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应该是许多人了解清明的途径,在年幼的时候,清明仿佛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平时工作及其忙碌的大人们,也会专门抽出时间回到老家祭祀。年幼的我们一般就被放在家中,不会跟着去祭祀。

清明给幼时我们留下的记忆,或许就只有诗句中“雨纷纷”的意境,还有放假所带来的欢乐。当我们长大成人,才知道了清明的重要意义。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清明节对于中国主要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但同时也是传统踏青时节,清明是一个同时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的节日,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许多地方都会选择清明时节举行春祭活动,在这个重大的节日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重要习俗。

在传统的俗语中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讲究。这些俗语说法有很多,但是都离不开“戴柳”这个活动。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戴柳”也可以说是“插柳”活动延伸,这是关于柳树一系列的活动。清明节与柳树的渊源大体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纪念农业祖师爷神农氏,神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之一,他教导人们进行耕耘和“稼墙”,柳树作为生命力的植物,又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美称,可以说是插到土里面就能够长成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柳是出于对神农的纪念之情。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第二种说法比较受大众接受,在我国的北方清明节不只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且还是鬼节。因为我们国家受佛教的影响比较大,柳枝因为出现在观音大士手中,成为降妖伏魔的神器,所以柳树也被赋予了驱鬼辟邪的含义。

在鬼节这一天人们佩戴上新发芽的柳枝,是有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祝福自己未来能够顺顺利利,驱灾辟邪。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少见,有专家认为这个风俗是为了纪念晋国名士“介子推”,介子推于柳树下自焚,在晋文公祭拜的时候,被火烧死的柳树奇迹的复生了,当时晋文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认为这是介子推显灵,当即就折下了柳条佩戴了起来,一时间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也纷纷模仿。

俗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的讲究,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都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仅仅需要了解它,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而且随意折柳或者其他植物,都是一种不大文明的习惯,我们尊重传统将它代表的美好意义放到心里,对于一些不大文明的行为,我们也可不做。

我们的清明节并不只有“戴柳”这一个传统习俗,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习俗等待我们了解和认识,如果您还知道其他与之相关的俗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