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学生时代,有两个主题:一当然是,学习;二是,不可避免要谈到的永恒话题,恋爱。

70年代80年代,中国教育并不是很优秀。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举,教育主要是靠支援和民间力量。如一部分上山下乡的知青就做了当地民办学校的老师,有的一干就是一辈子。

那时候,家长很少有意识到学习是好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大部分都是把孩子留在家里,做一个劳动力,为家里赚取功分,吃都吃不饱的年代,何谈其他!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每年开学前,校长、老师包括村干部,都要到每个生产队,每户队员家里,去动员。凡是家里有六周岁以上的孩子,都要鼓励去上学。有的上了两天就又不上了,回家干活,老师再到家里做家长的工作,就又再回来上课,没几天另一个又不上了,就这样反反复复。

那时候,一年级的学生有9岁10岁的,6岁左右的基本没有,我是其中一个。父亲是部队退役,有些见识,所以,我到6周岁时,没用老师到家里开导,我就去上学了。由于,跟不上课程,中途又退到半年级(幼儿园),上了半年。那时,没有幼儿园一说,那个地方就是老师带孩子的地方,也基本没有孩子去,大都直接上一年级。

学校的教室很破,地面就是土地,坑坑洼洼,课桌都要用瓦片垫才不会晃动,写字要迁就课桌,没有现在的水泥地面地砖地面。

窗户总是有那么几扇是用报纸糊的,风吹起时,呼啦呼啦的。冬天很冷,调皮的孩子太多,不小心玻璃就碎了,而且是经常性的。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学生用的作业本,是草纸,现在擦屁股都不会用的纸,表面粗糙,很硬,铅笔在上面写字都是跳跃式的,因为上面有很多没处理好的纸浆疙瘩,用粗劣的棉线穿好。字总也写不好,能够写好的,后来都是书法家,呵呵。

农村老家的小学,夏天最好玩,难过的是冬天。

窗户也不怎么挡风雨,冬天一个个冻的腮红脸破,手肿的像个馒头,裂口碰到会痛到心里,嘶啦嘶啦的痛。

下雪了,老师会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来几块煤球,在教室里生起炉火烤着。说实话,还是冷,刺骨的冷,风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全都向瘦小的身子骨里钻。你缩着身子,它还在钻,实在没得缩了,只好任由它钻了,哆哆嗦嗦的忍受着吧。

这样,还要写作业,一个个小手伸出来,千奇百样,黑不溜湫的,带着线手套的,半截露着手指的线手套,肿的拿不住铅笔的……

冬天早上,老师会带领着同学们出操,就是围绕着学校的院墙四周跑上约半个小时,暖暖身子。中途有同学摔倒过,胳膊折了,脚崴了,嘴卡出血了,出过不少小事故。但家长从没到学校找过老师的麻烦,伤好了后,接着出操。老师会很关心的将他们背到大队部的诊所。

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戴学生。

苏北农村,贫穷,落后,没有电,没有路,没有自来水。平时,孩子们放假,玩的东西都是土玩法,就地取材。

推铁环、打梭、打陀螺、逗溜子(小的玻璃球)、砍老钱、打宝、丢沙包、踢键子、甩泥洼、芦苇荡捉鸟……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打梭,最热闹,人最多,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甚至大人都可以在一起玩,小的拾,大的打。

梭,是个木制品,截取一段约10公分长3-4公分粗的柳树枝或杨树枝,剥去树皮,两头用刀削成尖,选取一根约40-50公分长粗度适合手握的木棍做梭棍。

在地上画一个圆,直径大小大家共同商定。将梭放在圆的线附近,手握梭棍用力的敲打梭尖,使梭飞起来,瞅准时机,用梭棍再次击打飞起的梭。击中则梭会飞的很远,对手不容易将飞的很远的梭丢回圆圈内,你就赢了;击不中则梭基本会落在原地或是离圆圈不远的地方,那样就很容易丢回圆圈内,你就输了。

每次都很喜欢听,梭被梭棍二次击中,在空中加速飞行的嘶啸声,因为那意味着梭会飞的很远,对手就无法赢我们了,高兴。

但打梭,是一项非常危险的活动,经常梭会飞到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是击中窗户玻璃、人、小动物。每每这时,就会听到大人的呵斥声,于是,大家就一哄而散,各自飞奔跑开。

这种土方法的玩,虽土,却会使大家很快乐,是那种无心的快乐、热闹。

由于,父亲担心我在农村时间长,太野了,没人管。三年级时,我被转学至县城小学,继续读书。毕竟,在农村生活了九年,很多恶习已经养成,突然到县城,有诸多不适应。

最不适应的就是,我独自一个人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还要睡在一张床上。因为我很害怕他,他老揍我,吓得我经常紧张的尿床,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父亲经常,半夜里起来,将床单放在煤球炉上烘烤,弄得一屋子尿味。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成绩考不好,他揍我;衣服扣子经常不知怎么的就没了,他揍我;电视看时间长了,他揍我;偷同桌的自动铅笔,他揍我;饭不好好吃,他……唉!我就是在棍棒下成长的。

说到电视,那时,可是不多见的好东西。87年左右吧,父亲的工厂是县城为数不多的大型的国有农机修造厂。在吃饭的大食堂餐厅,东山墙正中,放着一个高大的电视柜。锁的钥匙在门卫的保安叔叔手中,每天晚上7:00钟,保安叔叔准时将锁打开,电视机调到中央一台,看新闻联播。

一台21寸大彩色电视机,二三百口人在看!阵容浩大!有男有女,大人小孩,还有隔壁厂里来的大姑娘小伙子!记得,当时那台彩电是熊猫牌的。

那时,看过很多经典的电视连续剧。电视台不是很多,国家的省的市的电视台各一个,加起来就这几个吧!来回的换台,反复的看,看雪花少信号好的台。

《杨乃武与小白菜》、《霍元甲》、万梓良主演的《流氓大亨》,是那时最痴迷追看的电视剧,真的像大烟瘾上身一样。所以,因为看电视剧时间长,我被揍的次数最多,经常忘记写作业。

那时的我们,真的不只是身体粗壮高大,头脑想法发育的也早点更成熟些。因为上学晚,年龄都偏大,五年级有的就十四五岁了,初中十七八的十八九的都有。四五年级时就有男女小学生在一起谈恋爱。哈哈!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其实,什么谈恋爱,男孩摸一下女孩的手,都要羞上半天,扭捏着左右闪躲藏着背着的。一旦被其他同学看到,准是一阵哄堂大笑!

只是,觉得男生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快乐,很舒服。一群几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女孩,约着周日一起去踏青!一起去看场电影!一起去班主任家看看生病的老师!那就是学生时代的愉快,无忧无虑。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孩子的适应能力,接受是很快的。不到半年,我已经适应了县城的生活,有时甚至不想回农村的家,但,止不住想母亲和姐姐们的念头。每周未都会和父亲骑着自行车回农村老家,看母亲和姐姐。

母亲和姐姐看到我和父亲回来,都会很高兴,母亲做我们最爱吃的炒鸡蛋。姐姐带我去玩。周日,还是会和家里的小伙伴一起,打梭、推铁环、捉鸟……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

我人生的第一场恋爱是在初中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的。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真正的过程是苦涩与羞涩的,先是不敢看人家,其实是很想看,因为喜欢。借着她同位的手,偷偷的向她递了张小纸条,“我喜欢你,愿意交往吗?”然后,就忐忑不安的在座位上等,等待时间是很漫长的,时不时还要偷偷的向后瞟一眼,看她什么反映。什么反映都没有,原来是她同位在看,还没有转给她。

我不停的暗示她同位抓紧转,可是她在逗我,我越急她就越不理我。

终于,有回音了,是她自己亲自将小纸条递给我,“可以”!

激动!高兴!兴奋!紧张!已经没有形容词了……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她是原住的县城女孩,圆脸上架着一幅高度近视眼镜,肤白,微胖,学生头那时很流行的发型。我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又瘦又黑,能接受我,是没想到的,不知道她又是怎么想的。可能是新鲜,好玩……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小纸条传来传去,我坐她前位,她坐我后面,她是班学习委员,我是班劳动委员。

我的文章应该就是那时练出来的吧!以至于后来,我还帮我的同位给她的男朋友回情书。虽然,距离很近,但我还是长篇大论的给她写了不少的情书,内容应该都是一些滑稽可笑的,青春羞涩的,无聊透顶的,现在自己也不记得当初都写了些什么。

初恋,持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的,新鲜感过了,就分了,当然也没合过。其实,我一直没有忘记她。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初中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同时也终结于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持续二三个月吧,初恋就这样结束了。

不过后来我们还在一起玩,经常几个同学一起还约着去春游,去我家玩耍。

虽然,不谈恋爱了,但以后的五六年时间里,我还是能经常看到她的,有时,偶尔也会和她说话。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其实,在我内心,虽然喜欢她,但感觉和她的距离是很远的。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不同生活习性,不一样的童年,不同的经历,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初中生懂什么啊。但初恋,记忆是最深的,多年后再见她,我还是很羞涩!虽然,我已结婚生子。

初恋给了别人,但我把我的一生,给了我现在的爱人、老婆,感谢老婆的陪伴!

忆·家乡系列之二——学生时代!(70后83前专供)徐州·睢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