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真的!不要轻易报考异地公务员

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这样一群考生:

考虑家乡没有符合自己的岗位没有报考,为报考更大的范围选择报考异地公务员。本来抱着试试的态度,真考上了,却又开始犹豫。如果你是因为想要去向往的城市工作而报考,是一件好事,如果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话,一旦考上,选择去和不去都是一件难事。

在此,小编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报考异地公务员,原因如下:

身在异地,人脉缺乏

考在本地的公务员,有同学圈、亲戚朋友圈,而且同学大都在体制内,有什么事情可以相互照料,平时可以相约一起唱K、打球,周末还可以偶尔出来小聚。

身在异地,离家的凤凰不如鸡。远离亲戚、朋友、同学,人如浮萍,漂泊无根,你永远像是一个外人,没有归属感。

再加上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际,人脉圈子非常狭窄,认识的人仅限本单位的同事。周末除了在单位加班,就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单位宿舍玩手机。

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真的!不要轻易报考异地公务员

语言不通,文化难以融入

身在异地,他乡变故乡,但是由于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原因,他乡并不是那么容易融入。

有的考生考到潮汕地区的基层乡镇,于是他成为了当地自该乡镇成立以来,第一个外地公务员。

当地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习惯讲潮汕话,有一次领导叫他做会议记录,开完会后他的会议记录本上一个字也没写,因为会议全程讲潮汕话,他一句也没听懂。

由于语言不通,很多核心工作他无法参与,尤其是跟基层老百姓打交道,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导致工作无法开展,久而久之他在单位也就被边缘化了。

报团取暖,提拔晋升难

有的地方官本位思想严重,单位本地人派系林立,互相抱团取暖,单位里的人不少都是关系户。

有的地方不同单位之间互相抬轿子,提拔本地人最起码可以卖个人情,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在提拔晋升的时候本地人被优先考虑,外地人自然遭到排挤。你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靠山,很难得到晋升提拔。

当然,以上说的也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也有不少人在异地当公务员,结婚生子,家庭幸福,仕途混得风生水起的。

公务员是一份一旦选择了,就可能要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行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拟报考岗位的情况,认真考虑后加以选择。

男婚女嫁,人生大事难解决

身在异地,尤其是在小城市,优秀的男女青年往往都离开了家乡,在一二线城市工作。

选择考回家乡体制内的年轻人,也早早就确定了结婚对象。剩下的年轻人当中,要找到适合结婚的对象,非常难。

尤其是体制内的女性,如果眼光稍微高一点,错过了适婚的年龄,在异地要找到合适的对象更是非常难。

PS:这些情况下的异地公务员最好不要考

1. 最好不要从经济发达地区的家乡,考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异地。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利,文化娱乐设施完善,文化较为开放,考到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相对封闭保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心理落差会比较大。

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制内,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体制内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对个人发展也不利。

2. 最好不要报考异地的基层公务员。

异地基层公务员,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资不高,晋升天花板低,当地文化难以融入,不少地方有最低五年服务年限,不要轻易尝试。

3. 独生子女最好不要报考异地公务员,尤其是女性。

独生子女如果考到异地,不能照顾年迈的父母,父母跟随子女到异地生活也存在诸多不便。尤其是女性相对来说,比较恋家,在异地也多有不便,最好不要报考异地公务员。

4. 有家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为了编制,导致两地分居。

不少人为了所谓的编制,独自一人考到千里迢迢的外地,导致夫妻两地分居,无法照顾家庭。

甚至有的考生就为了一个所谓的铁饭碗,从祖国的西南考到遥远的东北,半年才能回一次家,与老婆孩子团聚,我认为这样得不偿失。

对于爱人和孩子来说,陪伴就是最好的爱,你能陪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也是为了生活,成家了以后,不要轻易尝试异地。

5. 不要轻易尝试曲线救国。

有的考生在毕业的时候面对艰难的就业形势,心里想着先考上再说,大不了过几年再曲线救国考回本地来。

老秘书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一旦考上,想离开就很难了。一方面是有五年最低服务年限,另一方面遴选考试虽然是曲线救国的最好方式,但是并不容易考上。

遴选的职位本身就非常有限,参加遴选考试的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在职公务员,已经经过了一轮筛选,综合素质比较高,考试竞争激烈。

如果走异地调动的路,除非你有非常过硬的关系,否则很难跨市、跨省调动,曲线救国并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