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这里主要指CUBA二级、三级联赛,一级联赛属于高水平特招球员,普通高考生是没有机会进入该领域的。但二级、三级联赛不同,只要该学校有意愿参加这个层级的比赛,只要有教练愿意认真去带队。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校队,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最近一年里,有很多来自各个高校的队员咨询我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水平,进入校队打球。从微观上讲,每位球员的实际能力与打球模式不同,每个学校的教练员执教理念不同、策略不同。需要去仔细分析各自的需要,才可以对自己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也因此,我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但最近,我转换了一下思维模式。它来自于这样一个议题:当一个人想努力赚取薪水的时候,不应该去想“我”做什么才能提高收入。而应该要考虑,在目前的大趋势下,这个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才更有价值(来钱更快,如果你只是想赚钱而不在意过程的快乐与否)。

这个道理的本质是说: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聚焦在你所处的平台身上。再联系之前咨询我的队员们,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从自身出发,“我”应该如何做才能进入校队;“我”需要提高哪些方面才能打上主力等等。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届的校队,需要什么样的球员来支撑教练的整个战术体系?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基于以上的认知改变,我将提出3点来帮助大家更好的去打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3点都是宏观层面的,大家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去调整方向、去实践改进。

第一点:了解主教练的执教理念与体系。

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般教练员们的执教理念(或风格)有哪些。第一种,结果导向型教练。把最终的名次看的过重,为了成绩可以不择手段。成绩高于一切。第二种,过程导向型教练。相比最后的结果,整个过程是否顺利、流畅更为重要。一般对成绩的渴望不够,训练中往往缺乏锐气。

第三种,品质导向型(我自己就是这种)。把训练的过程看作是教育球员、培养球员品质的过程,把比赛的过程与结果转化为对球员品质的塑造与考验。比如真诚、无私、团结、自信、幸福感等等。把打造球员品质放在第一位。但请大家注意,很多教练都是混合型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这并不矛盾。

另外一个方面,大家需要了解、掌握教练员的技战术风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我们可以把教练员分为防守型与进攻型教练。在这个基础上,防守型教练会使用的常规武器有:全场2-2-1区域夹击、全场1-2-1-1区域夹击、半场2-3联防、半场3-2联防、半场1-2-2联防、人盯人防守。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你要充分了解防守型教练员经常使用的防守阵型,再结合自己的位置(比如你打4号位),去分析、研究4号位在某一种防守阵型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比如,在全场1-2-1-1区域紧逼时,4号位主要采用横向的移动来拦截对方纵向的传球,以此来获得快攻机会。

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会预想教练的战术意图,你就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可能适应教练的战术体系。如果你无法理解教练的防守意图,在场上不知所措,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而进攻型教练员,通常在意的方面有:快攻的质量,配合度、二次快攻的配合度、1-3-1阵地进攻落位、2-3阵地进攻落位、高低位进攻配合、对于投手的战术跑位等等。同理,你需要清楚的知道教练员常用的进攻策略是什么,并结合自己的位置,提前适应战术打法。

这些信息,你可以直接与主教练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也可以询问高年级的球员。总之,大家需要明白,主教练最终决定每个人的去留问题,如果你不能“投其所好”,被淘汰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第二点,掌握队友的进攻偏好

即使是NBA球员,也有进攻偏好的现象。比如,麦迪喜欢左手起球后的犹豫步投篮、艾弗森喜欢左手大幅度Crossover变右手上篮、邓肯惯用左侧砸板投篮、加内特半转身后仰跳投等等。

那么到了我们这个层面,进攻偏好会更加明显。比如,大部分非职业球员(右利手),左手运球掉球频率要明显高于右手运球;某个区域的投篮命中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V字形空切运用频繁,而一般不会用其他路线的空切。

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但我确信,如果你观察的足够仔细,一定会发现大量的证据、线索,会发现你的每一位队友,都存在明显的进攻特点与偏好。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掌握这些信息?

因为,你一旦掌握,就会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信息不对称。你就会比竞争对手更懂得怎样进行团队配合,怎样进行路线的跑位,怎样帮助队友得分、突破。比如你的队友准备单打从左路突破,如果你已经了解他的偏好,会清空左侧区域。而有些猪一样的队友可能恰恰这个时候跑

内线去要位。

其实所谓的默契,只不过是你比其他人更愿意花时间、花心思了解你的队友罢了。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第三点,成为一名脑力劳动者

我一直在说,篮球运动员比拼的是脑力,不是智商,而是你对篮球技战术、策略、教练的战术意图等等进行了多长时间的

有效思考。在任何一个层级,水平相当的两位球员,永远是动脑子的球员打主力,不愿意动脑筋的球员坐在替补席。

很多球员会认为只有场上的控球后卫需要真正动脑子,他们是场上的大脑,所以需要付出额外的智力劳动。可是你想啊,一个战术的实施依靠什么,当然是五个人的配合、走位、呼应。后卫一个人动脑子,有什么用!

而放在CUBA这个层级,打球聪明、灵巧更是少见。为什么?因为大家年轻气盛,有大把的力气使不完。脑子里总想着怎么提高自己的弹跳好扣个篮。又或者做个什么炫酷的动作吸引小女生等等。

但实际上,大部分教练员更喜欢打球朴实,爱动脑筋的球员。教练巴不得自己说的话大家一听就懂,一练就会。这样时间成本一下子比其他球队降低了很多。效率自然会提高。但在现实中,总有球员跟不上趟儿,总有球员需要教练反复念叨还搞不清一个战术的跑位。教练急的直跺脚。

弱肉强食之下,如何进校队打CUBA?

请记住,篮球这项运动,永远都是智慧与身体的双重比拼,你少了哪一样,就像少了一个车轮子似的。同样反过来,如果你愿意多花点时间进行脑力劳动,你就会在球队里更有竞争优势。

以上三点,是大家不容易想到但却非常重要的选人原则。大家结合自身实际,突飞猛进、勇往直前,祝大家早日打上CUBA,我在全国赛等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