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遭遇蜱虫叮咬很有可能死亡毙命?

小洁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随着气温升高,蜱虫开始进入活跃期了,市民外出游玩要警惕被蜱虫咬伤!

6月15日,妈妈带着4岁的嘉嘉到野外游玩。回家后,妈妈发现嘉嘉的后脑勺上有个虫子。此时,虫子已经钻进皮肤里。试图移开,它纹丝不动,可见“咬合”的紧密程度。

怕孩子出现意外,妈妈连忙把嘉嘉送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遭到蜱虫叮咬,并建议立即到大医院治疗。被蜱虫咬伤,一旦引发蜱虫病,将会有致命风险!

春夏潮热季节确是蜱虫多见的季节,蜱虫主要带有病毒,人体被虰咬后感染可引起脑神经反应和出血症状,严重者可致命,危险性较高。

蜱虫,俗称草爬子,还叫壁虱、扁虱、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一种节肢动物。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体型大小不等,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的都有。可以寄生在动物身上,也可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蜱虫并不像蚊子那样叮咬后就会离开寄主,进食快速。而是先依附在寄主身上,一直在几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慢慢进食。

发现被蜱虫咬后,很多人一着急就会往下拽,或是发现是虫子后,情急之下就先把虫子拍死。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蜱虫并不像蚊子那样叮咬后离开寄主或是快速进食。蜱虫依附在寄主身上,在从几天到许多天的一段时期内慢慢进食。一旦蜱虫找到一个适合进食的地方,它会抓紧寄主的皮肤,将身体倾斜45到60度,开始将一对螯肢切入寄主的皮肤。触须贴在皮肤表面。螯肢和口下板刺入皮肤后,它们会被浸在由蜱虫分泌的粘合剂中。粘合剂的作用是在蜱虫进食的过程中支撑固定口器。蜱虫幼虫和若虫的口器很小,刺入的不深,引起的寄主的反应比较轻微。硬蜱成虫和花蜱的口器较长,能够到达皮下组织,并引起较大反应,使蜱虫难以去除。口器的插入通常需要10到30分钟,但可能会需要更长时间(1到2个小时)。对正在进食的蜱虫的反应,会让人看起来整个蜱虫都埋入皮肤了,但实际上只有细小的口器插入了皮肤。

此时硬拽除了拽伤皮肤,还可能让蜱虫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同时会刺激蜱虫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而且蜱虫可传播多种传染病,拍死后容易感染病

蜱虫叮咬可引发严重后果!!!

1.蜱虫病致死率极高

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叮咬人体时它会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因而许多人被咬时往往察觉不到。

一般来说,在叮咬后24小时至48小时,症状较轻的可能只有叮咬痕迹,重的可能会有水泡,伤口附近的淋巴结会肿大。

人体遭到蜱虫叮咬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一旦引发蜱虫病,将会导致严重后果。蜱虫病是被蜱虫咬伤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20%到30%。

2.蜱媒传染病危害极广

蜱作为一种媒介,还可传染蜱媒传染病,具有分布广、危害大,易引起爆发流行的特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蜱媒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

迄今在国内外共发现蜱媒传染病18种,即苏格兰脑炎、波瓦桑脑炎、凯萨努森林病、颚木斯克出血热、落基山斑点热、钮扣热、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阵发性立克次体病、人巴贝虫病、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北亚蜱媒斑点热、Q热、、土拉弗氏菌病、莱姆病、蜱传回归热、人埃立克体病和蜱瘫,其中后10种疾病在我国也有分布。所以,一定要谨防蜱虫叮咬!

3.蜱虫病可“人传人”

直接接触蜱虫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的陪护者或医护人员,或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被病毒感染。被蜱虫叮咬后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自行“拔虫”!!!

蜱虫咬伤后正确的处理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可用酒精涂在蜱虫露出皮肤的部位,蜱虫受到酒精的刺激,头部就会放松,继而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

用烟头或蚊香轻轻的烫蜱虫的身体,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当你远足的时候,要走在道路的中央,尽量减少与邻近植被的接触。每天的活动结束后,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检查蜱虫和迅速除去吸附的蜱可能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方法!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百科名医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好朋友的家二宝被蜱虫咬了,发现的比较及时没有酿成太严重的后果。



今天二宝妈带着俩宝去野外玩儿,草坪很好,全家就支了帐篷烧烤,二宝就在树林里,草坪上跑来跑去玩儿,没一会儿,二宝就跑来跟妈妈说头发疼,刚开始我们还没有太在意,以为二宝摔到了,给他揉了揉,可是二宝还是说头疼,妈妈拨开头发看到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在二宝头上,用手拨了一下没拨下来,发现这黑黑的东西动了一下反而更拔不出来,这才意识到可能是被虫子叮上了,开着车子去医院,医生说这是蜱虫,被蜱虫叮咬了,于是用镊子给取了下来,消毒后开了点药回家观察了,真的很后怕。所以今天回来后一定要把预防蜱虫的措施跟宝妈们聊一聊。



蜱虫又叫壁虱、扁虱、草爬子,在树林,草丛中生活,可寄生在宠物或者牲畜身上,有吸血的习性,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



其实蜱虫本身没什么毒性,不过,如果蜱虫生活的环境不好,就很容易将病毒带人人体内。如果一旦发现宝宝身上有蜱虫,干万不要硬拽,因为蜱虫嘴上的倒刺可能深入体内。可用镊子夹住叮咬在皮肤上的蜱虫,垂直向上取出。可以用酒精消毒处理,然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叮咬部位肿痛、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这里需要提醒宝妈的是宝宝在去野外或经过草坪的时候要加以注意,避免被蜱虫叮咬。

作者介绍:丁怀莲 / 爱溢营养总监 / 衡膳学院首席讲师/幼儿园保健医生 / 国家二级营养师 /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 王兴国老师特训班第一期学员 / 擅长0-6岁婴幼儿饮食、营养、健康等育儿指导


营养百事通


本人通信行业 经常出入深山老林 我们近些年都打疫苗了(不知真假)被蜱虫虫叮咬过6次 只有一次发病还是轻微的,感觉喘不上气,要主动控制呼吸。发烧,头疼,一个星期。呼吸抑制感3年左右才彻底摆脱。同事被叮咬次数也不少,没什么反应。带病的蜱虫还是少部分。不过经常出入林地草丛的人员还是打个疫苗比较好。


游艺君


蜱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外以吸血为食的寄生虫。

蜱虫分为硬蜱和软蜱。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背后的盾板,有则为硬蜱,无则为软蜱。硬蜱多生活在灌木丛、森林里等开阔地带,而软蜱则喜欢在动物的巢穴中居住。

蜱虫从出生开始的幼虫形态到成虫形态都是吸血的,而且在吸血时,它们的口器会紧紧的扎在皮肤里,晃都晃不掉。

所以一旦被蜱虫叮咬,一定不可以直接用手把虫子从身体上取下来。

可以用的方法有:1.用镊子或者其他工具晃动着慢慢的将蜱虫拔出来。

2.在蜱虫表面涂抹酒精,使其麻痹,然后将其取下。

3.用火柴棒或者烟头之类的东西烫一烫虫子,等它松开口器,再取下来。

作为寄生虫,宿主的活动很重要,有时蜱虫可以有动物身上转移到人体,就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的传播,进而引起疾病的产生。

较严重情况下,建议去医院或者动物医院进行处理。


萌宠修炼法则


蜱虫本身并不可怕,其携带的病毒才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蜱虫其实并不是昆虫,而是蜘蛛的近亲,吸食动物血液为生,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的血液都在它们的菜谱里。

和蚊子一样,蜱也有一个用于吸食血液的口器,不同的蜱的口器结构更加复杂,也更大,口器上还长有倒刺,所以如果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移除一只正在你皮肤上吸血的蜱,那么和可能会让蜱的口器断在皮肤里,进而会接触到更多的蜱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蜱可以传播的疾病种类如下,分布上都有一定区域性,包括有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布尼亚病毒、边虫病、兔热病和落基山斑疹热。其中布尼亚病毒和边虫病可能致命,还有一种非传染性的因素可能致命,被称之为蜱瘫,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蜱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后引起的急性症状,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总的来说,普通认同接触到蜱虫的机会并不多,只要避免在草丛、树从逗留,做好防护,一般不易被蜱虫叮咬。一些有效的防御措施包括:

①穿着可以覆盖身上裸露皮肤的长袖衣裤,把裤脚塞到袜子里,原则就是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面积

②穿浅色衣服有助于在蜱虫叮咬前及时发现它们

③在可能接触蜱虫的时候使用含有DEET的驱虫液

如果发现皮肤上有蜱虫正在叮咬,切记不要用手拍打或是直接捉拿,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蜱虫口器断裂而使更多唾液进入到体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滴油覆盖蜱虫,让它窒息死亡,死亡后再用镊子完整取出。

总结,蜱虫携带的布尼亚病毒、边虫以及蜱虫唾液中含有的毒素在没有得到妥善治疗的情况下的确有致命,但预防起来也较容易,发现蜱虫叮咬之后要及时正确处理并在发现身体不适后立刻就医。


和风


如此危险的虫子,到底是什么?到底该如何避免灾难,在自己身上发生?


蜱虫是什么?


蜱虫,又称壁虱,芝麻大小,它以吸血为生的小虫,不同种类的蜱虫偏爱的动物血液也不同,它是很容易传染疾病,仅次于蚊子。

有时,蜱虫会叮咬人类和动物,绝大多数的蜱虫叮咬都不会引发疾病,但也有例外。蜱虫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或树林中,当它得到机会,附着在人或宠物狗、猫身上时,会在皮肤上打洞、叮咬、吸血,然后脱落。

蜱虫进食的口部会钻入皮肤,背部则留在外面,当它们吸饱血时身体会呈灰绿色,身体也因充血变得膨胀。


被蜱虫叮咬,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皮肤上有蜱虫,须立即将它清除,蜱虫附着时间越长,发生危险的风险越大

同时检查全身和衣物,在发现一只蜱虫后不要停止检查,蜱虫可能不止一只,不要漏掉任何一只蜱虫。

如果您的孩子或宠物去过可能有蜱虫活动的地方,请一定要仔细检查他(它)们身上是否有蜱虫。


当蜱虫头部已经嵌入皮肤,请立即请医护人员帮忙清理,因为此时蜱虫可能已经附着在身上数小时或几天,很难将其清理干净,如果蜱虫的口器残留于皮下,很有可能造成感染。

(蜱虫钻进肉里)


→ 如何自己清除蜱虫

如果您可以自行清除,请务必遵循以下方法:

1、轻轻用镊子夹住蜱虫,越靠近它的口部越好。

2、直直的把蜱虫从皮肤中拉出来。

(取蜱虫的正确示范)

3、在确保蜱虫被全部清理感情的情况下,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叮咬区域,伤口干后用酒精擦拭消毒,记得要彻底洗手,清洗仪器并消毒。

4、如果条件允许,将其放入容器,容器中放入一个浸湿的棉球(保证蜱虫存活),盖紧瓶盖,存放于冰箱中,假如你出现后续症状,或许这只蜱虫要接受医生的“严厉审视”。

医生不建议使用凡士林、指甲油或打火机强行“逼”出蜱虫,这样做不仅会伤到自己,还会刺激蜱虫分泌毒素,增加感染风险。


→ 这种情况下,及时送诊

剧烈的头痛

呼吸困难

身体麻痹

心悸

不小心被蜱虫叮咬后,很多人当时并不会察觉到,而且被蜱虫叮咬的当下,不会立即出现严重不适,一般数天之后身体才会有反应,如果是上面几种,请立即就医。


该如何避免遭到蜱虫叮咬?


避免被蜱虫叮咬做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远离蜱虫的生活区域,如要您要去有可能存在蜱虫的地方,请遵循下面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和您的家人免受蜱虫和其他蚊虫叮咬:

避免长时间接触木材和落叶堆

在树林或草地上散步时,穿长袖和长裤,把裤子塞进袜子里。

穿浅色的衣服,更容易发现附着的蜱虫。

使用驱虫剂,最好是专门用来避免蜱虫的,记得重复使用,以确保药效。

走在小路的中央,不要靠草丛。

长时间在户外回到室内后,要及时冲个澡

仔细检查手臂、耳后、腿、膝盖和头发

检查宠物和幼童

(低矮的灌木丛中有可能存在蜱虫)

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接触蜱虫的可能性更大,带有树林、灌木丛、深草或枯叶堆的工地可能会有更多的蜱虫。

所以,户外工作者要小心,尤其是在蜱虫活跃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天气温暖的南方地区,蜱虫可能会全年活跃。


蜱虫可传播哪些疾病?


近年来,由于发病率的增加,和对家畜以及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蜱虫传播的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中国,最常见的蜱虫传播疾病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Q热病、兔热病和斑疹热。科罗拉多热、东方斑疹热在中国并不常见。此外,除了防范被蜱虫直接咬伤,也应防范一些野猫野狗,千万不要被它们咬到。


据日媒报道,2017年7月,日本一女子看到生病的夜猫,好心想要将它抱到宠物医院救治,不小心被咬,10日后死亡。③

据解剖查证,女子并没有被蜱虫直接咬伤,是野猫被蜱虫叮咬生病后,再咬伤女子,致其死亡。

当然,这样的悲剧还很少见,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远离野猫野狗还是很有必要的。

蜱虫咬伤后会有何症状

如您在被蜱虫叮咬数天或数周内出现了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是在何时何地被蜱虫叮咬的。

▶全身症状,例如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倦或面部肌肉无力等。

▶出疹,尤其是状如靶心的皮疹。皮疹不一定出现在伤口部位。

(这些游走性红斑,不痒也不会痛)

▶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瘫痪。

瘫痪通常会从脚部和腿部开始,并逐渐蔓延至上半身、双臂以至头部,瘫痪的症状通常开始于蜱虫叮咬后的数小时至一两天内。


关键的瘦龙说


其实,我以前也觉得,一个小小的虫子,怎么会那么厉害了,看到那么多的新闻,我才知道,这个虫子真的不一般。

所以,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趟灌木和草丛(蜱虫最高爬到一米五的高度),去户外一定要注意不要裸露皮肤,做好防护。

经常到野外野炊的同学们注意了,不要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更不要整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看月亮,可能会有危险。

遇到蜱虫叮咬,赶紧去医院,尽量不要硬拔出。


瘦龙健康


门诊上有很多因为被蜱虫叮咬而来的病人,也确实有人因为蜱虫叮咬而丧命。那是因为蜱虫含有很多种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这些致病原入血,大量繁殖,会引起好多严重的疾病,通常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有些体质特别差的,可能就会挺不过去,然后就一命呜呼了。但是大多数人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就是被蜱虫叮咬了也不要恐慌,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随时到医院即可,千万不要忘了给大夫说被蜱虫叮咬的情况。

有好多人说蜱虫叮咬一般是发生在饲养动物的人身上。其实也不然,因为这种虫子是生活在杂草丛里的,所以老百姓叫他们“草爬子”,为什么在动物身上常见呢,是因为动物到处跑的原因。所以有时候人在山上或是草地上走,这种虫子也会爬到身上,咬人。门诊上碰到的这种病人还是比较多的。

下面大家来看一下蜱虫都是可以引起哪些病?

专家表示,蜱虫可以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可以引起严重的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还有与蜱虫叮咬相关的新型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种病毒为布尼亚病毒,没有特效药物,只能是依靠广谱抗病毒药还有自身的免疫力。这种病首发症状是发热,再就是血小板持续减少,血小板很低了可以引起肺出血及脑出血,最后导致病人死亡。

所以要是蜱虫叮咬了,也不要恐慌、只要是发热就赶紧到医院就诊。


皮科医生刘光金


蜱虫这个东西,又叫狗蜱虫,不仅仅咬人,还咬狗,猫等一切可以叮咬吸血的动物。最让人讨厌的是它不仅仅是吸血,还可能传播病毒。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蜱虫叮咬致死的新闻,那就是因为这个小虫子叮咬传播病毒,没能及时治疗导致的。

蜱虫不吸血的时候很小,吸了血就变得又鼓又大。不能直接抠,越抠它越往里钻,可以用酒精让它麻醉,或者用烟烧一下。硬拔的话,口器留在皮肤里面,可能会造成感染,所以蜱虫咬伤,就算把虫拔掉了,伤口也要好好消毒。

天热的时候,蜱虫比较多。主要就是在野外,公园里面。那天我家狗狗出去玩了一阵子以后,洗完了澡我给它梳毛,忽然发现身上有个好像大痘痘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喝的肚子鼓鼓的蜱虫,我说狗子怎么老挠呢!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赶紧弄下来烧死了。

这就是吸完血的蜱虫,是不是看得头皮发麻?现在天气逐渐冷了,相对夏天来说好一点。十一外出旅游,大家出门去山林野外,最好穿上长袖长裤,可以有效预防蜱虫咬伤。如果发现被叮上了,最好赶紧去医院或者自己处理掉,记得不要硬拔,同时做好伤口消毒,万一出现红肿,感染,发热,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哦!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听说被蜱虫咬到会很可怕,蜱虫到底是怎么回事?

蜱跟螨一样都是有八条腿的寄生虫,因此,蜱可以说是“小号的蜘蛛,大号的螨”。

蜱虽然可以叮咬人吸食血液,但是,就跟蚊子叮人一样,除了偶尔造成过敏反应,叮咬本身并没有特别健康危害。

蜱传播性疾病

被蜱叮咬之所以说可怕,是因为也是跟蚊子一样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疾病。

而且,蜱可以传播的传染病更多,截至2016年,全世界已知发现有16种人类疾病可以经由蜱传播。

造成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和其他种类细菌),及其他原生病原体。

有的蜱甚至可以同时携带几种病原体,造成混合性感染。

这些蜱传疾病中,有的发病急病情发展快,严重的可以致死;有的发病隐匿,很难早期确定诊断,因而更容易造成严重健康损害。

常见的蜱传疾病,包括莱姆病,蜱传立克次氏体,蜱传脑炎,蜱传无形体病,蜱传斑疹热,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蜱传疾病是莱姆病。

我们就以莱姆病为例来介绍一下蜱传疾病。

加拿大著名歌星艾薇儿的病

莱姆病最著名的病人应该是加拿大知名歌星艾薇儿。

2013年,如日中天的艾薇儿突然淡出了世界乐坛。

直到2015年4月,艾薇儿才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她透露,过去的近两年时间没干别的,净在生病和看病中度过。

她介绍说,2014年夏天开始,她感觉到不明原因的疲劳、呼吸急促,却找不到病因。为了看病,在随后的8个月时间她不断穿梭于医疗中心和医学专家中,但没有人能帮到,直到年底才获得诊断。

有的专家甚至说她疯了,她根本没有病。

在6月30日,接受《早安美国》采访时她介绍说,病情确诊后,接受治疗已经有半年时间,疗程也已经过半,自己已经开始步入康复。

直到2018年9月,艾薇儿才康复复出。

我们知道,美加是世界上医学最发达的地方。是什么疾病,经过8个月才获得诊断,而半年的治疗仅是疗程的一半,总的康复时间则整整需要5年的时间?

这就是今天我们介绍的莱姆病。

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

为什么叫莱姆病呢?

因为,虽然后来的证据显示早在5300年前的木乃伊身上就存在这种疾病,但是,莱姆病被真正认识需要等到20世纪70年代。

上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及其周边地区,一些儿童和成年人聚居性的出现了病因不明,以慢性衰弱为主的疾病,症状包括皮疹、膝关节肿痛、瘫痪、头痛、慢性重度疲劳等。

但是,却没有人直到这是一种什么病,患者通常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疾病。

有两名患儿母亲的对自己孩子病的执着最终引起人们对这种疾病的重视,并开始调查研究。

经过努力,科学家到70年代中期才逐渐摸清了这种新的疾病主要表现,却始终未能明确发病原因。因此,只能以发现该疾病的美国小镇名字命名为“莱姆病”。

到1981年,一位研究洛矶山斑疹热的科学家威利·伯格多费(WillyBurgdorfer)开始介入对于莱姆病的研究,并成功从传播媒介蜱虫中分离、培养出导致该病的病原体。1982年,科学界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该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病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人们是如何感染上莱姆病的

莱姆病由携带该病病原螺旋体的蜱虫叮咬传播,最主要虫媒是一种黑腿蜱。

这种蜱生命周期2年,需历经卵、六条腿的幼虫,八条腿的若虫和成虫等四个生命阶段。这种蜱在孵化后生命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吸血来维持生存。

一旦有的蜱吸食了感染病原的动物,再去吸食人血,就会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这种疾病、

大多数人是通过蜱未成熟的若虫叮咬感染。

这种若虫体型很小(小于2毫米),往往难以用肉眼发现,它们通常在温暖的春夏季觅食吸血。成年蜱也可以传播莱姆病,但由于体形大,更容易被发现。

蜱通常需要连续叮咬人36至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更有可能吧病原体传给人导致感染。

因此,只要及早(24小时之内)发现并除去蜱虫,即使被叮咬,通常也不会被传染。

这种蜱可以叮咬人体任何部位,但往往更青睐难以被人发现的区域如腹股沟、腋窝和头皮等。

这种蜱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分泌一种类似水泥样的物质把自己粘附在人体皮肤上,以便于持续吸血,吸血时间可以长达36~48小时,甚至更长。

人类莱姆病的表现

虽然,这种螺旋体对抗生素敏感,但是,这种疾病却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和被诊断,因此容易迁延很长的时间。

人在感染莱姆病后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早期局部表现(蜱叮咬后3〜30天):

游走性红斑,和疲劳、畏寒、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是早期莱姆病的表现。

游走性红斑或“牛眼”征皮疹是莱姆病早期特征性体征,通常在被叮咬后3~30天(平均约7天)开始出现于叮咬部位,皮疹可以逐步扩展成“牛眼征”,历时数天最大可达30厘米大。

这种皮疹发生在约70~80%的感染者,局部一般可以感觉到温暖,但是由于蜱分泌带有麻醉性的物质,局部可以没有痒或疼痛感,这样也就更容易避免被人发现。

早期扩散阶段(蜱叮咬后数天至数周):

未经治疗的莱姆病,感染可能会从叮咬部位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并反复出现下列症状,包括: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游走性红疹,贝尔氏麻痹(面瘫),

剧烈头痛和颈部僵硬(脑脊髓膜炎),大关节如膝盖疼痛和在肿胀,

放射性阵痛,心悸头晕(莱姆心肌炎)等。

许多症状甚至不需要治疗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减轻、消除。但是,不经过良好治疗的病例也可以发生额外的并发症。

后期播散阶段(蜱叮咬后数月到数年):

未经治疗病例中大约60%可以出现关节炎,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疼痛和肿胀,间歇性发作。大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最常受累及。

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约5%在数月到数年可能发生慢性神经症状,包括手或脚放射性阵痛、麻木或刺痛,短期记忆问题等。

约有10-20%的莱姆病接受抗生素治疗数月到数年内可以存在系列症状,挥之不去。

这些症状包括肌肉和关节疼痛、认知困难、睡眠障碍、或疲劳等。

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尚不清楚,研究一般认为已经不存在持续疏螺旋体感染,因此被称为莱姆病治疗后综合症(post-treatment Lyme disease syndrome,PTLDS)。

有一些证据表明,PTLDS可能是感染损伤后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

如此隐匿的叮咬,起病,如此纷繁复杂的表现,如此曲折的病程,难怪这种疾病如此难以早期发现,难以早期治疗,也难以康复。

因此,预防才是对付莱姆病的首要手段。

莱姆病的预防

防止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疾病的蜱虫,避免被叮咬,一旦被叮咬及时发现并去除蜱虫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具体而言,主要措施包括:

1 温暖季节避免在草木茂盛和浓密的区域从事野外活动。

2 疫区野外活动需要进行充足准备,包括防护设备和使用驱虫剂。

20%~30%避蚊胺涂抹皮肤和衣服,或使用0.5%氯菊酯预先处理服装和装备都可以起到很好保护作用。

3 找出并及时去除附着在于体的蜱。野外活动后及时(最好在2小时内)洗澡,并对着镜子进行全身检查找出可能吸附在你身体上的蜱虫并及时去除。家长应仔细检查孩子们的腋下、耳朵周围、肚脐内、腘窝、两腿之间、腰部周围,特别头发内头皮等蜱容易藏匿部位。

4 去除蜱虫需要一定技巧,需要用精细的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垂直缓和向上用力,以期完整去除蜱的头吻部,避免左右用力使其口器滞留于体内。

5 仔细检查使用的装备和宠物,以避免蜱虫被携带进入室内造成二次接触的机会。

6 烘干衣服,高温1小时足以杀死可能隐藏的蜱。

7 适当进行庭院处理,以防蜱滋生。

8 目前没有可用的莱姆病疫苗。美国曾经的一款疫苗并不能提供足够长时间的保护,商业市场不足,已经在2002年开始已经停止生产。


挣脱枷锁的囚徒


正值炎热的夏天,小区里的树木或者是野外的树木都会有许多虫子"滋滋"的叫,比如蝉等小昆虫。但是也有一些影响人安全的虫子我们不得不防备,比如俾虫。


俾虫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夏天潮湿闷热的季节正是俾虫最多的时候,吡虫的体型很小,有的跟芝麻一样大也有的跟饭粒一样大。这种虫子不单是生活在野外,他也可以寄生在人或者其他动物身上。

俾虫身上是带有病毒的,当人被俾虫叮咬并且感染病毒之后还有可能会引起脑神经错乱或者出血的症状,有些被严重感染的患者还可能会失去生命。

很多人被蚊虫叮咬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拍死,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当虫子跟蚊子的嘴巴或者是头部探入人的皮肤组织中,再加上用力的拍打,那么蚊子跟虫子体内的病毒就很容易渗入体内导致感染。


同时被这种蚊子给感染的患者也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这是因为被病毒感染的患者中的血液和体液也很容易引起跟他亲密接触的人所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