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近年来随着查打一体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查打一体无人机从最初的初出茅庐,到现在已经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几乎活跃在全球任何一个热点冲突地区。然而即便如此,攻击机由于具备较大的载弹量,低空突防能力以及凶猛的火力,仍然有着不低的存在感,比如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期间投入的数十架苏-25攻击机,以及美国又一次延长了服役期限的A-10攻击机。在某些方面也展现出攻击机在战场上的存在感。其实中国除了装备过强5攻击机以外,还曾经研发过一种即使是放到现在性能仍然会超越苏-25和A-10的一种攻击机,这就是夭折的强-6攻击机。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说起强6攻击机,就要把时光倒退到上个世纪70年代。在1974年西沙海战的时候,虽然中国海军充分发挥海上拼刺刀的勇猛精神,以小博大,以弱胜强,靠着几艘猎潜艇就战胜了伪南越海军的千吨级护卫舰。但是在这次海上作战过程中,也彻底暴露缺乏空中支援的问题。于是中国海军和空军要求当时的国内厂家,研制一款新型支援战斗机,除去沈飞提出的歼-8改进方案和西飞提出的飞豹方案之外,洪都同样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本文的主角,强-6攻击机方案。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在六七十年代里,可变后掠翼飞机成为了世界飞机设计的新潮流,这一时期采用这种技术的代表机型主要有美国的F一111和苏联的米格一23等。可变后掠翼技术主要是为了平衡飞机高、低速飞行时对于主翼要求的矛盾,但会带来结构重量的增加和一部分性能的降低,而且提高了研制成本和技术难度。并且在此期间,中国从埃及弄到了一批米格-23MC战斗机,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洪都航空),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强-6方案由此诞生了。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强-6攻击机整体布局非常有特点,采用变后掠翼机翼和腹部进气道,如同米格-23和F-16战斗机的有机结合。除去布局以外,最为强悍的就是当时强-6计划采用电传飞控,简直惊为天人。要知道即使是后期出现的苏-27战斗机还在使用模拟电传飞控,并且在当时国内有限的条件下,中国军工人充分发挥顽强拼搏的精神,利用有限资料,居然把电传飞控研制成功了。至于发动机强-6选用了当时即将研发成功的涡扇-6发动机,这是中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整体性能和AL-31F以及美国的F-100不相上下。至于航电设备,强-6的机载电子设备选用的是仿制和改进自米格-23BN上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有:改进自米格-23装备的“高空云雀的新型雷达、激光测距仪、瞄-6型瞄准具、雷达告警系统以及通信电台、无线电高度表、无线电罗盘、近距导航和着陆系统等。其中,具备对地功能的雷达和瞄准具,使强-6能够执行对敌攻击任务。

夭折的中国最强攻击机强-6战机:F-16与米格23的完美结合体

总体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强-6使用包括涡扇-6发动机,变后掠翼技术,电传飞控等先进技术,整体性能十分先进,然后正是因为太过先进,并且涡扇-6发动机还遭遇了难产,使得强-6攻击机被迫下马,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西飞的方案获得最终通过,成就了如今的冲天飞豹。正如一位航空专家说到,强-6的技术指标,中国到了2000年前后才具备真正的研发实力,奈何强-6却生早了。(马卡洛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