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认识的教师在学生时代学习成绩怎么样?素质怎么样?

阳光的生活666


笔者认识的老师?呵呵😄笔者自己就是在一群老师中间啊。学生时代学习怎么样?嗯,分成四类来说。

一、55岁左右及55岁+

这个年龄段很多人会觉得不就是要退休教师么?对。可他们中不少人还是在教学第一线。去年我们就看到溧阳高级中学一个老教师高三班主任,他好像教完这届就退休。他们这代人就当时那个年代来说,是非常出色的,一个班考取几个啊?笔者自己哥哥今年52岁,他自己班级当年高考全班录取两人,即使再复读考取,也是很优秀的一批。大家都知道马云啊,他不是高考考三次录取杭州师范学校么?他优秀吗?珍惜一切机会、责任心特强。黑板板书、手刻试卷等基本功出色。是学校教学一线的定海神针!

二、45岁左右及45岁+

不就是和笔者年龄相仿的老师么?☺☺☺笔者学生时代成绩么还可以,当时班级52人,正取8人(笔者入读的学校当时比较牛掰,全市第二)。这一批老师,亲身多次体验江苏省教育改革浪潮😃😃😃积极进取,乐于接受新事物,工作方面强调公平公正。对学生包容性最大。

三、35岁左右及35岁+

这个阶段老师大都优秀本科师范毕业。当时他们大都选择余地大,但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浓厚。用笔者同事话讲:我妈妈为,死活要我报师范。😄😄😄还有:我真是痴佬,高考班里第二名的,报个师范;害自己现在这么苦。😃😃😃偶然有抱怨,但该干嘛干嘛,比笔者这类老师认真。不少是学校的班主任、教学骨干,是学校的the salt of the earth(中坚力量)。

四、25岁及25岁+

这一批教师是学校的年轻教师,也是教学领域的新生力量。学生时代成绩不错,就职学历更高。从2010年以来,入职我校的年轻教师直接就是研究生学历。他们披荆斩棘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成为光荣地人民教师。笔者也很佩服他们,笔者虽也是研究生,但是在职研究生,跟他们比弱爆了。☺☺☺他们的特点是很清楚自己为何当老师,工作怨言不多,现代化教学方式设计手段等相当熟悉,课堂使用频繁。教师学科素养最高,一般和学生最亲近,但可能管理学生方面需要积累更多经验。

"现在收入"?估计大家对这个挺高兴趣哈!😄😄😄那笔者就说说,笔者教师档6级。收入也分四类:比笔者高的;和笔者差不多的;比笔者低的;比笔者更低的。😃😃😃😃😃😃开大家玩笑啊。不过问收入具体数字干嘛⊙∀⊙?国家都有具体规定,网络早都公开。笔者希望更多的人肯定绝大多数教师的付出,关心支持国家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更多机会吸引优秀的学生念师范大学,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Scarett


1.我读中学时代(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学里有一些被评反后落实了政策的所谓右派分子和反革命份子,他们有的原来就在大专院校工作、科研院所做学问,本身水平了得。我们得益于他们的文化教育,当时县上那几年都考得较好,不少学生都升入现在看来也是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如复旦新闻、武汉水利水电、川大、西财、成电、清华、北大等),后来这批老师有的回到原单位工作,有的出国与家人团聚了。因为我县有一个大的劳改劳教单位和一个大的改造人的农场,虽然在山区,但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教育质量好,有的城市学生转学都要到我县读高中。

2.我参加工作后,中学的老师一部分是师范大学或大专毕业生,但师范的层次较低,如本省师范或地市州师专毕业,一部分是中师生(有的是本县毕业),还有一部分是初高中生,后来通过各种渠道拿了本科文凭。但高考上大学的人数虽然多了,但质量不高。很少有我们那时的好的大学。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少了,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交、南京大学等近几年为零。顶多川大为最好。

3.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教育的期盼更高了。但是我县中学的教师文凭大都达标,且高级、一级教师人数也不少,学校硬件也不差于城市,可是就培养不出我们那时候的人材呢?


XA123


我认识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学习都是一般的,都不算最好的,可是素质和修养都非常的好。



实际上学生时代,大多数后来做了老师的同学普遍学习都不怎么好,可是修养和素质都好,这些过来做了老师的同学大部分人都很懂事,都很明事理,性格都非常的有耐心,非常的好。


不过在八九十年代,一般都是初中学习好的考取了师范学校,这种师范学校毕业了就是中师生,一般都是三年制,那个时候培养这种中师生的学校,叫做师范学校,不要小看这样的师范学校,进师范学校学习三年,这三年的伙食费全部由国家承担,学费更是少之又少,基本是不交学费的。那个时候还可以每个月领到2.70元的 “肉食补贴 ”还有一定数量的伙食补贴,这样的中师生待遇都非常的丰厚,父母几乎不用为孩子读师范花费学费和生活费,当时是有这样的说法,考取师范学校,就是国家的人,生活费,学费都由国家负责。



所以村寨里,如果有一个同学考起了师范学校,这个家庭都很关荣,都以自己的孩子考取师范生而自豪,会被当成学习的榜样。当时只要进了师范学校三年毕业,国家全部包分配,由学生身份正式转入国家干部,就是说一个初中毕业生,考取了师范学校,国家就负责这个学生的全部生活费和学费,三年毕业以后,由学生身份正式转入国家干部身份,并且工作是包分配的,这样的待遇在当时非常的让人羡慕。不难看出当时学生时代考入师范学校读书的孩子学习是最好的。


到了2000年以后,国家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师范学校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好多师范学校、教育学院都并入师范大学和师专,但是待遇还是和原来一样,国家仍然负责学生的伙食补贴,这时师范生就不一定是学习好的,因为好多学习好的高中生都不愿意考师范。



上面我分析的对你有用吗?如果有用请给我点赞。


绍明伊文


对我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语文老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学生会主席,留校任教,因为8 9,被下放,档案只写六个字:此人不可重用。 他的文章在《请荷塘月色》,《评背影》在《读书》都发表了,他给我们上课很少讲书本的东西,他给我们讲崔健,摇滚乐,黑格尔,叔本华,等等。 后来,学校整他,课都不给安排,一个月330块工资都拿不到,后来他辞职了,去深圳,发展的很好,她孩子在香港上大学,是当地高考状元。 我总结四个字:天道酬勤。 别欺负老实人。


止於至善


说到这个话题,想到一位已故老友,她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考回我们就读的高中担任政治课老师!

2003—2006年,我们在同一个班,她学习成绩属上游,很努力刻苦,不懂就问,同学老师都很喜欢她,课余活动什么的也很积极,综合素质没得话说!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考入原高中担任政治课老师,对学生很认真负责,参加所在学科比赛,获得市一等奖,并准备代表市里参加全省比赛!此时已有身孕,老公是高中校友!这个时候,她身体不适,一直以为是怀孕引起,后来发现是重疾(长期加班,不规律饮食引起),为了保孩子,很多治疗不能开展,最后被迫打掉孩子,做了手术治疗,可是结果还是不怎么好,和病魔斗争了一年多,离开了我们!

我想说,不称职的老师有,这是没办法的,各行各业都有不称职的,但是,选择做老师,绝大部分都会努力承担起肩上的责任,累倒,病倒的不在少数!


谈文武家在江城


我当了老师的同学在初中时代学习成绩一般都是中等靠上水平,同学缘都很好,素质也不差。

先说一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出头的年纪,事业和家庭大都都已经稳定,当年初中、高中选择当老师的同学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稳,虽然成绩不拔尖,也不是班级活动的积极组织分子,但大都性格沉稳且稍微有些内向,学习虽然不是最刻苦的那批人,但也很认真。

但要说素质,初中、高中年龄段根本看不出什么来,多数都是善良的,调皮捣蛋的有,但也是好孩子,那种很差的小混混现在都当了小老板或者自己做生意,现在当了老师的同学,也都不差,很差的几乎进步不了教师队伍,政审早给筛下去了。

当然,早先的时候,教师都是学霸,且师范类学校免费还发钱,很多学生的理想都是当老师,老师在社会的地位又高,选择当老师都是那时候学生的第一理想,现在虽然赶不上以前,但也不是任何人都想进就能进的,更不要说学渣了。


迷途远望


我上小学的时候2000年,数学老师是我们村的,师专毕业,当时都年纪比较大了。主要带数学,兼职带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等,就没有他不会的,而且当时学校的鼓号队也是他教,什么乐器都会。

他说他们上师专的时候只有学习好的才能上,上学不止学一门,什么都要学,各种乐器也要学。

这个数学老师还特别会讲故事,都拖堂很久等他讲完,可以说是我上学时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而且不打人。

后来被提前退休了,因为带头去政府要耕地补偿。

当时不管学习好坏都认为他教的好,家长也认可。这不仅仅是教学经验水平的问题了,是这个老师整个人的素质就高出其他老师一大截。腹有书气人自华


一只大鸽子


年代不一样地点不一样,难说得清楚。即便同一所中学,不同时间的老师,也有差别。

比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所很偏僻的县二中(地点在一个镇上,离县城一两百公里),教师四五十个,其中一半是从大城市下放下来的成分不好的老师,他们中不少之前还是大学老师,学历都是文革前的本科。能说这些老师中学都是学渣?不过这些人文革结束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陆陆续续调回原来城市了,这些人回到原来城市,依然在学校当老师。

接着是很多知识青年和回乡青年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其中一部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但自己表现很好的被推荐去师范,然后出来当老师,这批人自己中学读书相对来说成绩也是不错的。

接下来,就是恢复高考后,由于当时高考录取率很低,能考上大学,即便是考上师范在当时来说,中学成绩也算不错。

然后大学招生人数多了,不少高考成绩尖的人更愿意去非师范类高校(出来后收入高啊),但也有不了农村出来的就算中学成绩不错,也还是报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有生活补贴。

再后来,农村经济好起来了,这些农村的考生就不太在意生活补贴这一块了。

再后来,又因为教师工作比较稳定,又开始有不少品牌大学甚至品牌大学的硕士生也愿意当老师了。

现在,很多211、985毕业的,很多跑到大学当老师。

总之,当老师的并不都是学习一般的才去当老师的。

比如,同年考上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分数一般比考上福建医大、南京中医药大学,哪个要求分数线高?肯定前者高吧。

就本人所知,本人的一个长辈亲戚,中学(重点中学)成绩就是年级前三名,其他的两个前三名一个后来当了985大学教授,一个当了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主任医生,我这个长辈亲戚只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学老师当了一辈子。而ta们那届前三名后面的,不要有太多的当上了市长、移动(大区)副总裁、省电力公司上层管理、央企领导等。

感到每次问的这类问题:“当老师的是不是当年高考成绩(中学成绩)都一般的?”,用意是想羞辱当今当老师的:自己中学或高考成绩一般,怎么能教出优秀学生来?

那就想问了:难道国家总统的中小学老师的学历,一定要比国家总统更高大上?

不觉得这个思维逻辑很混账吗???


屉1623804


这个问题有明显的指向性,题主可能想要的答案就是:老师都是原来的学渣,所以现在素质和水平都很低!这其实是网上经常看到的言论。

这是对老师赤裸裸的攻击!

一、多数老师在学生时代的成绩并不差!

我们学生时代,选择师范的,虽然不敢说是班级最好的学生,但是也是中上游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老实本分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报考失误而被调剂到师范学校或者师范专业的。

高考报志愿时,学生往往都有很大的理想抱负,说实话,真正想当老师的并不多,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职业辛苦(高三老师的影响),收入不高,职业没有挑战性,这些都不符合他们对未来的畅想,所以成绩好的学生,选择师范的并不多。

但是,也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学渣”,你见过几个学渣能考上大学的?尤其是在高校没扩招之前?

二、“逢进必考”,相当老师不容易!

也许上师范的学生,高考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师范院校的学习环境,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大学继续认真读书,很多师范院校,都号称“考研基地”,这里的学风都是相当好的,在大学里的学习,还是相当扎实的。

毕业要想当老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试、面试,不说“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一层层选拔出来的,尤其是一些好的学校,面对的竞争,丝毫不亚于很多公务员考试。

二、现在的老师学历越来越高!

现在,学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学校都开始招生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大城市的中学甚至都招收博士生,而且都是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研究生;其他城市种好点的学校,会单独招生六大师范院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高考成绩都是很高的;还有就是“公费师范生”,大家可以查阅一下,各省里能上六大师范院校的“公费师范生”的都是什么水平的学生,即便是省属学校的“公费师范生”,成绩也明显高于一般的省属高校。

所以,我奉劝有些人不要再以老眼光或者臆造老师都是“学渣”的言论,基础教育好了,国家发展会更好,现在正在超这个方向快速发展。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滚滚红尘一杯酒,教师事业引人愁;

千秋大业一杯茶,人类灵魂谁明查?

一句歪诗,只描写过去的教师生存实况。

从2019年元月开始在国家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教师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生活水准会不断地攀升。

回顾教师的历史情况也许更有助于全民重视教师生活的政策更快更好的落到实处。

自上小学至今,经历许多尊敬的教师,能够在脑海中我留下不灭印象的教师真的不多,细致算来应该有三个,分别是小学的语文老师,高中的数学老师和历史老师。

小学的语文老师,一位女教师,短头发,圆脸,永远的那么严肃。从来没有敢正视过她,总觉得心底的一些小九九被她不断的洞穿。

她喜欢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深情无限、引人入胜、润透心田。

五年级课本有《凡卡》一文。当她读到凡卡被东家毒打的时候,泣不成声、难于继续,整个班级只能听见老师的啜泣声,同学们的眼泪随着老师的啜泣声悄悄的流淌在稚嫩的脸庞上,随着老师拭去她脸上的泪水,有一位女生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继而,所有的女生哭了起来。

待哭声渐息,语文老师说了一句我记住一辈子的一句话:“努力学习你就不会像凡卡一样挨打”。

后来,根据那节课的场景,我写了一篇《读凡卡有感》的作文。具体内容我已忘了,只记得老师把那篇文章出在学校的“”五一特刊”上。难道,当时懵懵懂懂的我,读懂了老师,读懂了世间的艰辛么?

高中时代的数学老师系出名门。

老师90年秋季毕业于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数学于他而言只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一个圆,一支粉笔,一挥而就。一道数学题,三言两语,说尽秘诀,讲完过程。一个很平常的笑话,经他说出,同学们笑声不断,他只是一副旧社会的样子,波澜不惊。

据小灵通同学们报到,可能受亏于那次震惊世界的。

时至今日,仍能想到他波澜不惊的笑脸上浮现的风轻云淡的笑话。

高中时代的历史老师真的很高傲。

一副金丝边眼镜是他的标配。站在讲台上从来没有直视过求知若渴的我们。首先看着天花板把历史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背完”,然后精讲,最后说题眼,这个过程只一遍。跟不上的只有下课看其他同学的笔记(当然老师也给了我们记录的时间)。

那时,同学们看这两个老师的眼神,真的很崇拜。

但是,据说,从2000年左右开始,从教的门槛降低,泥沙俱下,大师真的少了。

所幸的是,决策层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提高从教门槛。

十年之后,中小学校,应该是会出现大师级的教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