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柔性扶贫连载」4.3不是为了形象工程

「柔性扶贫连载」4.3不是为了形象工程

不是为了形象的粉刷工程

来到芹菜塘,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就是村子变亮了。整齐的街道,雪白的民居外墙,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看不出这是贫困村。用村民的话说,“芹菜塘好像变了一个样,看着外村人羡慕的眼神,置身整洁的环境,我们都变得自信了”。

禄劝项目办在2008年,帮助芹菜塘村民把村里的卫生路修好了,改变了以前下雨天时泥泞、粪便一片狼藉、走路无法下脚的状态。村内路修好了,村民们的卫生意识也随之有了变化。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轮流两个星期打扫一次路面卫生,养殖业也实现了圈养。以前没修路的时候,人们习惯了在粪堆里穿来穿去,也习惯了家禽家畜的粪便味儿。如今清洁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鲜感。爱干净是人的天性,大环境变了,每个农户都自觉地打扫好自家门前的卫生,一些从来没有打扫卫生习惯的农户,看到别人家门口打扫的干干净净,也不甘愿自家落后。

道路整洁了,村民们有了新的要求。他们羡慕哪些山外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人家的墙壁是雪白的,整齐的,而我们村的墙壁是杂乱的,如果把墙壁粉刷一新,村子就更整洁了。”

禄劝项目办抓住村民的这一要求,同意了村民粉刷墙壁的建议。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粉饰墙壁的形象工程,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和“整齐”,而是把粉刷墙壁变成了一次村民集体行动。项目办承诺提供粉刷外墙所用的原材料费,农户只需要筹工筹劳即可,村民自然大力支持。面对村民的热情,县项目办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更“苛刻”的条件:农户只有把自己房屋的内墙粉刷完成后,项目办才会帮助粉刷外墙。这个条件不仅要增加农户自家开支,还要塔上很多时间。尽管如此,村民经过激烈地开会商讨,大家依然决定要粉刷墙壁。2013年2月,正式开始了芹菜塘村的墙壁粉刷工程。

粉刷墙壁是个技术活儿,村民不懂粉刷技术,项目办就请来技术工人教村民刷墙的技术。先在村里选择几户人家进行示范,交给村民如何用沙子和水泥把墙摸平,再刮一层腻子使墙面光滑平整,最后滚上白色涂料。

村民们热情很高,几个年轻人很快就掌握了技术,学得慢的跟着做两遍也就学会了。墙体上大大小小的窟窿补上了,内外墙上挂满的各种杂物也全部被清理掉或挪往他处。

看似简单的粉刷墙壁活动,变成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群体行动,大家齐心协力做了一次全村意义的大扫除,每个农户也相当于对自己的房屋内部进行了一次装修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充分发扬了互助的传统,老人行动不便,年轻人就去帮着做,谁家粉刷墙壁大家都去帮忙。一个意外的收获,通过这次粉刷墙的项目,培养了一支粉墙队伍,村里的年轻人大都掌握了粉刷墙的技术,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帮助,还可以为邻村农户提供粉刷墙的服务。

内墙一刷完,村民们便立即开始了粉刷外墙。外墙粉刷相对容易,很快就粉刷完了。整个工程下来,每一户花费一千多元钱,项目办提供7万元资助,购置外墙涂料和粉刷工具,全村共投入9万多元就使乡村面目一新。与其它类似活动的村子相比节约了一半的经费。

每户花这么多钱,又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户收入,农户为什么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呢?村民龙正坤的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当时花这个钱的时候,全村人都愿意出!现在芹菜塘的年轻人思想都比较开放了,去别的村庄或别人家里看,屋子都是白白净净的,再想想自己的房子黢黑黢黑的,自己心里就害羞,甚至自卑。现在房子刷得干净了,面子上更大了!以后出去就抬起头来了!”这好像是玩笑话,但又不是,因为讲话时难掩他的兴奋和自豪。

“粉刷完屋子里以后,整个屋子干净亮堂了!看着心情就好了!”王春宏说,“村子干净了,房子亮堂了,人的精神气也有了”。

可见,村容整洁、家庭卫生已经成为村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发自内心的改变生活环境的需求。

在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的项目中,还有太阳能浴室。芹菜塘村民以前洗澡,普遍的做法是烧些水放在盆里,拿毛巾蘸水擦一擦就算是洗一次澡。由于洗澡不方便,有些老人几个月不洗一次是常有的事。

“我们白天干完农活,身上出了一身的汗,在田里捣腾得浑身都是泥。白天没工夫,也不敢洗,怕人看见羞耻。一般是等夜深人静的时候,烧点开水兑点凉水,蹲在院子里,用布子擦一擦,就是这样简单”

村民们下山走亲戚的时候,看见不少村里安装上了太阳能浴室,在亲戚家顺便洗个澡感到“很舒服”、“很羡慕”,村民们打心眼儿里向往。禄劝项目办根据村民的建议,给每家提供2000块钱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农户自己负责管道和洗浴房建设。村民会议热议这是一件“大好事”,农户很快地就把洗澡房盖起来了。

“现在洗澡很方便了,干完农活以后想洗就能洗了,每天晚上都可以洗澡,又方便,又舒服。太阳能热水器对妇女帮助更大,不仅可以洗澡,还可以用来烧水、做饭、烫猪食,既节省烧柴,也节省劳动时间。”村民王春宏认为这是让村民感到幸福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