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李嘉诚、王健林当年开始抛售地产,真的是因预见今日房价趋势?

李嘉诚和王健林应该算我国最早一批做房地产项目的,而且发家致富了,李嘉诚多年蝉联亚洲首富宝座,王健林也是大陆首富常客,当然两位也是率先抛售地产进行转型的代表。借此机会简单谈谈对于这两位大佬抛售地产的一些观察。

李嘉诚和王健林都是典型的商人代表,而且是准备做家族企业的商人代表

2014年是李嘉诚抛售商业房产最为疯狂的一年,这一年也被国内媒体誉为李嘉诚抛售国内房产,确实有数据显示在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至11月,李嘉诚通过抛售内地物业获得累计获得367亿的资金总额;这种密集的抛售不引起人的注意都是不行的。

李嘉诚、王健林当年开始抛售地产,真的是因预见今日房价趋势?

李嘉诚可以说是商业传奇

王健林抛售房产最密集的年份集中在2017年,这一年万达开始抛售国外的众多地产项目,包括国内的很多项目纷纷向各个地产商进行抛售,包括融创、富力等。仅仅18个月时间万达的负债就减少了2158亿元,负债率低至60%;进入2019年后万达继续进行卖卖的模式,万达百货如今也已经成为苏宁易购的囊中之物。那么这两位地产大佬为什么会抛售地产?几点愚见:

第一、企业转型的必然性。从2013年到2014年李嘉诚抛售了那么多地产物业,但是2014年李嘉诚先后收购爱尔兰移动通信服务商O2和组建了一家飞机租赁合资公司;可以理解为李嘉诚抛售地产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新的项目。包括王健林也是这样,从2016年开始地产商融资困难后,王健林就开始思考转型问题,后来的动作也表明了,万达未来的主营业务就是:收房租和商业管理。

李嘉诚、王健林当年开始抛售地产,真的是因预见今日房价趋势?

万达广场是万达成名之作

第二、确实地产的利润在下降,商人都是逐利的。房地产利润从2015年之后开始下降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尤其是从2016年进行金融管制后,地产商的融资渠道普遍变窄。尤其对于境外资本有一定依赖作用的企业来说(一般来说香港上市的公司主要是为了吸引境外资本青睐)。在利润已经不大情况下,在高处抛售或许是最好都选择。而李嘉诚和王健林都是这方面的好手,商人的嗅觉不得不说是很灵敏的。

李嘉诚、王健林当年开始抛售地产,真的是因预见今日房价趋势?

王健林曾也愁得慌

第三、家族企业都是为了给下一代打基础。李嘉诚的企业和王健林的企业有一个很相同的特点,就是家族企业。虽然说如今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表态不愿意接手万达,其实际原因个人猜测是因为以王思聪的资历和能力来说根本不足以服众和维持业务运营。结果也是如此,李嘉诚将路铺好后给了自己长子;王健林如今也在铺路的路上,未来王思聪接手万达是必然。

与其说是预见房价走势,还不如是与时间赛跑给下一代创造条件

第一、趁自己能干多干几年是所有中国父母的特点。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想着子女的未来。哪怕是以后自己不在了,至少子女还都可以过得很好。李嘉诚就不说了,年过90岁才退休;王健林开始疯狂转型的时候也已经年过六旬,与其说看破房价还不如说自己给自己留退休时间,要知道年过六旬后能够折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尤其是中国出现了马云这样的怪才,55岁就宣布退休了,可想对于王健林的刺激有多大!

李嘉诚、王健林当年开始抛售地产,真的是因预见今日房价趋势?

说实话马云对于王健林的影响很大

第二、房地产并没有想象的形式那么严峻。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至少还有10年的发展期,虽然说利润不会比之前高,但是比起传统制造业来说要好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产大佬,融创、富力、万科等还在拿地的主要原因。虽然说未来房地产会进行洗牌,但是针对的更多是中小房企,对于大房企来说影响不会很大。

第三、房地产企业转型与其被逼还不如主动来的痛快。按照有关方面的预测未来80%的房地产企业会被迫转型或者淘汰(或被吞并),这点绝对是会出现的。包括万达在内的第一批房地产大佬无一不在转型的路上,恒大投资了新能源、万达的商业管理、万科也开始向商业转型等等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维持企业效益和业绩不断增长仅仅依靠房地产开发已经行不通了,这也是为什么各大房企频频开始转型的主要原因!!

所以,对于大佬们的决定有时候不用过分的解读,每个人考虑的点都会不同,作为大众来说可以进行猜测分析,但是千万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楼市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