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1不忘初衷:打破國外壟斷做國產地理信息軟件

“公司成立的淵源其實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國內應用的需求起來了,但基本上大家使用的都是國外的地理信息軟件。在那種狀況下,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李德仁院士和他的團隊,想要把國產軟件儘快推出來。那時候條件比較艱苦,經過他們不懈努力,終於在1999年年初的時候,初步完成國產軟件研發的產品化進程,在這種背景下公司也就成立了。”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武大吉奧公司董事長劉奕夫這樣回憶道。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吉奧之星”是武大吉奧在國內率先推出的大型GIS系列軟件,為空間信息應用領域的發展開創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當談到在“吉奧之星”時,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表示,“吉奧之星”系列軟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品體系,能夠快速支撐業務的實現。它是一個軟件體系,有GIS基礎平臺軟件GeoGlobe、地理信息智能雲平臺 GeoStack、地理智能服務平臺GeoSmarter ,以及全自動數據生產工具GeoGDP,這四個平臺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產品體系。這個產品體系可以很快地應用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各個領域,在新技術發展的背景之下,能夠快速滿足政府、公司和公眾的各種應用需求。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吉奧之星”具體的應用範圍很廣,在測繪管理部門、國土部門、規劃部門、智慧城市、社會管理、林業、鐵路、還有軍民融合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相較於其他產品,它的優勢在於完整的產品體系能夠快速支撐業務的實現,在做產品體系研發和應用時,更能把握用戶的需求和痛點。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說:“我們把這些共同的需求和痛點形成行業產品,融入到產品體系之中,這樣不管在什麼地方,面對什麼樣的客戶,我們的哪一位項目經理去實施,都能夠很快的上手,很快把握客戶的需求”。

2“中心+平臺”模式,武大吉奧助力智慧城市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表示,做好企業要把握三件事:“第一是緊跟技術的發展,第二是做好人才長期培養的系統規劃,第三就是需要做好長期服務的打造。”武大吉奧作為地理信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一直在堅持這樣做。

2016年,武大吉奧打造的臨潼“最強大腦”——城市監督指揮中心成功運行;去年十一月,武大吉奧攜智慧城市新成果亮相深圳高交會,由武大吉奧承建的“智慧福田”APP同時發佈,福田區成為新型智慧城區建設的標杆。

在談到智慧城市時,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笑稱:“智慧城市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廣義上的智慧城市包羅萬象,要做好智慧城市就要根據每個公司自身的定位和特長,來把握在哪個具體方向實現智慧城市。我們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採用的是“中心+平臺”這種方式來助力智慧城市的實現。中心比方說城市的運營中心、監督指揮中心等,把我們城市的日常政府部門的數據彙集起來,形成智慧城市的中樞和大腦,從而實時反映城市的運行狀態和體徵。有了中心後會建立相應的應用平臺,針對不同的方向進行下一步行動,比如針對社會治理方向、城市管理方向等等 。針對臨潼來說,我們主要實現了監督指揮中心的數據動態彙集和城市體徵的集中展現, 包括應急事項的處理。因為臨潼是一個旅遊城市,節假日遊客比較多,怎樣做好對旅遊者的服務管理,做好交通的疏導,做好應急的防範等,有非常多的問題需要處理。通過監督指揮中心,就能比較好的實現以上這些需求。”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另外,作為武漢本土的創新企業,武大吉奧一直利用地緣優勢,將創新過程中比較好的成果就近在武漢進行應用和升級。“像智慧福田APP,我們會在全國相應的領域進行推廣,尤其是武漢。目前,我們已經將成果應用起來了,比如利用我們的大數據和雲計算能力實現基層分撥,用機器自動分撥,能夠極大的提高事件分撥的效率和準確性。”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如是說。

在人才培養方面,武大吉奧也另闢蹊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武大吉奧與武漢大學合作,開辦2017級“測繪工程”非全日制碩士生校企聯合培訓班。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說:“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班這種形式是一個新的探索,對學校來說是一種新的探索,對企業來說也是新的嘗試。學校培養學生的優勢在於他的體系化、理論化和系統化,公司配養人才更側重於實踐。通過學校系統的理論培養,然後在公司實踐,通過這樣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非全日制的碩士生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開辦起來的。”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3單打獨鬥困難 打造這個時代下的生態圈

在2017年武漢發生的“二十件大事”中,全國首創網上群眾工作部高效回應群眾訴求,武漢再奪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這兩件與吉奧有關。在談到創新時,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說:“創新可以是技術上的創新發明,也可以是應用模式的新拓展,其實只要是突破以往傳統界限的新模式,並使用後效果有較大的提升,這都叫創新。

對武大吉奧來說,創新的基因非常深的紮根在我們血液當中,公司行業服務的深化和拓展,幾乎都是圍繞創新這個詞來開展的。

至於產品應用上的創新更為普遍,比如剛才談到的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手機,那麼可以把群眾的很多訴求放到網上來 ,通過我們的事件劃撥平臺把訴求自動分撥到相應處置的部門,並且形成一個事件分撥、事件處置 、老百姓反饋、監督部門考核的循環系統,在這種模式之下,群眾的訴求能夠非常快的得到解決。”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信息空間領域每天都在發生鉅變,除了堅持創新之外,還要學會合作。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說:“新技術每天層出不窮,新的應用也在不斷變化。作為企業來說,面對這種現狀,單打獨鬥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一直在思考並實踐一件事情,就是打造出在這個時代下的生態圈。通過這個生態圈,企業和政府、企業和企業之間能夠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早在2012年,武大吉奧就通過積極響應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走出去”的戰略,多次參加國際會展,與眾多與會代表和參展廠商前來交流。除了與政府的業務需求精準對接,武大吉奧在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的倡導和支持下,積極與國際上的相關企業進行業務合作,在北歐有自己的分公司。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表示:“通過這些走出去的合作戰略,我們可以把產品和服務進行國際化輸出;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把國際上好的一些技術、產品甚至人才進行引進。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把中國的聲音更好的傳遞到世界上去。”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做國產軟件技術創新驅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