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提起“费雅喀”,这个民族,可能很多读者比较陌生。

然而在大清国,这可是一个响当当的民族。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费雅喀,早在唐朝就已经被中国史书记录了,称之为“郡利”或“窟说”,明朝人则改称之为“吉里迷”,清代则称“费雅喀”,他们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下游距海口七八百里的沿岸地带,还有沿海群岛,最重要的聚居区是库页岛北部。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其中定居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也被称为“六姓十八噶珊之人”,这个民族的姓氏共有6个,分别是耨德、都瓦哈、雅丹、绰敏、舒隆、武噜和陶姓。

他们中间的很多男人追随满洲八旗入关,其他人则定居祖籍之地,为中国守卫库页岛。

库页岛曾经是中国的第一大岛,面积将近8万平方公里,位于日本和俄国远东之间,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因此,俄国人和日本人都争相要侵占这个岛。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俄国人捷足先登,早在康熙年间,就派遣哥萨克骑兵侵入库页岛,他们船坚炮利、武器先进,英勇的费雅喀人没有屈服,他们一边向清朝的黑龙江将军上书求援,一边拿起狩猎用的弓箭,与俄国哥萨克兵搏斗。

这个只有数千人的民族竟然没有被哥萨克骑兵灭亡,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康熙皇帝也对坚守库页岛的费雅喀人进行嘉奖,甚至以“宗室女妻之”,把爱新觉罗家的女子嫁到万里之遥、冰天雪地的库页岛。这是何等的气度!

费雅喀人把自己民族的特长貂皮向清朝皇帝进贡,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朝下令,以黑龙江下游费雅喀265户、库页岛费雅喀148户为费雅喀人编户定额,进贡貂皮的数量,永不再增加。

随着清朝国势衰落,俄国人在外东北卷土重来,通过《瑷珲条约》以及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最终吞并了这一广大地区,也包括库页岛。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俄国人不仅用枪袭击费雅喀人,还流放很多罪犯到库页岛,他们带来了天花、鼠疫等很多传染病,让费雅喀人人口锐减。

然而,费雅喀人并未忘记中国,直到库页岛被割占15年之后的同治十二年(1873年),费雅喀人依然还向大清皇帝进贡貂皮。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前夕,费雅喀人还是通过路过此处的清朝外交官,表达了回归中国的心愿:“自罗刹(俄罗斯)来,欲我等截发易服,心实不愿,女人畏忌更甚,惟望大国如数百年前将罗刹尽驱回国方幸。”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这个民族为中国守护8万平方公里领土,现在不属于56个民族之内

可惜,那时的清朝早已无力收复库页岛。

从此,费雅喀人逐渐融合在俄罗斯的民族之林,被称为尼夫赫人,也就不在中国56个民族里面。

如果你在库页岛遇见长得很像中国人、但却说俄语的人,也许就是费雅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