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是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問題:

孩子愛玩手機,從來不會主動看書;

孩子看書時一會兒玩玩手指,一會兒自言自語,心思就是不在書上;

讓孩子在房間看書,沒一會兒去看看他,居然睡著了!!!

但是,一問讓孩子看的什麼書,家長才說大都是學習輔導書或學校指定閱讀書目。

只讓孩子看有用的書,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看書,這種急切的功利性閱讀嚴重打消了孩子的閱讀興趣,也讓很多孩子形成功利的讀書價值觀。

閱讀問題也是教育問題。孩子不愛閱讀、甚至厭學怎麼辦?我們的基礎教育存在哪些問題?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好的教育?

兩會期間,央視少兒頻道採訪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老師,請他結合自身多年的一線教學經歷談談這些問題。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羅衛東

全國政協委員

浙江大學副校長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會厭學,或者是被動學習?

“現在很多孩子厭學,其實是缺乏探究性,他認為沒有什麼需要他去追求的真理了。”羅衛東老師憂心地說。

他指出,現在很多孩子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甚至缺乏自我。學習時,他們常常覺得自己是在為爸爸媽媽而學,為老師而學,為校長而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己呢,他想什麼?他要什麼?他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將來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不知道,也很少有人問孩子這樣的問題。

這樣沒有探究性的學習,後果讓人堪憂。羅衛東老師舉例說,有些孩子即使讀到博士階段,雖然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但仍然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搞不清楚自己對什麼感興趣,甚至在寫論文時都無法確定自己要寫的題目,只能肯請導師為自己指定一個題目。

當然,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缺乏探究性,而相反,探究的願望和興趣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的教育把孩子探究的天性掐滅了,那教育就是絕對的失敗。

羅衛東老師說:“我們這次政協委員裡面有一箇中學校長收集了很多口號,都是在高中誓師大會上喊出的殺氣騰騰的口號。這些高中的應試教育,把學習和教育的意義,都給弄得面目全非!”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

每天增一分,幹掉千百人。

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衝!

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

……

羅衛東老師指出:“這樣的教育,把中國非常稀缺的人力資源都浪費掉了。”

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會發現會研究、會認識世界奇妙的一個人

在羅衛東老師看來,對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而言,要把教育當成這樣一件事:教育是為了幫助孩子完善自身人格,或追求真理,或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天賦,或真正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反省。”羅衛東老師認為。

基礎教育決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標準化的產品去塑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對孩子提出各種達標要求,這樣的孩子會感覺自己被塑形,他只會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失去了探究能力。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羅衛東老師講了一個自己在大學看到的現象:“在大學裡面,我每次給學生上第一次課的時候,就會提前說,我這個課不點名,平時只有三篇小論文,期終一篇論文。結果,有學生到了期中就忍不住來問,論文題目是什麼,有沒有標準答案。我說沒有標準答案,然後他們就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了。都在揣測我的個性和個人偏好。我喜歡什麼樣的文章,比如喜歡講故事的,喜歡文采飛揚的,他們就這麼寫。就全是要去迎合一個外部的標準,然後以這個標準來測度自己行不行。”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碰到這樣的學生,大學老師肯定不會感謝基礎教育。

羅衛東老師說:“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怎麼銜接?這就像食品安全一樣,我們希望高中送過來的學生,這顆菜,這個蘿蔔,是沒有過多添加劑的,不要使用抗生素的,也最好不要用複合化肥,是一個有機生長出來,是他自己憑藉生命意志長出來的蘿蔔,不是外面拼命催肥生長出來的。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所以,我們的基礎教育最根本的,還是認識人的天性,並且順從天性成長的規律,去激發他內在的動力,去習得,或者說學得對他自己成長最有用的那種素質、知識,並且他自己很自主地運用它,去應付社會,應付將來的人生。

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交給孩子一些探究性的任務,激發孩子巨大的能動力,讓他能夠非常快樂,但是很緊張、很充實地去學習。其實,快樂學習和緊張學習一點都不矛盾,你只要把探究性任務和孩子的天性能夠真正掌握清楚,一定能找得到一個結合點。

淡化閱讀的功利性

讓閱讀和自主探究聯繫在一起

眾所周知,閱讀對中小學生很重要,但有些孩子還不知道閱讀的意義,家長和學校就逼著他看指定的書,導致孩子不堪重負。

針對這一現象,羅衛東老師認為,和探究聯繫在一起的閱讀才是好閱讀。

羅衛東老師分享了自己教育女兒的做法,他說:“我從來不限制女兒閱讀,女兒就撒著歡自己去看愛看的書,她的閱讀過程是非常愉悅的,因為那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每天她都很滿意,還會寫點小東西,慢慢地知識就在腦中形成結構。而且她也很有成就感和獲得感,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因為喜歡,所以有著巨大的動力去閱讀。後來,有一階段,女兒開始專門研究宋代的墓葬,她發瘋地喜歡這個題目,雖然我們不瞭解的人覺得考古有點兒可怕,但還是很支持她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學生為什麼厭學?浙大校長分析到“痛點”了!

這樣探究性的閱讀和學習所帶來的愉悅感,是每天刷題、硬背死的知識所無法比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破除閱讀的功利性和基礎教育的功利性,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羅衛東老師的教育理念,是否讓各位家長有所啟發呢?歡迎留言分享!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