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秋季養生這樣做,身體倍健,再也不需問醫吃藥


時至今日,秋天已經徹底來到我們身邊,即便是中午的溫度也逐漸帶有涼意。特別是白露已過,秋分即至,早中晚溫差相差可以達到十多度。這樣的天氣下,這四種疾病需要我們小心對待,多多預防。

空氣乾燥


九月過後,涼風漸起,寒涼逐漸帶走了夏季的溼熱,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身在秋天的你,不知道是否會在晨間醒來時有沒有覺得鼻腔愈發乾燥、皮膚愈加緊繃甚至大便也變得乾燥?經常覺得口渴,和再多的水也於事無補。一切的症狀都在說明,秋燥來了。

從中醫理論角度講解來看,秋燥的出現是因為夏季炎熱難耐,人們的身體在經歷過這種酷暑的折磨後,暑氣侵入身體過多,會消耗元氣損傷津肺,導致身體津液損失,陰陽失調,這才愈加容易患上秋燥。

呼吸道疾病增加


家裡有孩子的一定深有體會,小兒到了秋季,特別容易生病,導致家長憂心不已。其實不止小孩,成人和老人也是一樣。晝夜溫差大,換季時溫度不穩定,冷空氣襲來,刺激著人們的皮膚和身體,導致免疫力下降,讓身體更容易被疾病侵蝕。


秋季養生這樣做,身體倍健,再也不需問醫吃藥



特別是傷風感冒、咳嗽和鼻炎等,因為溫度的下降,大多數的人會因為著涼使得免疫力下降,導致身體無法抵禦病毒入侵,特別是呼吸道這種極容易感染髮炎的部位。所以這個時節,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發病率很高。

心腦血管問題需注意


秋季的氣溫總是乍冷乍熱,身體的血管也會隨著氣溫波動而擴張或者收緊,而秋天氣溫波動大,所以血管的擴張和伸縮幅度也加大。血管不夠健康的人很容易引起急性冠脈綜合症,還伴有腦梗和心梗的發病幾率增加,等等。但凡與血管相關的疾病,在秋天都應該格外注意。

注意保暖,不要隨著冷熱隨意增減衣物,特別是早晚要多加衣物。

那秋季我們應該如何保養保護身體?

秋季養生,你要記好這六個一。

時常吃一種水果:梨


梨潤肺清肺的功效,已經為我們熟知了。在養生專家的眼裡,梨子是健康天然的“礦泉水”,潤肺生津、清熱化痰。


秋季養生這樣做,身體倍健,再也不需問醫吃藥



生梨可以解渴,蒸熟的梨則能止咳。秋季乾燥,呼吸道疾病頻發,特別需要梨來鎮壓咳嗽,小孩子或者腸胃比較脆弱的人,最好不生吃梨。因為梨屬涼性食物,最好還是蒸熟了吃,以防損害腸胃。

時常吃一種菜:藕


秋季的新鮮時蔬非藕莫屬了。生吃藕清熱潤肺,熟吃藕開胃健脾,止腹瀉固精元。

多喝一種水:蜂蜜水


入秋乾燥,需要我們時時為身體補充水分,白開水、茶水或者茶類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最好還是多喝點蜂蜜水。選擇溫水調開蜂蜜,這樣做不會破壞蜂蜜的營養物質。


秋季養生這樣做,身體倍健,再也不需問醫吃藥



血糖高或者提醒偏胖的人,還是少喝點蜂蜜水,多喝點茶水吧。

多來一點運動


秋高氣爽,空氣清新,天氣無限好的秋季,怎麼能不多出去走走呢?經常出去運動一下,開闊一下視野,放鬆一下心胸,不需要多麼劇烈的活動,和朋友或者家人找一處風景美好之地,走走欣賞就好。

運動養生對全身血液循環也有很大的好處,人的心臟雖然僅有自己的拳頭大,但在一般情況下,每分鐘要排出血液5公斤左右,運動時可達40多公斤。人活至七十歲,他的心臟可排出約17500萬公升血液。心臟和血管,是人體通過血液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供給全身,然後又把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排出體外的動力源泉。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堅持進行運動養生,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6因為長規運動可使心肌纖維逐漸發達而有力,冠狀動脈謝枝血管增笏管腔增大,血管壁的彈性增強,心輸出血量增加,心臟和全身的血管血液循環改善,.對健康長壽極為有利。

若是覺得身體舒展不開,也可以選擇一些能微微出汗但是不會使人倦累的運動,比較推薦健走、太極拳和乒乓球,能幫助身體氣血順暢。

多泡一泡雙腳


秋季要開始補腎養精氣,每晚用熱水泡腳便是最健康最有效的方法。腳部穴位很多,多用熱水泡泡刺激一下,保證身體血液循環通暢,護腎藏精。

水不要太熱,腳伸進去不燙腳就好,泡至身體微微發熱即可。

按摩一個穴位:天突穴


在脖頸下方,鎖骨的內側、胸骨柄上方的凹陷就是天突穴。咳嗽痰多、喉痛不舒適的時候,用大拇指按一下這個穴位就能緩解很多;即使嗓子不難受,沒事按按這個穴位,也有很好的養陰生津、潤肺化痰的養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