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事业单位大瘦身!你会失去编制吗?

事业单位改革的消息最近一直闹的沸沸扬扬的,也有确切消息说,在2020年前,会全部完成改革。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各种“动静”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对一些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来说,有人会认为这是好的改革方向,能大大开阔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有的人认为不太理想。目前,很多地方的改革都已经在进行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看一下事业单位是如何改革的。

事业单位大瘦身!你会失去编制吗?

精简——提高事业单位效率

目前,全市事业单位有3400余家,实有编制在册将近7万人,规模是行政机关的6倍,摊子大、效率低、作用弱已成为共性问题。对此,我市出台《宝鸡市市属事业单位整合机构精简编制规范管理工作方案》,将着力精简压缩事业机构编制,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编制配置,严格控制领导职数,规范事业单位管理。

在此次改革中,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市级党政群机关机构改革精神,事业编制原则上精简10%;市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总量原则上精简20%。允许单位暂时超编运行,人员只出不进、逐步消化,逐步调整到核定的编制内。值得注意的是,市属公立医院不纳入精简范围。

整合——优化事业单位布局

“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是此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据了解,我市将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具备转企条件的,结合国有经营性资产改革,及时制定转企改制方案,改革到位后,撤销事业建制,收回事业编制,注销事业法人;不具备转企条件的,机构可予以撤销。对实际承担行政职能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可进行同类事业单位整合,压缩编制规模,允许超编运行,逐步予以消化。对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责任务不饱满的、空编数额较大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对承担的工作任务已完成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的、职责任务严重萎缩的事业单位要予以撤销。

另外,规模较小,事业编制在5名以下(含5名)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予以撤销,确需保留的要与同类事业单位整合。

规范——提升公益服务效能

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包括规范机构名称、职责任务、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人事管理等方面,旨在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效能。其中,对保留和整合后的事业单位,重点要突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同时,宝鸡市还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作出明确规定。(来源陕西人民政府网)

事业单位大瘦身!你会失去编制吗?

担忧的人的人非常多!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事业单位改革有一项是这样规定的——“取消高校教师和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其事业单位属性。”实际上,取了这两类人员之外,具有事业编的工勤岗人员也将会取消事业编。

在分类改革中,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领域涉及八百多万公立医院编制人员,二百三十多万的高校在编人员,占全国事业编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高校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正在试点保留事业单位属性,但取消事业编制的改革。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的编制后,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事业编意味着铁饭碗,如果被取消了,是不是意味着待遇将直线下降呢?

目前来看,即使这些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但是这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本身的生活和工作还是会有保障的。一方面事业单位可能根据工作人员本身的工龄长短来签订没有固定期限的合同,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将不会被解雇,原有的待遇不变;另一方面,国家会按单位的人员数量给予财政补贴,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在小编看来,无论改革之后是怎么样的,我们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够足够强大来迎接未来各种挑战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言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