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抗日時期日軍有多“文明”,“買”東西用鈔票,老百姓卻苦不堪言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隊的侵略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中國軍民在14年的抗戰時間裡,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這14年的抗戰,卻也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中國尤其是中國百姓受到了日軍很深的侵害。當年日軍的“三光政策”更是讓許多老百姓都記憶猶新。

抗日時期日軍有多“文明”,“買”東西用鈔票,老百姓卻苦不堪言

那麼,為何日本軍隊能夠任意在中國土地上肆意的猖狂呢。除了他們的強大軍事實力外,其實當年在中國土地上,他們很多的軍事補,給都是在中國土地上完成的。當年日軍在中國戰鬥時所需的戰爭補給,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日本國內運過來的,其他幾乎大部分都是通過,搶劫中國軍民而獲得。當年同樣是打仗,日本的精良伙食比中國軍糧好的真是太多了。,幾乎頓頓有肉。而中國軍隊的伙食裡有點油水就不錯了,不光如此日軍糧的各種營養都搭配的十分齊全,那麼他們的軍糧都是從哪裡獲得的呢?

抗日時期日軍有多“文明”,“買”東西用鈔票,老百姓卻苦不堪言

首先說一下,日本在軍糧中所作出的規定。幾乎每個士兵吃一頓飯,不僅有精製大米,同時配備相關的肉類和蔬菜。要知道在戰爭年代這些,別說是大米,就是普通的蔬菜都特別的難找到,但是卻在日本軍隊的軍糧裡出現,而且是普通士兵吃的飯菜,更何況那些日本高官的飯菜。

抗日時期日軍有多“文明”,“買”東西用鈔票,老百姓卻苦不堪言

其實這些日本軍糧的來源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搶。就跟土匪一樣。可是當年日本進行侵略中國的時候,是打著一個美麗的謊言來的,那就是“大東亞共榮”,為了維護日軍的“大東亞共榮”的形象。只有在開戰的時候,才會搶老百姓手裡的東西,一般平常他們是不會那麼肆意無忌憚搶東西的,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從中國老百姓手裡奪走那些口糧的呢。

抗日時期日軍有多“文明”,“買”東西用鈔票,老百姓卻苦不堪言

為了好聽點,不至於說他們搶東西,於是他們就發明了一種可以替代鈔票作用的票種,就是所謂的軍票,他們用這些軍票來“換”取中國老百姓手裡的糧食和肉類。我們都知道鈔票能夠流通,是因為有足夠的黃金作為儲備金。你可以用一定的鈔票來換取等量的黃金,但是這種軍票就像一張廢紙一樣,根本沒啥作用,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這和搶劫沒啥作用,但是在日本佔領區,這些日本兵就拿著這些軍票作為交換物品的鈔票。可見日本人的可惡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