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治國」歷史怎樣把我們送到今天

「治國」歷史怎樣把我們送到今天

歷史是怎樣把我們送到今天的,我們好像並不能時常意識到。歷史又是不能假設的,所以我們並不知道如果歷史上某個重大事件沒有發生過,歷史會往何處拐彎。鄧小平說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我們也時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可今天因為有了共產黨,因為有了新中國,因為有了中國的發展,我們就會很自然地認為這些事情在歷史進程中發生都是應該的,成果是應得的,我們其實還會不斷感到它的不足和期望更好。認識一個人的今天要了解他的過去,認識一個社會的今天更要認識它的歷史足跡。中國在過去近二百年是經歷了風雨和動盪的,對今日中國的認識,無論國外還是國內,人們從政治、經濟角度評論的多,從歷史進步的角度評論研究的少,這在認識上可能是個缺陷。鑑古才知今,也才能面對未來,這對一個黨,一個社會都一樣。今天我們看到的紅軍戰士的殘破泛黃的家信就好像看到了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時代的起點。

中國共產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憑空和偶然產生的。共產黨在中國的建立,有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的原因,更來自於中華民族自我解放和覺醒的呼喚和不倦的求索。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這半個多世紀,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算長,可中華民族經歷了許多奇恥大辱。從英法聯軍,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人民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封建和軍閥政府的統治,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和血性男兒被壓抑得近乎窒息,尋求解放的方式從暗殺到政變到民主革命,這時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可謂應歷史潮流之大運而生。中國共產黨的初始目標首先是尋求民族解放,尋求民生幸福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黨的早期出版物到紅軍戰士的字條中強烈地感受到。

90多年前,中國命運處在十字路口上,當時政黨團體不計其數,救國主張五花八門,比共產黨有權的,比共產黨有錢的,比共產黨有名的,特別是有軍隊的人多得很,可為什麼只有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把中國從一個領土不斷被分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建成了世界強國,這個問題政治學家、歷史學家可以研究一輩子。但僅從不同地方所展示的文物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共產黨與其他所有政黨之不同。共產黨有理想,從《嚮導》、《新青年》到《湘江評論》,共產黨從最初的萌芽期開始就給全國人民做了思想啟蒙。共產黨人也很實際,紅軍戰士給母親信中說,只有打勝了第五次反圍剿才能保證分田成果。

共產黨有信仰,信仰來自馬克思主義,也來自救國救民的使命。如果你仔細看看那些手抄的紅軍歌曲,你一定會體味到在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跡後面握筆的那個人信仰的堅定和革命的力量。共產黨還有民眾,有民生,有紀律,有領導,有最符合中國實際的方法。共產黨從它最幼年弱小的時期就抱定了宏偉遠大理想,並且按這個理想來設計它的組織和塑造它的成員,它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堅毅持久,不斷自我完善,直至目標達成。這樣的組織,不要說在中國近代史上,即使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的。

我想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最終取得革命勝利,因素固然很多,但有兩條基本的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共產黨瞭解國情、民意,審時度勢,關注民生。

中國共產黨在解決農民最需要的基本生存條件----土地問題時,堅決地進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贏得了農民的擁戴。國民黨高級將領吳奇偉的“剿共”日記,雖不屬於“紅色日記”之類,但它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大問題。日記記載:當吳奇偉詢問乾人為什麼不喜歡國軍,而喜歡紅軍時,乾人回答:“紅軍到時,只打土豪,國軍到時,強買糧食,強取農具,亂砍樹木、竹林,頗惹人怨。”乾人說:“我們寧願紅軍來!”讀到此,我感慨良多,我想,當時國民黨陸軍中將吳奇偉在聽到乾人的這句話時,可能還不會完全明白,共產黨為什麼能勝利,而他們為什麼會失敗。中國共產黨人體貼民情,關注民生,贏得信任,贏得民心。這大概就是共產黨能夠最終走向勝利的根本所在。

二是堅定的革命信仰。《紅色典藏》中收錄了時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早期共產黨員惲代英的講課筆記。他在給學生講政治課時,當學員問“中國革命的目的及其所用方法,為什麼和外國的不同,到底中國為什麼要革命呢?”惲代英回答:“中國目前是為了要求全民族之自由獨立而革命。”學員問:“俄國革命是否行的是馬克思主義,何以說列寧主義?”惲代英回答:“俄國革命是行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正統,是馬克思主義經過了長遠的發展,又加入馬克思以後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要求,而成為一種體系的馬克思主義之方法的、思想的、理論的革命主義之總和。”這讓我們看到了馬克思主義與本國革命相結合的思想理論基礎。

一枚鏽跡斑斑的鐵製黨徽,它歷經戰火,身形小巧,可以隨身攜帶,以便在戰時和惡劣環境中入黨宣誓。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早期共產黨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正是憑著這種堅定不移的信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才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