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卡車營運與非營運有哪些區別?

運輸人


按照我國出臺的《公路運輸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公路運輸分為營業性、非營業性兩種。車輛註冊時,在使用性質一項需標明有運營和非運營兩種性質。營業性運輸指車輛為社會提供運輸勞務、發生各種方式費用結算的公路運輸(就是你替別人拉貨,別人支付運費給你);非營業性運輸則指為本單位和個人生產、生活服務,不發生費用結算的公路運輸(就是你拉自己的貨)。



營運車輛要有營運許可證, 開車的司機要有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 ,車輛保險費也貴,司機資格證需要年審各種手續都很麻煩,但是有了這些手續你在路上拉貨才是合法的,交管部門查車也不會為難你。非營運的車輛和私家車差不多,只要牌照保險符合規定就可以上路, 而且對司機沒有要求,只要符合准假車型就可以了,但是拉貨被交警查很麻煩,一般貨物超過車窗高度或者重量超過一定標準,就算是非運營車輛違反規定載貨,交警會處罰款,如果座位因為拉貨而移動或改裝,則會扣分甚至扣車,罰款也會更重。



不過近兩年國內有的省份規定,總質量為4.5噸,載重2噸以下非經營性輕型卡車(藍牌小卡)進行道路貨物運輸,已不需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但目前只是在部分省份試行,以後可能會推廣執行。現目前國內非運營車輛運營拉貨的現象很普遍,很多小型車輛拉貨都是以盈利為目的,表面上很難甄別是否會發生運輸費用結算,特別是一些麵包車和小卡車,但是這些車拉貨也不會影響到公共交通運輸,還會節約很多社會資源,這項改革也是大勢所趨。


人稱杜先生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營運和非營運的概念,只要弄清楚這兩個概念,你就明白他們的區別在哪了。接下來,我就對卡車運輸的這兩個概念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解釋。


  1. 非營運:指不以贏利為目,通過道路運輸貨物的行為。通俗點講就是不以賺錢為目的的運輸行為。

  2. 營運:指以贏利為目,通過道路運輸貨物的行為。通俗點講就是以賺錢為目的的運輸行為。



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運輸行為屬於營運?哪些屬於非營運呢?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


你自己開了一家小賣部,你用你自己的車給小賣部拉日用品這些貨物打算賣掉,在拉這些物品的過程中,發生了運費結算或者運費與貨價並計的行為,那麼你的這種運輸行為為營運性運輸。

而如果你買了一輛車始終為自己服務,比如說購買蔬菜水果、紙巾日用品這些為自己家用,那麼這種運輸行為為非經營性運輸。



在我國法律規定裡,具有營運性質的車輛必須要辦理營運證,否則被抓住最多可被罰1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

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

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所以各位貨車司機們,一定要認清楚自己的拉貨性質,否則被抓住最低罰3萬,最高可是10萬塊。一個貨車也就才幾萬塊錢,被罰的錢都夠你再買一輛新的了!!!


好易車生活


最主要區別就是報廢年限不同。保險保費不同,營運車保費高。從運輸上來講,帶有營運性質的運輸都不可以,只能家用或者單位自用,比如自己家有工廠需要運輸一些產成品這樣沒有任何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