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遇见平遥古城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在世界上还没有华尔街的1824年,这里已经开创了华尔街的事业;在全世界都忙着旧貌换新颜的当下,这里依然保持着2700年前的样貌。你不必早出生200年或2000年,你只要到山西来,便可一览数百年前的中国华尔街诞生地,领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风采。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沧桑的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自然形成一幅八卦图,鸟瞰古城酷似乌龟,古城墙共设6道城门,南北各一,分别为龟首、龟尾,东西各二,分别为乌龟的四肢,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平遥县衙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座北朝南,由中轴线和东西侧的建筑组成,占地26000余平方米。中轴线有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大仙楼;东侧有土地祠、酂侯庙、粮厅、花厅等;西侧有牢狱、督捕厅、十王庙等。建筑对称,主从有序,左文右武,前朝后寝。 整座县衙机构宏大,等级森严,既遵循了轴线对称的传统格局,又符合前朝后寝的礼制特征,是封建王朝最基层统治机构的完整再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封建县衙,更是地方建筑特色的综合载体。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日升昌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日升昌诞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其前身是城内李家开设的“西裕成”颜料庄。清嘉庆末年商品经济发展导致货币流通量大增,传统的走镖运银方式既不安全也不便捷,为满足商贸需要,“西裕成“北京分号掌柜雷履泰建议东家一次性投入白银三十万辆,将颜料庄改为票行,从而催生出我国第一家票号行。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日升昌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以票代银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贸易的运转和货币的流通,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载,日升昌黄金时期年汇兑总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可谓“日利千金”。日升昌成立后,以平遥为中心的平遥票帮逐渐形成,邻近的祁县、太谷等地也纷纷效仿。此后中国陆陆续续出现了51家票号,其中山西有43家,平遥县城有22家,

可以说当时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就在平遥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如今的平遥古城内还留有协同庆、蔚泰厚、百川通等一众票行的遗址。而日升昌在原有遗址基础上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从这幽深的院落和井然有序的布局中我们可以依稀感到昔日日升昌辉煌之时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日升昌以及一众票号的发展历史不仅仅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智慧象征与辛劳努力的结晶。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协同庆钱庄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协同庆是中国票号业中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它创办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2年(1913年)。财东系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初设资本3.6万两白银,每股3000两,计12股;中期资本为12万两;后增至24万两,同时有公积金40万余两。总号设于平遥古城内繁华街市南大街路西,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分号33处,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埠码头。该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协同庆且“以区区万金,崛起于咸丰末叶”。著名票号商李宏龄认为:这是因为“得人独胜者,厥惟协同庆一业”。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钱庄、银号、票号、账局、印局当铺等都是旧时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金融性组织。其中当铺历史最为悠久。其次为钱庄。钱庄产生于我国明代。原因是,当时国内流通两种货币,即白银和制钱。白银是官府征收田赋和各种商税以及发放官兵俸饷、工商业大宗交易使用的主要货币。协同庆作为平遥规模最大的钱庄院落,前后共有相互独立又联系的七进院落。建筑之宏伟、规模之庞大,讲究之豪华,功能之齐全,在平遥商铺院落中实属典范。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平遥文庙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规制齐全,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文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而层次井然。其建设选址、建筑风格、殿堂配置庙区红墙灰瓦,宛如帝王宫殿,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历史中崇儒重教的思想文化。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清虚观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道观西寺庙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 “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历史沧桑,人世变迁,岁月的流逝使这里的许多道教偶像所剩无几。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如今,它向我们展示三部分内容:中轴线上道教遗存向我们充分立体地展示中国道教文化,东西厢房的平遥城史文化,展示了平遥从远古城的洪荒时代开始的悠悠历史、灿烂文化,文化珍品异彩纷呈,展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艺术风格。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城隍庙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城隍庙是平遥古城屈指可数的道教建筑遗存。其以规模宏大、内涵精深、建筑精美而闻名于世。整座庙宇坐北朝南,前后四进院落,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庙内建筑由牌坊、山门、戏楼、献殿、正殿、寝宫等组成,“前朝后寝”的特色非常鲜明,而城隍庙与古县衙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体现,是研究平遥古代礼制文化、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另外,城隍庙区由财神庙、灶君庙共同组成了一座宏大的建筑群落。庙内光耀四溢的琉璃碧瓦、栩栩如生的雕塑神像、飘逸逼真的重彩笔画,令游客叹为观止!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华北第一镖局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华北第一镖局位于平遥古城东大街22号,是一处建于清光绪初年,结构独特、造型古朴典雅和镖局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是以清代华北地区保镖业的三位杰出人物,即神枪面王王正清、铁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闾三位镖师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们重德敬业、为人谦和的感人情操,全面系统的介绍了镖局的产生、作用、发展、衰败的全过程。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博物馆不仅展室多,内容丰富全面,还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于性于一体,不仅有实物资料千余件,有很多珍藏秘本拳谱、拳经、图片照像,还在馆内配备石锁、石球、滚槽、吊袋、卧袋、哑铃、梅花桩、木人架、八卦图及十八般兵器等实物,供游人怀旧、试功,缅怀三杰当年风采。同时馆内还特邀三杰传人为游客现场表演,教你一招、传你一套,导游现场讲解,带示范表演,使游人仿佛置身于镖局之中,武林中人之感。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城墙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瓮城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瓮城,指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点将台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点将台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曰:“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

角楼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建于城墙四角上的楼橹 , 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角楼分别指西北角的“ 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

镇国寺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作为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间改名为镇国寺,延用至今。 分为前后两座寺院,总面积为10892平方米。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建筑。前院,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以及三灵侯、财福神、二郎、土地各殿堂。后院,有罗汉殿、阎王殿等殿堂。天王殿,处于寺庙最前端,殿内塑有四尊天王像,个个神态威武,容颜饱满。天王殿,殿顶为单檐悬山式,是元代建筑。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五代是割据战乱的时期,从那时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全国仅有几座,彩塑作品更为罕见,除敦煌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所处的历史时代至为重要,对于研究我国雕塑发展史,认识唐、宋两代雕塑演讲过程,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双林寺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位于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境,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可惜毁于火灾,原阁础石至今犹存,直径一米有余,足证其规模之大。约至宋代,中都寺改名双林寺。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双林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更令人称道不已。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至今,实乃艺术史一大幸事。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

一座城就是一方舞台,随着大幕缓缓拉开,有多少人走上舞台,演出一幕幕故事,留下不朽的历史。但无论岁月轮转,总有些不变的东西如柱石般铭刻在一座城的历史书册上。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的演出场地不是实景山水,而是一座专门建造的剧场。剧场以黄土和瓦作为主要语汇,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与拥有20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遥相呼应,真实再现了平遥古城最鼎盛时期商业活动的繁华景象。剧场内没有传统的观众席和舞台,观众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而表演者也会在观剧人群中往来穿梭,甚至与观众对话。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据欣赏过此剧人们称,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的剧场内部有着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而表演者更深入观众中间,在观剧人群中往来穿梭,甚至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一起互动。人们置身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会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新奇感受。犹如时下流行“穿越”的小说、影视剧一般,让观众亲身体验“穿越”感觉,来到数百年前清朝街头,感受清代人们的生活,体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人一物。

山旅晋中,第九站,平遥县——一眼千年,又见平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