二强的舰队。而航行在这支舰队最前方的,就是我国的核潜艇部队,包括094型战略核潜艇、093B型和093型攻击核潜艇,这说明核潜艇在海军战斗序列中重要的地位。

阅舰式结束后分头开进的094型战略核潜艇,巨大而显眼的龟背清晰的暴露了我国核潜艇技术的重大短板。

核潜艇可能是世界上技术程度最高的武器装备之一,比航母还要复杂。目前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国家超过10个,但是能造核潜艇的国家只有6个,而建造和使用核潜艇正是世界强国的表现。我国很早就认识到了核潜艇的重要性,自上个实际5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研制工作。由于我国力量薄弱,核潜艇的研制非常困难,但是毛主席说过: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举国支持下,我国第一艘091攻击型核潜艇1974年下水,但是直到90年代才形成可靠战斗力。之后我国又发展了092型战略导弹核潜艇、093型攻击型核潜艇和094型攻击型核潜艇。目前我国服役的核潜艇有091G型1艘,093型6艘、094型4艘。

虽然,我们在积极困难的情况下发展了一支堪用的核潜艇部队,而且有了一整套完整、齐备而独立自主的核潜艇研发体系,但是放眼全球,我国的核潜艇技术还是比较差。我国目前最先进攻击型核潜艇093B型的性能水平仅仅与美国70年代的“洛杉矶”级后期型相当,与“海浪”、“佛吉尼亚”、“机敏”、“亚森”等当今主流核潜艇有20-30年的差距。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技术水平与俄罗斯70年代的“德尔塔3”型战略核潜艇相当。可以说,在我国军事装备水平突飞猛进的今天,核潜艇是我们最大的短板。我国核潜艇技术相对落后的几个方面主要由以下几点:

1、高功率、小体积、可靠性高、运行安静的潜艇用核反应堆技术。美国海军有一句奚落我们核潜艇部队的说法:中国的核潜艇一出动,在夏威夷都能听到噪声。核反应堆是核潜艇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核潜艇现对于常规潜艇的优势的基础。中国目前的093、094型核潜艇的反应堆只是第一代091、092核潜艇反应堆的改进型,在功率、静音性能上不佳。但是,目前我国已经完全掌握第三代核反应堆技术,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000系列,而且还出口到了英国。可以期待,095和096型的潜艇用核反应堆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在钓鱼岛毗邻海域上浮被日本反潜机拍到的093B型核潜艇。

2、大直径耐压艇壳加工技术。在最体现该技术重要性的战略核潜艇领域,我国战略核潜艇的排水量倒数第一。094型核潜艇排水量在一万吨左右,而其他4个国家的战略核潜艇的排水量都在2万吨上下,美国的俄亥俄级和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都超过2万吨。造成我国战略核潜艇排水量上不去的原因就是大直径耐压艇壳加工技术不过关,限制了潜艇的最大直径。为了容纳下尺寸较大的战略导弹,094不得不采用高高的“龟背”,这又提高了噪音水平、降低了航速,是下下策之选。而较小的尺寸又进一步限制了浅射战略导弹的尺寸和装载数量,使得094型装载的浅射弹道导弹数量全球倒数第一(仅仅12枚巨浪2),而且巨浪2较小的尺寸使得其成为全球射程最短、弹头装载质量最低的潜射导弹。这也使得我国的海基核威慑能力在五常中倒数第一。

倒数第二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英国前卫级,也没有那么夸张的“龟背”,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美、俄战略核潜艇的图片,笔者不忍心放到这篇文章里。

前几天网上有一则消息,说是中国打算从俄罗斯购买“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当然这样的消息太假,因为俄罗斯就是饿死也不会卖自己的“镇国之宝”。当年俄罗斯因为财政崩溃使得新型核潜艇研制举步维艰的时候,普京说哪怕是卖掉克里姆林宫也要研制新的核潜艇。但是这则消息正是说明我国在核潜艇方面巨大的不足。目前095、096型核潜艇已经进入研制,我们拭目以待。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中国长期以来在潜艇方面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俄罗斯有关专家却公开指出中国的潜艇存在至少三点不足,这对于一直想试试中国潜艇和美国俄罗斯相比究竟如何的网友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俄专家指出:第一、中国的潜艇噪音过大,甚至高于俄罗斯老型潜艇;第二、中国目前使用的这些AIP潜艇还有许多方面的技术还很落后;第三、中国的潜艇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无法和战功赫赫的前辈相比较,这种讽刺之词只能说明俄罗斯精英还沉浸在往日辉煌中不能自拔。

首先,潜艇噪音大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特别是核潜艇。核潜艇在水下动静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其动力因素。大多数核潜艇采用的是压水型的反应堆,这种反应堆虽然效率高,但也有一些缺点,特别是其无法解决的机械噪音和震动。为了尽可能减轻这些麻烦,各国都对反应堆的相关冷却泵进行了大量的降噪音处理。借助马伟明院士的电力技术进步我国在核潜艇降噪技术上取得跨越性进展,相信这些问题会随着下代先进的095,096核潜艇的研制而消失。

说到AIP,我国还是很有信心的。据悉,我军039B型已经服役很久了,而俄罗斯“拉达”级有且仅有一艘,下一级“卡特琳娜”则还没有踪影,据说这两级潜艇都将配备传说中的俄罗斯AIP推进技术,而且据俄罗斯方面自己讲,该技术要比德国原创技术更先进——并非采用体积巨大的燃料电池,而是通过特殊技术从艇内储存的柴油中提取氢氧再送入燃料电池中反应产生电能,不过从目前进度来看,俄军唯一一艘现役的“拉达”级依然是常规动力不带AIP,而“卡特琳娜”级则和风暴级航母一样,都停留在设想和概念图阶段。至于我国出口型S-20/26,据说泰国和巴铁已经正式接收了,同样是常规动力的基洛级却是无人问津,因此,中国和俄罗斯究竟谁在这方面更先进就不用多说了。(下图是俄军拉达级常规潜艇)

对于缺乏实战经验这一项,主要是历史原因。中国的潜艇发展较晚,错过了二战潜艇大战。因此有网友提出异议,如果中国没有实战经验,难道要我们像像美国一样对外发动战争,像俄罗斯一样掠取邻国领土和领海才能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实战经验,显然是荒谬的。我们捍卫自己国家领土和领海,我们武器会在反侵略和反台独战争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当然,发动战争不见得核潜艇就会实战部署,关键看需求,打仗还是得具体到人,装备也不是万能的。

中国海军发展晚是无法改变的,但却通过后天不断努力,已经成功追了上来,连俄罗斯专家都承认,俄罗斯在这方面已经不如中国,美国也在一些领域落后于中国。不过,这些观点还是有鞭策作用的,中国确实还是有很多要努力,也一定能够大展风采。


利刃巨透社


我国的核潜艇有:091(最早自研的攻击型核潜艇,首艇1968年开工,74年服役),092(由091放大而来的弹道导弹核潜艇,83年服役),093(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98年开工,02年下水),094(首艇09年服役,可能为093放大而来),095(传闻中在研的攻击型核潜艇),096(暂无官方数据),097(暂无官方数据)。098(暂无官方数据)。

考虑到095,096,097,098等核潜艇型号都是在传闻中存在的。虽然不否定其存在的可能性(毕竟J-20首飞之前几年就已经传出来消息了)。但是没有讨论的必要。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讨论094与093。

从092到094,前者1974年服役,后者09年服役,前后跨度长达45年。而美国的核潜艇发展呢?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美国建造了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如“鳐鱼”级。而60年代初开始建造第二代核潜艇,如“长尾鲨”级。70年代开始建造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如“洛杉矶”级。而最先进的“海狼”级则定型于1989年。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核潜艇发展相比美国是比较慢的,这当然也是因为基于实际条件我们需要首先发展经济。尽管近20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发展迅速,但是毕竟也有几十年的路要走,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还完的。

094型和美国的俄亥俄级相比。前者水下排水量11000吨,后者18750吨。而俄亥俄的前级:拉法耶特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则为8250吨。093型与美国的海狼级相比,武备,载弹量等指标也不同。

在载弹量方面,094在五常的最新在役战略核潜艇中排名靠后。但是核潜艇本身是保密程度比较高的武器装备,通常情况下也都会对技术数据有所保留。中国现在可能已经在研发新的核潜艇,实力方面将逐渐超过英法等国家。


白虎堂


为何中国不大力发展核潜艇部队,明明核潜艇更强?


中国海军至今为何不建造一支类似美国的核潜艇部队,很多人都说“中国技术不成熟”“中国没有钱”那也看的太表面了,且没有说到重点。许多人都知道核潜艇航行距离,自持力优于常规动力潜艇,还有很多人认为一艘核动力潜艇的战力高于数艘常规潜艇。其实这只是美军的“主张”,今天就让我我们来谈谈核动力潜艇的“缺点”。

近年来水面舰艇在疯狂下饺子,而核动力潜艇的建造和研制进度却逐渐放缓,主要原因是核动力潜艇并不一定优于常规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造价昂贵,美国未来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造价可能会超过50亿美元,而常规动力潜艇的造价一般不会超过几亿美元,而且在近海作战时核潜艇并不如常规动力潜艇,英国机敏级在沿海执行任务时就曾因体型过大而搁浅

常规潜艇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携带大量的洲际弹道导弹和不能进行随时的全球性的部署,但是中国目前对“全球部署”没有任何需求,相反的对中国近海地区的作战需求更大,那中国就要放弃核动力潜艇吗?当然不是,核动力潜艇拥有在核战争中的二次反击能力,且在和平时期是除航空母舰外对他国最大的威慑。这就值得中国深思了,到底是先进好,还是实用好?中国对核潜艇的自然不会停止发展,但是也不会只头脑发热放弃而常规动力潜艇。随着常规潜艇的技术进步,常规潜艇的使用弹性将变得更强,尤其是AIP动力技术的应用,令其综合性能得到不小提高,在进行沿海防御时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作战力量。


浩汉防务论坛


讲真,中国的核潜艇还是很落后的。大部分关键部位实际上还是70年代的技术。

中国军工的其他领域上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都有很大的突破,但潜艇的技术重锤恰好砸在了中国的软肋上。


这是一个极其简陋的厂房,换个角度来看

这个厂房的角落里甚至还有木架子,空间也没有什么除尘的措施。极其都是近乎裸露的摆放在厂房里面。

甚至说工人还在工作灯下面用手摇机床来进行加工。


上图是一个机加工的神地——武田金型研制所,这是一家日本仅仅有18个人的小作坊。


看看这个只有18个人的小作坊的产品演示:

0.1微米曲面加工精度!


很多人说这种齐淫技巧和潜艇这样的大国重器是不是没有关系?关系大大的有。

潜艇是最需要这样的高精度加工的武器系统。虽然潜艇动则千吨高则万吨,但是小小的加工精度误差在潜艇上是致命的。


看一个小螺旋桨

是不是桨叶被腐蚀得不成样子了?按理来说不能把船在硫酸里面开是不是啊?其实这些斑斑驳驳的腐蚀就是螺旋桨在水中工作所激起的小气泡破裂造成的。

螺旋桨高速在水中选择所引起的小空泡有的时候破裂的时候气流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几千公里的速度,相当于在螺旋桨表面同时爆破无数个微型破甲弹的感觉。,这样螺旋桨就被“炸”得斑驳苍夷了。

注意看可以看到空泡破裂的时候产生的冲击波

加工螺旋桨的时候需要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控制空泡的产生和爆炸,使得空泡的爆炸时间延长并且远离螺旋桨表面。

这就要对螺旋桨进行高精密度加工了,上图看起来相同的两个螺旋桨差别仅仅有几个微米,但是空泡产生的形式完全不同。


要加工的潜艇螺旋桨小则直径3-4米,大则直径达到十几米。但对加工的精度要求仍然是零点几微米。这样的加工机床——我们国家没有!


因此我们的很多潜艇在水下高速前进的时候会发出巨响,据称有一型中国核潜艇水下高速航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160分贝。

同样,由于我们的精密加工能力很差,因此我们的潜艇很难像国外(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一样在百米长度上进行高精密度的组装。潜艇航行的时候组装误差不断的会向敌人报告潜艇的位置


再有就是我们的核潜艇反应堆了,中国最新的096级潜艇确信所使用的反应堆依旧是70年代中期的技术。仅仅改变了热传导介质而已。这种发动机本质上来说并不适合潜艇的使用,但中国在潜艇用小型核反应堆上的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10年就一直耽搁下来没有进行升级。


因此我们除了潜艇上的弹道导弹是世界顶级的外,其余技术都在全线落后。

至于网上传了很久的中国潜艇狙击美国航母,让美国航母很没面子的事情,实际上据查是当年中国的潜艇正在坐潜在美国的航母航道上面,为了不被美国航母以不能识别的目标为理由攻击才被迫上浮的。所以就尽量别听一些人吹牛了。


军武数据库


图注:093型核潜艇

中国核潜艇到目前为止发展了两代。

第一代核潜艇:091型核潜艇,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1970年建造成功。092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一代战略核潜艇,携带“巨浪”I型潜射弹道导弹,使得中国初步具备了海基核打击力量。

第二代核潜艇:093型核潜艇,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094型核潜艇,是中国第二代战略核潜艇,携带12枚“巨浪”II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可达7400~8000千米。

目前第一代核潜艇已经退居二线,我国核潜艇的主力是第二代核潜艇。

其中093型攻击核潜艇采用了水滴线型设计,为标准拉长水滴线型,外形类似于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从线型性能上讲,拉长水滴线型具有和水滴线型相似的水动力性能,却规避了水滴型潜艇耐压壳体建造难度高、舱内设备布置困难等弊病。

从公开的照片看,093型攻击核潜艇采用了西方流行的横截面积小,造型瘦长的机翼剖面状围壳。围壳前后缘都垂直于甲板基线,围壳造型瘦长横截面较窄,围壳整体显得较为苗条,这样可以降低流经围壳的水流对潜艇后艇体段即去流段水动力的干扰,更有利于改善后艇体段流场的均匀和稳定性,同时,新的围壳线型不仅对改善新型核动力潜艇去流段与尾部螺旋桨流场的均匀和稳定性有益,而且对改善新型核动力潜艇艇体水动力噪音、螺旋桨辐射噪音等也有较大好处。

093型攻击核潜艇的主要攻击武器为“鱼”-6重型热动力鱼雷,共6具(上部4具,下部2具),该型鱼雷的口径为533毫米,最高航速48节,最大射程50千米,具备线导、主被动声自导或尾流自导等多种方式导引。采用线导方式时,潜艇可根据鱼雷传递回来的信息对鱼雷进行弹道修正,提高鱼雷的命中精度。主、被动声制导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数字式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水声环境中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并可在丢失目标后执行再搜索的能力。该型鱼雷与美国的MK-48重型反潜鱼雷在作战性能上处于同一水平,完全可以满足打击高航速、大潜深的作战需要。

除了鱼雷攻击武器,093型攻击核潜艇还具有从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可通过干式无动力发射方式发射“鹰击”-62潜射反舰导弹,让潜艇具备了立体打击手段,可以远距离攻击水面舰艇,而不必因过度接近敌舰艇而被发现,使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大为增强。

在目标探测方面,093型攻击核潜艇装备了综合声呐与我国自行研制的H/SQG-207型舷侧的阵列宽孔径低频舷侧振声呐,技术性能先进,探测距离远,搜索精度高,多目标跟踪能力强。

总体来看,093型攻击核潜艇的综合性能应该与早期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相当。

在核动力装置方面,据估计功率应该在38000马力左右,在核动力装置的热功率和推进装置的转换效率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093型攻击型核潜艇的航速估计在26~28节之间,与美俄核潜艇相比存在相当大差距。

图注:094型核潜艇

094型战略核潜艇的主要武器就是12个战略导弹垂直发射筒,可以发射射程超过7400千米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虽然094型战略核潜艇的发射筒比美国和俄罗斯同类潜艇要少得多(一般在16到24枚之间),但潜射导弹本身的威力和优异性能提升了094的综合战力,预计接近俄罗斯德尔塔III型战略核潜艇的水平,与俄罗斯即将退役的“台风”和新型的“北风之神”,以及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存在显著技术差距。094型战略核潜艇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导弹小型化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说不能把潜艇直径做得更大,这样一来,都可以取消掉“龟背”结构,使得核潜艇的航行性能,噪声水平进一步下降。

综上所述,与美国和俄罗斯两大核潜艇技术强国相比,我们的第二代核潜艇与之相比,要落后一代半到两代水平,其中战略核潜艇落后程度更甚于攻击型核潜艇。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而后奋起直追,不断提升我国核潜艇技术水平。


兵工科技


世界上6个国家有核潜艇,中国目前排在第5名(091-094),可以肯定的是比印度高(当然了,能造核潜艇的国家本身就已经掌握了顶级的技术)。这个结果是不是跟某些人想象的不太一样,下面我会着重介绍耐压艇壳的问题,文章挺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下去。

先说一个问题,在中国涉及到“核”的武器一律为最高机密,除了技术团队和军方高层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找到准确的具体参数。像核潜艇这种战略性武器,不要说095和096,就算是早些时候的093和094又有多少人知道的呢?网络上给出的长度、吨位、噪音水平、耐压艇壳直径这些精确数据还是看看就好,别太认真。现在网络上不是比XX高10年就是甩开XX20年,一张CCTV的截图足够养活一大帮自媒体。如果想看鸡血文,那么这篇可能不太适合。

可能有些人对于现代工业不太了解,总以为零部件无非只是大小问题而已,某些自媒体张嘴就是095和096可以轻松上到14米。事实上,当一项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想要进一步突破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就拿耐压艇壳来说,受到材料弹性、强度和加工工艺的影响,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是很容易成型的。但是当直径超过一定范围后,直径越大越难卷、钢板越厚越难卷、钢板屈服度越高越难卷。大直径厚钢板卷完焊完之后存在很大的应力,如何消除应力和如何热处理都是大麻烦。如果卷板过程中对于某些弧的精度控制不好,那么对实际性能还有额外的影响。所以不要以为7米的直径和14米的直径只是卷大点和卷小点而已。

关于耐压艇壳直径的问题,其实有人会问这个参数有用吗?为什么不介绍核反应堆,为什么不介绍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呢?其实耐压艇壳的直径意味着内部空间大小,所以反应堆功率、武器系统、噪音水平都受到这个耐压艇壳直径的影响,可以说耐压艇壳直径直接决定了整个核潜艇的性能。

1.核反应堆,以目前的核动力技术而言,核反应堆功率和体积是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想要更大功率意味着更大的反应堆体积。没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就没办法上大功率核反应堆,对于设计吨位和航速都有影响。现在网上流传的自然循环反应堆,这种堆对于降低噪音来说确实是很有帮助,但是自然循环堆的整体高度比较高,更需要有更大直径的耐压艇壳来支持。

2.武器系统,这个好理解,大尺寸的巡航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都的发射装置都需要空间。没有大直径的耐压艇壳就没法安装发射筒,或者鼓起一个大龟背,就像092和094那样。但是有了龟背又会影响噪声。反正耐压艇壳直径不够总会对装备的武器或其他性能有影响。下图为俄亥俄级,之所以没有明显龟背就是因为耐压艇壳直径已经基本接近导弹长度

3.噪音水平,上面我们也说了用大直径耐压艇壳来安装自然循环堆,还有大直径耐压艇壳消除龟背。还有个方法,就是安装减震浮阀,这个减震浮阀就是把反应堆动力这些悬挂起来,让噪声尽可能少的传递到外界。安装减震浮阀需要空间,还是需要大直径耐压艇壳。所以说,耐压艇壳是一个潜艇先进技术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没有大直径耐压艇壳就算你有能上天的技术也没用,因为根本没法安装进去。苏联的台风级,就是耐压艇壳技术不到位,再加上P39导弹长度无法压缩,所以才做成两个独立的耐压艇壳方案(下图2个画红圈处就是两个独立的耐压艇壳),结果排水量上升到3万多吨,但是作战能力还不如1.8万吨的俄亥俄级。

为什么说中国的核潜艇技术落后,其实就是耐压艇壳技术无法得到解决,没有足够的耐压艇壳直径就算有好技术也安装不进去。091型和092型核潜艇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局面,而093型和094型也是在解决有新的核潜艇使用的局面,其耐压艇壳直径也就是在8米左右。而美国海狼级是10.9米,英国机敏级12.3米,法国凯旋级12.5米,美国俄亥俄则达到了12.8米。所以在五常里面,中国的核潜艇技术基本垫底。中国的核潜艇以前被人嘲笑:“中国的核潜艇从广州出发,在越南西贡就能听到”,而且北约给091和092型核潜艇起名为“汉”和“夏”,有点嘲笑中国核潜艇技术古老的意思。093型和094型的技术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还是没能改变基本垫底的事实。未来095和096不出意外的话能达到11米(对于网上自媒体流传的直接能上到14米以上的说法我表示不太认同),虽然无法实现网上所谓的“弯道超车”直接秒杀美俄英法,但是技术方面基本已经达到持平,此时至少有资格跟别人平起平坐,真正形成与别人对等的战略和威慑意义。

最后说一句,任何技术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钻研出来的,压根没有什么所谓天上掉馅饼的“弯道超车”,我们之所以这几年有不少技术突破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人员从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开始展开研究,甚至付出了比别人几倍的努力才换回来今天的技术飞跃。所以不要整天“弯道超车”,说的就跟我们的技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使得,动不动就是领先别人几十年,动不动别人已经全面落后。好的我们要发扬,不如的地方正确面对继续努力,实事求是即可,毕竟我们从零开始用了几十年就赶上上百年工业积累的大国已经很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