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很多人都说武松梁山刀法第一,武松和林冲比武,谁更胜一筹?

宝相142857


对于这种占上风但绝非压倒性的优势——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 平时打架
  • 生死搏斗



一、平时比武

林冲出生于武术世家,他的父亲林提辖也是名声在外,在“水浒中”犹如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就连一向对自己武功十分自信(一言不合就“切磋”)的鲁大师在一提到林提辖后立马变得如同“小迷妹”一般“星光灿烂”!满脸写着有兴奋、有崇拜,还包含着意犹未尽的些许失落——毕竟林提辖只是偶然邂逅的时候点拨了一下他而已!但这一点拨为何会有这么深的记忆?很有可能是此举让其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达到了醍醐灌顶的功效吧!


由此可看出,林提辖的武艺肯定十分了得,而且还善于教授于人。那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林冲自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武术氛围熏陶,武艺基础自然十分扎实。其父亲更是亲自授课与点拨,很快其就能做到防守兼备,进退自如,不露破绽!训练也比较有条件,可以说是十八班武器样样精通,如是现在考个“全国武术冠军”那肯定是小菜一碟。



如果一天林冲与武松相遇,切磋甚至打架就犹如——

业余选手VS专业拳王

绝对没有胜算机会!

去看看《青春有搏击》的节目就会深有感触——

多少武术界高手;

多少退役特种兵;

多少武打新星,

结果却很“颠覆”——全都是那样的不堪……



此时,我们的“以为”是如此的凌乱;我们的“想像”也全部破灭!有点小抓狂,继而又陷入了深思——

这就是真正“练家子”和“野路子”的真正区别(奥运冠军、杂技运动员那种专业技艺绝非江湖中突然蹦出的一个散人可比,即使能比,也是破绽百出),解释够多哪,自己脑补哈……

二、生死搏斗

在遇到生死搏斗时,经验有时比技术更加重要!坊间不是流传一句话: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其实这个“菜刀”我认为指的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随机应变——再者“功夫不高”的人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带把菜刀吧,当心被抓呦!所以说的就是在不同地形、环境、场合下对不同的突发事件做的一个快速反应——岳飞收杨再兴就使用了一个“杀手锏”,要不然即使占些许上风岳飞也是拿不下杨再兴的!



所谓“科班”出身的人在实战中会受诸多“条条框框”的影响和限制,一般不大用看似很冒险的招数——如很多战役就能窥探一二!

还有就是暗含着一个气势的问题——我拿“菜刀”了,我的气势如虹;你没拿菜刀,你就心虚没底!这样的结果通常会比较有戏剧性!

武松一生命运多舛,其间不乏有环境恶劣、处境艰难、颓势严重、力量悬殊的场面!但他却愣是靠着沉着冷静,找准战机,步步为赢,闯过了无数“鬼门关”——



与猛虎拼过,与夜叉斗过,和阴险家博过;

以拳头功,用枷锁挡,以棒子劈,并随遇而安最终以“无关戒刀”横行江湖!

其实他倒没练过太纯熟的兵器,如初出茅庐和西门庆打时——刀都被踢掉!最后居然练到“一草一木”皆为兵器——


真正做到不见其形、随心所欲的境界

……

在此种情景下我想不用多说大家也能体会的到!如果只限于两人互斗(打仗由于情况大不相同,暂不作分析),林冲在不具备绝对上风的情况下如不能速战速决打败武松,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武松不仅实战丰富、沉着冷静外,还有三点比较重要——



  • 武松力气比较大——毕竟是“降龙伏虎”的人
  • 武松忍耐力超强——不管在任何饥饿、愤怒的情况下都表现地无比坚强、冷静!
  • 武松也会审时度势——在该认怂时刻也认怂!在身体不好时立即向官员求情暂且记下“杀威棒”,可以说是能屈能伸、审时度势的大丈夫!眼睛还亮,即使现场有“菜刀”我想也应是他先发现并拿到他……
虽然林冲功夫高些,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胜算却小了不少,结果不言而喻……

共赏五千年


武松在梁山刀法第一的说法,在《水浒传》原著中并没有体现。

武松若是和林冲比武,要看是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下,条件环境不同,胜败也就会各有不同。


一、武松在梁山的刀法,并没有第一的证据。

武松杀人确实经常用刀。从怒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开始,到大闹飞云浦,杀掉要截杀他的四个杀手。接着是血溅鸳鸯楼,又杀掉陷害他的恶霸官吏蒋门神,张团练和张都监三个坏蛋。夜走蜈蚣岭,杀了欺男霸女的王道人。所有这些战斗,都是用刀。

尽管武松杀人都是用刀,但他并没有杀过梁山里边的人,更没有和林冲正面交过手,所以说他是梁山刀法第一,并没有什么实打实凿的证据。

二、武松和林冲属于各有所长的头领

尽管武松和林冲没有正面交锋的经历,但是,如果从他们二人的特长来分析,倒是可以理出一些头绪。

首先,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东京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它不同于在偏远之乡,没有两把刷子,没有点真功夫,只靠花拳绣腿是肯定吃不开的。既然是枪棒教头,当然是枪和棒都很了得。用枪,自然是在马上,是马上的功夫。用棒,显然是在地上,没听说哪个武将在马上的武器是一根棒子。林冲一生身经百战,都是在马上作战。在地上的功夫展示只有两次,一是初上梁山被王伦逼着下山去取投名状,遇到杨志,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被王伦叫停。还有一次是在柴大官人庄上,遇到洪教头挑衅,林冲顺便用棒子教训一下那个不知深浅的家伙,属于小试锋芒。也就是说,林冲不论是马上还是马下,功夫都是了不得的。

武松是底层人士出身,最高职务是在景阳岗打死老虎以后,被阳谷县令封了个都头。而且这个都头当的只有几个月,就因替兄报仇杀掉西门庆吃了官司,从此便结束了都头的生涯。

被武松杀的那些人,在武功上都不是善茬子,但到了武松手下,也都是不堪一击。其实,说武松的刀法,莫不如说一说他的拳脚功夫。不知您发现没有,梁山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李逵李大胆,他敢滥杀无辜,敢和宋江叫板,敢砍倒忠义厅前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粗人莽汉。但是他在武松和鲁智深面前得老老实实,丝毫不敢乱说乱动。因为他知道,他骂宋江可以没事,如果惹着了武松和鲁智深,瞬间可以要了他的小命。因为是人都知道,武松那对拳头能打死老虎,能把膀大腰圆的蒋门神打得满地找牙。所以,武松的拳脚功夫在梁山数一数二。

三、武松如果和林冲比武,要分清在什么条件环境下。二者的结果是不同的。

林冲的马上功夫在梁山是独树一帜的。也是梁山马军五虎将唯一没有过败绩的武将。而武松是步军头领,从不骑马。如果林冲和武松在马上交战,武松打不过林冲,这一点是毫无疑议的。但是,如果林冲和武松在地上交战,武松的胜算是比较大的。因为武松在上梁山前,几乎都是在地上打斗。武松用拳头打死一只吊睛斑斓猛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夜走蜈蚣岭,都是在地面上与人单打独斗。在大闹飞云清,血溅鸳鸯楼中,则是以一敌三,以一敌四。而且武松的打斗是有勇有谋,否则也就无法以少胜多。所以足以说明,武松最擅长的是在地面打斗。

总结: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

1、武松的刀法在梁山,没有证据表明排在第一的位置。因此刀法第一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2、武松若是和林冲比武,在马上林冲胜,在地面武松胜。这一点似乎没有异议。


文化一家人


武松跟林冲比武,林冲胜

要说《水浒传》中粉丝最多的梁山好汉,那非豹子头林冲和行者武松莫属。两人都是出镜最多且战斗力超强的武林高手。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林冲跟武松谁的武功更高呢?二人虽然没有直接切磋过,但我认为林冲要强于武松。

侠客行者武松

我们看看武松的战绩。在上梁山之前,“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杀恶道飞天蜈蚣”,在梁山期间出手较少。梁山被招安后,征辽时武松攻破太阳阵,一刀砍掉耶律得重的马头,将他杀死。

征田虎时,武松一刀砍死沈安。 攻打方腊时,武松砍死三大王方貌。 攻打杭州时,武松又一刀砍死杭州24将之一的贝应夔。从上面可以看出,武松不光力气大,出还“快、准、狠”,几乎一招制敌。很有古龙笔下的侠客的风范。

战神豹子头林冲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上梁山之前基本没怎么出过手。上梁山后基本就是宋江帐下一员主将,“生擒扈三娘”、“大战呼延灼”、“战关胜”、“斗王焕”,在与高手过招中,林冲未有败绩。

梁山被招安后,征辽时林冲大破木星阵,征讨王庆时斩杀主将张寿,先后又杀死宣州守将杜敬臣、杭州守将冷恭,并刺伤独松关守将蒋印。林冲在南征北战中除了没输过之外,在斩杀敌将数量上还勇夺第一。所以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武松对林冲

两人在战绩上都没输过,但武松基本没跟高手过招的记录,没有去衡量他真实武力的尺度。在梁山对外征战中,高手对决时武松基本没出场,这可能跟武松不擅长马战有关系。他的刀法虽然厉害,但在马战中会大大限制武松的发挥,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所以在综合对比下,我觉得如果武松跟林冲切磋比试,林冲会稍胜一筹。你觉得呢?

欢迎留言区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武松是位自由搏击高手,若徒手搏斗,在当时可属天下第一,就是在梁山好汉里也当属第一。为何这样说呢,不谈过多,只二件事就可证明。

一是景阳岗上徒手打死猛虎,当时的武松只提了根哨棒,猛虎扑过来后,只一棍子哨棒就折了,武松几乎是在赤手空拳的情形下将猛虎打死的;二是险地飞云浦上,武松戴着枷锁脚镣,硬是争脱并除掉多位杀手,从而逃脱了出来。因而说若论自由搏击,恐怕武松难遇对手,但武松之路,才真正是江湖之路,没受过正规训练,武术也是在民间练就的,若玩器械包括玩刀,恐怕真不是林冲的对手。

林冲出身于武术世家,祖辈一直在军队服务。林冲本身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管其职位高也罢低也罢,总是八十万禁军的武术教官,练的教的都是正规器械的玩法。而且林冲这个人,若到了战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常言说的好“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若论玩刀特别是玩长柄战刀,武松不是林冲的对手。不过若玩短刀,林冲恐将吃亏。

长期混迹于江湖,武松很少携带长柄武器,只是要将落草,孙二娘才送了武松一把长柄宝刀,但很少见武松用这把宝刀建立奇功,最有功的捉住方腊,也是在被飞刀断了一臂之后,而生擒的方腊。

武松的绝技是玉环鸳鸯脚,可见武松最擅长的是拳脚。因而若自由搏击,林冲不是武松的对手,若拿起长刀展开了战场,武松难以战胜林冲。

林冲炼的是战场,武松炼的是生存。


春日之虎


林冲性格太内敛!跟他的出身有关!

很多人贬低林冲,说他懦弱,窝囊!应该杀高衙内,甚至是高俅,跟武松等人没法比!

其实这种比发是错误的!

林冲本身是当官的,他得守法!其他人动辄杀人,可能吗?按现在社会更不现实!

按当时法律看,高衙内有死罪吗?跟高俅有关系吗?现今的法律也是一样的!梁山很多人动辄杀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死罪!林冲是有家的人,他能那么做吗?

那时也是有是非观念的,不是杀人痛快就好!现在更是!现在第三者出轨的多了,都杀吗?不杀就懦弱窝囊吗?杨雄石秀杀的对吗?且梁山里滥杀无辜的太多,欠债不还还杀人,在哪个朝代也是不对的!鲁智深仗义,不也是失手打死镇关西之后跑了,以至于被逼当土匪的吗?什么是逼上梁山?

宋江强迫扈三娘嫁王英,你说扈三娘不恨吗?跟杀了全家,抢了女孩做压寨夫人有什么区别!诱杀秦明家人!最可恨的是让李逵斧劈幼儿!李逵到处滥杀无辜,动不动就说杀个痛快!他杀的可是普通老百姓!杀人全家娶其女,应该说霸占,这些做法林冲会赞同吗?你会赞同吗?

林冲是梁山最尴尬的存在!

在上了梁山后,他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也可以说快意恩仇了(符合说他懦弱的人的价值观了)。所以他杀了王伦!

但接下来呢!他所受的跟在朝廷有什么区别吗?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是晁盖的心腹,更是宋江的心腹大患!宋江打压林冲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林冲遇弱者不强,但遇强者重来也不弱!

因为他没办法!即便如此,宋江还弄来卢俊义压他,怕压不住,又用关胜压他!

真动手,林冲不一定输,林冲是没有败绩的,而卢俊义和关胜只是盛名之下,很难说一定赢的!

很多人说鲁智深因林冲出卖他到梁山后不再跟他有交往,那时大错特错的!因为鲁智深也很豪爽,自己都可能说露,根本不会计较(林冲也没有故意出卖鲁)。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能过于亲密!如果说对个人来说,宋江最忌惮林冲,团队来说最忌惮的就是二龙山了(三山之首,同时,鲁智深,杨志,武松的名望都太高了)。

回到主题,林冲是绝对的科班出身,不论行军打仗还是个人武功,都是非常厉害的!卢俊义和关胜在这方面都是逊于林冲的!


南方红豆



水泊梁山上使刀的人中,武二郎是个后来者 。他只是在大闹十字坡以后才束发修行成为行者的。

而他之前用的是什么武器,连他本人恐怕都一时半会儿的说不清楚。文章介绍他的时候,,经常一根杆棒随身携带,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的时候,也用了刀,却不是他自己的刀。

客观来说,这种所谓的刀法第一,恐怕连武二自己都没什么底气说出来吧?

若论及梁山泊使刀的武将,大刀关胜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关胜要是排在第二,恐怕谁也没资格排在第一,也包括行者武松。

不过说实话,武松把刀玩得精明,主要的还应该是这刀本身的实用价值。这明明是一对儿镔铁雪花戒刀,是上好的镔铁打造,加上制作上的精良,使这刀本身就带了几分杀气,堪称一对儿宝物。

鲜花赠美人,宝刀配英雄。武二有了这双戒刀,也算是名刀有主,终于有了大施展,派上了大用场。

至于说武松和林冲比武谁更胜一筹,这个一时半会儿恐怕也很难说清楚。向来就有“马上林冲,步下武松”的说辞,俩个人都是水泊梁山上一等一的决定器械高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和高低,那林冲恐怕要比武松更专业,更精通。

林冲本来是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刀马娴熟,都是禁卫京师的御林军性质,自然于武艺上要更强悍一些。

而且,林冲也有过使刀的经历。在被王伦逼迫着要纳投名状的时候,就曾经和青面兽杨志有过一次交手。当时,林冲使的是一条朴刀,俩个人在征尘影里斗得难解难分,四十回合逐渐看出了分际,被白衣秀士立马叫停。

林冲最拿手的,还是枪。那杆张三爷用过的丈八蛇矛,就是林教头最称手的兵器。用它在两军阵前,经常摧城拔寨,斩将搴旗,依靠的,当然是自己的武艺技能。

而武松,虽然没有一时趁手的家伙,却是个嫉恶如仇的血性汉子,天生神力,好勇斗狠,动不动就须发皆炸挥拳相向,典型的脾气分上下,拳脚见高低。

俩个人若是斗在一处,于技巧上肯定是豹子头更胜一筹,无论是功夫的精细上还是技能的手段上,林冲绝对占得先手,武二必然下风。

如果是俩个人切磋较量,那就是平分秋色,豹子头不会下死手,武二郎也不会血灌瞳仁。如果是真的要拼个你死我活,那武松就亏大了,本身不习马战,又没有林冲的精巧和细活儿,虽说是身大力不亏,一力降十会,但对于一个熟精战阵的马上将军来说,那点儿混不吝的横劲儿却毫无用处,只能是束手就擒,或者束手待毙。

顺便说一下,林冲和武松都是我很喜欢的水浒人物,几乎没有任何偏私的情分,绝不会刻意抬高一个贬低一个,这就是他们俩个人实际的武力分野。


龙吟148119260



林冲是马军五虎将,又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功高强,用兵器战过武举出身的杨志,战过开国将领呼延赞的后人呼延灼(十八般武艺都懂),都没有落下风。马上与扈家庄的一丈青交锋,活生生将一丈青擒拿。林冲是梁山除卢俊义、关胜外的第三武功高手,马步战了得。武松仅是步将,其马上作战战例没有,整部小说,他没有战过高手,只是偶然打死一只老虎,如果用兵器战,林冲二十合就能削下武松脑袋,徒手打,即便林冲无优势,自保有余;兵器打,武松想跑也跑不了。


水浒传理性分析评论者


看林冲、武松舞刀弄棒。先看人:

看时,只见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众泼皮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宋江与泼皮看人眼光果然不一样。

再看二人使一棒:

林冲拿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两个教头就明月地下交手,真个好看:洪教头把棒来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教头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便使棒赶步盖将入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把棒从地下一跳,和身一转,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众人一齐大笑。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只听得乱树林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歪戴顶头巾挺着脯子的洪教头怎比这吼一声震得山冈也动的猛虎;这半空劈将下来的一棒,玉麒麟也难掠其锋。

再把刀来!看一番:

林冲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但见:

清光夺目,冷气侵人。远看如玉沼春冰,近看似琼台瑞雪。花纹密布,如丰城嶽内飞来;紫气横空,似楚昭梦中收得。太阿巨阙应难比,莫邪干将亦等闲。

好刀!林冲翻来复去看一回,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把玩个没完没了。

看林冲斗杨志时,亦是好看:残血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两把刀一来一往,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负。又约斗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胜负只有心明白了。

武松那一个鲨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如常半夜里鸣啸的响。想这双刀杀人不少。

看武松夜走蜈蚣岭,那道人抡两口宝剑,竟奔了过来。武松就去鞘里,再拔了那口戒刀,抡起双戒刀来,迎那先生:

两个就明月之下,一来一往,一去一回,两口剑寒光闪闪,双戒刀冷气森森。斗了良久,浑如飞凤迎鸾;战不多时,好似角鹰拿兔。但见寒光影里人头落,杀气丛中血雨喷。

两个斗了十数合,那先生被武松卖个破绽,让两口剑斫将入来,武松转过身来,看得亲切,只一戒刀,那先生的头,滚落在一边。

都说林冲教课书般的武艺,煞是好看。武松大笑:我的本事,不要箱儿里去取,正是挠我的痒处。


雾都湿气


武松和林冲是《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人物,喜欢程度甚至超过了鲁大师。但我既不是武吹,也不是林粉,我只是觉得他们的身上承载了现实生活中太多人的影子,可以供我们玩味。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武松的那两把雪花镔铁刀肯定算的上是梁山上的第一宝刀,而至于他的刀法是否也是第一无从论定。他若是和林冲比武的话谁输谁赢也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但我更倾向于武松会赢,这并不是说他就比林冲厉害,而是由比赛机制所造成的。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和“武松单臂擒方腊”一样,说着口顺,听着很嗨,其实根本一点都不严谨。而且后面那句话反映的内容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反正《水浒传》中不是这样写的——方腊是由鲁智深擒获的。

林冲是马上将领,位列五虎将第二,当然他也可以步战,其实上梁山前他的实战案例都是步战。比如在柴进庄上棒打洪教头,比如风雪夜杀陆谦,富安和沧州牢城营那个差拨,比如立下投名状后和杨志在梁山脚下的那场比拼。

武松是步军将领,他的光辉业绩都是步战取得的,而且他不能上马作战。所以他两个要比武的话只能迁就武松,在地下比试,这样的话,武松是占了便宜的。

即使这样,他们谁输谁赢也不好做出判断。因为可以进行比对的参照物很少,唯一一个还算有点比对价值的就是杨志。因为杨志和林冲交过手,也和鲁智深交过手,而鲁智深和和武松同为步军头领,三人也一起在二龙山共过事。


杨志曾在梁山脚下和林冲斗过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书上说是“正斗到分际处”,王伦赶来劝架,两人就此罢手。这个“分际”如果理解为要分出胜负的话,可能是林冲要落了一丝下风,因为杨志在停手后没有一点表现,不论是言语上还是心理活动中。而后来在失陷生辰纲后在曹正的饭店旁边和鲁智深斗了五六十合,也未见输赢,但杨志心里想到的却是: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

从杨志和林,鲁二人交手的表现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推,步战的成绩鲁智深>杨志>林冲,当然,也只是略微大于,一丢丢。

在梁山泊大排座次时,鲁智深,武松分别位于十三,十四位,而杨志却只排在了十七位。当然,排座次不是单纯的武力值的比拼,但这肯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而且梁山排位的规则明显是马军要比步军地位高,杨志以马军的身份排位却比以步军身份参加排位的武松的排名要低,如果单从武艺角度来考虑的话是不是说明他的水平要比武松略低一些呢。

那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出大致间接推论:步战能力武松>杨志>林冲。

这样的话,武松要是和林冲进行步战较量的话,会略占上风的。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是武松是野路子,和包括林冲在内的科班出身的头领没法比,可能就是被秒杀。

对于这种论调,我不敢苟同。

不用说没有实锤证据证明武松是野路子出身,即使就算他是野路子出身,难道就肯定打不过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吗?


《亮剑》中,野路子出身的土八路李云龙与黄埔军校科班出身的楚云飞在屡次较量中可都是占据了上风呢!


田获三狐


雪花戒刀无识主,唯留夜空闻啸响。

这对雪花戒刀是一个头陀留下的。

一个悲壮的英雄人物,却被十字坡酒栈的张青麻翻了。卸了四足,唯留的信物:一个铁界尺,一对镔铁雪花刀,一件百八颗人顶骨做的念珠。

张清至今提起,都后悔不已。见到武松,看他的相貌举止,俨如头陀再生。便把这些信物给了武松。

武松真正用刀,是成为一个行者之后。原来的新仇旧恨已做了断,人世间再无牵挂和眷恋,打虎英雄只当成一个传说。

他戴了铁界箍,着了皂布直裰,挂着人顶骨念珠,一副行者打扮。从此戒刀出鞘,一路杀气横秋,悲风满路。

功名不过尘土,英雄迟早作古。吾心洒然超脱,一切由自己做主。





01

武松第一次开刀斋,是碰到飞天蜈蚣王道人。那天有月,照的满山生辉。刀却在沙皮鞘里啸响。

这晚。刀叫得欢,它要喝血。就像一头潜伏在林中饥饿的野兽,月色映着两眼,发出绿莹莹的光。万籁俱寂,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到来。

王道人走了出来。他看到武松,一个站在月光下的行者。他很好奇,在深夜,怎么这个人敢独走蜈蚣岭。

他踏上了一步,正要问,却觉得鞋底粘腻腻的。低头一看,是血,地上淌着好大一滩血。他的道童一动不动伏在地上。

这人杀了他的道童,悄无声息。以他的武功,连一片叶子落在地上,他都能察觉。这次,竟然没听到半点声响。

王道人升起了一丝恐惧,很细小的渗入了他的心里。这种恐惧,从来未有过。

他行走江湖,仗着一对宝剑,一路叱咤,从来就没有怕过任何人。反而江湖中人见到他,人见人畏。

他撮起精神,抽出了那对宝剑。原本想问上一句,现在无须再问。问也是斗,不问也是斗。两人只有一个能活过今晚,何必多费口舌呢?

王道人抡起双剑,冷光飞射,直抢了过去。那行者唰地拔出了雪亮的的双刀,在月光照映下,亮的耀眼。

寒光旋起来,裹成一团。只听兵刃交替撞击的声音。震得林中的鸟儿都惊醒了,扑簌簌地飞了起来。

只见刀光一闪,王道人觉得脖子一凉,他的脑袋滚落在地,人却还站在那里。

脑袋落地,一时还有知觉,眼睛看到自己杵着的身子,颈部血如雨喷,染红了旁边的树叶。

他竟然笑了笑:好快的刀!

从此,江湖再也听不到王道人的踪迹。每个人口耳相传的是那对雪花戒刀。

再也没人记得打虎英雄的故事,很多人只记得行者武松,刀法第一。




02

林冲一生忘不了两个女人,一个是张贞娘,一个是扈三娘。如果不是家遭变故,他应该跟张贞娘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一对鸳鸯,生生被高俅给拆散了。就因为他的义子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女人。高俅便以闯白虎堂之罪,判他刺配充军。张贞娘也被高衙内逼得自缢身亡。



他的大起大落,让他恨透了所有人。他杀了陆虞侯和富安,他杀了王伦扶晁盖。

只要他恨的人,他都会杀。这跟以前见到高衙内就服软的林冲,在途中被董超和薛霸欺负的林冲,心境已变得完全不同。

当你有所羁绊,有所念想的时候,你会因在乎身边的一切而妥协。当你生死不顾的时候,一切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可他是痛苦的,那段美好的过往,很难从他心里抹去。在梁山,他索居离群,永远都是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

宋江让他打仗,他也从不畏生死。往往奋不顾身,总是冲在最前面,勇猛无敌。

当他第一次见到扈三娘的时候,他的心变得柔软起来,竟然没对她下杀手。早在平时,有几个能逃得过他的长矛?他只是把她捉上了梁山。

我不知当他把扈三娘横放在马鞍上时,心里起了什么变化。也许那一刻,他已经爱上这个女人。

他已经够苦了。他不求功名,不求官爵,只希望有个女人能陪着他,就像以前那样,过着轻粥箪食的日子就好。

可这个美到脚趾头的女人,最后还是许配给王英。婚宴上,他喝醉了。他大闹了一番,夺门而出,痛哭失声。

唯一的一次机会,在西山酒栈,烤着火。他跟扈三娘表怀了自己的相思之苦。

可这女人,还是哭着走了。

林冲所有苦闷,伤心,绝望,无奈都无法宣泄。在这世上,一无所有,所有爱你的,你想爱的,都不在身边,那你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

他想求死。一个很正当的理由去求死。他不能自杀,这对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自杀是最懦弱的表现,他受不了别人对他的耻笑,说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而自杀,那是多丢人的事。

虽然死了,别人的耻笑他看不到。可活着的时候,想到死后别人背后的嘲讽,他就无法接受。

于是,他找来武松比武,只是想让武松给他一个最壮烈的痛快。




03

他约了武松,在北山酒栈王定六那儿喝酒。

武松的酒量惊人,一碗接着一碗,林冲只是间中跟他敬酒,多半是他自斟自饮。

论酒量,林冲怎么能喝得过?两人话很少,可以从早喝到晚,不说一句话。

只有在敬酒的时候,说了一个“请”字。

武松是不问他不答,林冲是从来不主动去问。就算问又能问什么呢?

武功大家各成一派,无需对方去点拨矫正。江湖上的是非黑白,也不值得他们考虑担心。

唯一能谈的可能就是心事吧。可心事藏在心里,那是个人的秘密。

外人无权去挖掘别人的心事,哪怕是最好的朋友。

更何况,武松跟林冲不算最好的朋友,他们经常约出来喝酒,但顶多算是酒友。

可今天,在喝下十碗酒时,林冲问了武松了一句。

人为什么要喝酒。武松很深沉地看了他一眼,道:我是为喝酒而喝酒,而你,是为了心事喝酒。

林冲道:都是喝酒,有何区别。

武松道:我喝的是爽快,你喝的是痛苦。你每多喝一碗,忧愁就多添一分。酒对你来说,是苦的。

林冲不语。轻声问了一句:你从没爱过一个女人么。

武松端在嘴边的酒碗,颤抖了一下。些许酒水洒了出来。他定了定神,一碗饮尽。

玉兰,一个名字从武松的心里闪过。他心中最爱的女人。可他亲手杀了她。

就因为她曾经背叛了他。这个背叛,到底有多少是出自玉兰的自愿,武松从来就没想过。

在鸳鸯楼,他本不该杀她的。可他杀得兴起,心肠比铁还硬。

只要见到活着的,不管是谁,他都会让他去死。



现在酒入愁肠,想起来,那晚,真的不该杀她。如果不杀她,那又会怎样。

江湖险恶,他们又能到哪里去安身立命呢?可再险恶,也比孤身一个人来得好。

武松又喝了一碗,低头不语。林冲笑了笑:原来你也有你的心事。

又到了晚上,月亮升了起来,皎洁如霜。



04

林冲道:我能不能看看你的刀。武松抬头看了他一眼,把刀递了过去。

林冲掂了掂,不轻。沙皮刀鞘,磨砺黑沉。他把戒刀抽了出来,刀刃浸着烂银,雪亮绚光。

真是好刀。林冲心里喝了声采。林冲把刀递还给武松,叹道:原来我也有一把好刀,可惜被高俅收封了。

武松抬头望着月光,若有所思道:真正杀人的不是刀,是心。

林冲站了起来,道:兄弟,我们出来,借一步说话。

武松一怔,道:怎么?

林冲已经迈出了大门,站在外面。武松迟疑了一会,也跟着走了出去。

只见林冲唰地抽出腰刀,指着武松:江湖传闻,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我倒想看看马下的林冲,是不是也能跟马下的武松比上一比。

武松道:我的刀如果出鞘,可能就要喝血了。

林冲道:出鞘的刀,刚才我已经见过。喝血的刀,我倒是没见过。今晚,让我见一见。

这里,会有一个结局。如果武松把林冲杀了,正遂林冲心愿。如果林冲把武松杀了,宋江不会放过他。反正都是死,何必在乎哪种死法。

林冲的棍棒第一,他却用最不擅长的刀法,与刀法第一的武松比试。无非就是寻死。

死在英雄好汉手下,死得其所。

说到刀法,林冲其实不算弱。十八般武艺,刀是必修的功夫。林冲也是这般打熬过来的。

武学之人,就算输,也要输得傲气。就算死,也想知道跟顶尖高手过招,自己的武学修为到了哪层境界。

所以林冲对武松,必定全力以赴。



林冲低喝了一声,腰刀划了个弧线,从右至左,迅疾斜劈下来。刀风到处,卷起了地上的落叶。

武松的刀已出鞘,刀光胜雪,闪烁吞吐。招式精妙无比。

远处望去,你只看见,落叶飞舞,月色溶溶,被刀光裹成的雪亮一团。

只听铮的一声大响,林冲半跪在地。手里的单刀已断成两截。林冲颈上的渗出了鲜血。一滴,两滴,三滴,落在地上。

武松的皂布前掇被划破了一道口子,那对雪花戒刀架在林冲的脖颈上。

林冲闭上眼,心里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欢喜。终于可以解脱了。

等了半晌,突感到耳边凉风掠过,武松收刀入鞘。

林冲张开眼,一脸诧异:你为什么不杀我。

武松盯着他,一字一顿地道:你的女人至少还在,你每天可以看到她,跟她说说话,这份幸福不是谁都有。我的女人已经死了。我只能跟自己说话,自己喝酒。如果说痛苦,难道你比我更痛苦么。兄弟,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放在心里就好。只要她过得好,过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何必执著地去强求呢。


武松叹了口气,转身走了。林冲半跪良久,低头不语。月光照耀,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长,此刻林冲心里想着什么,我们不可得知。只是看到叶子缓缓飘起,落下。就像无末的浮萍,你永远不知道风会把它带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