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网上说苏-47可能复活,从技术角度来看有可能性吗?

近卫步兵师


可能性很小,苏47“金雕”这辈子只能当技术储备了,想要看它列装部队,估计是不可能的事了。


苏47“金雕”

前掠翼战机

再说了,苏47为什么要复活?是苏35不好用,还是苏57不够先进?前掠翼设计虽然好看,也具备较好的低空低速机动能力和超机动能力,但对机体控制的要求很高,没有很好的操纵系统和火控,分分钟有坠机的风险。俄罗斯现在的飞控系统足以克服这种风险了吗?不见得吧。
苏47三视图


此外,苏47综合性能也没有先进到哪里去。据资料显示,金雕空重14吨,最大起飞重量34吨,采用两台AL-37FU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42千牛,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实用升限1.8万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作战半径约1400公里。这数据只能说一般,连苏35都比不上,更何谈更先进的苏57?
苏57明显性能更胜一筹

部分网友期待苏57复活,应该还是觉得前掠翼好看,想看到它成为俄罗斯第6代战机吧。但决定一款战机能否服役的根本原因,还是成熟度、先进性、成本纬度的综合考量,绝不是好看与否的问题。另外,未来第6代战机也并非就得采用前掠翼,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先进的气动设计,或者随着电子、雷达、隐形和发动机技术的突破,气动外形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不是非得标新立异才凸显先进,采用常规气动设计的F-22,不还是很先进?


F-22:我长得中规中矩,但也很帅啊!


兵者诡道也


俄罗斯五代机苏-57入役后,并不为世人看好,懂行者视其气动即知道,隐身值当在0.1平米以上,远高于F-22和歼-20的0.001以下,甚至不比准五代F-35,其隐身值也在0.01以下。

当世人纷纷吐槽于苏-57,便有人提议复苏苏联早年四代机苏-47“金雕”,此机自从1997年首飞后,即以其前掠翼气动设计而惊世骇俗,从此好像从没有离开过人们视线,一直被传说要王者归来,那么真实的情形如何呢?

真实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技术上实现难,比如其前掠翼带来的机翼坚固问题;二是它要瞄准的目标是美国F-22,结果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于是苏-47只造了一个模型便下马了,不只是受苏联解体影响,在技术上遭遇重大技术瓶颈,变前掠虽然在亚音速和大攻角时有出色的飞行表现,短矩起降技术也有不错表现,但是通过复杂的变掠翼来实现的,决定了在技术前瞻性上没有未来,持续转弯性能不高,实感造下去造出来即有落后之忧。

然苏-47有先进的观念设计,不失其前沿性,比如矢量推力,数字式航电等,如今已成为五代机的标配。只能作为技术储备,或说是可做为未来战机的要素选择。

今天空战的理念也与苏-47迥然有别,其第一追求目标就是隐身,第二位的是信息融合优势,作为航空强国的俄罗斯自能懂得。

看其推出的多款战斗机模型,也能看出端倪,如T-60的气动就知道,比之苏-57更具前沿性设计,可见是把隐身设计看作第一目标追求的。就拿苏-57来说,俄罗斯并非没有更好的工程设计,只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务实地选择了一条相当便宜近便的路线,实事证明,俄罗斯大致是成功的。

未来六代机,当有更高的目标,不会再拿苏-47这类过气的设计来推进自己的下一代战斗机项目。那当是一定的,俄罗斯是铆足了劲的,不信我们且拭目以待好了。


魂舞大漠


苏47绰号金雕!响亮的名字!苏47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前掠翼加鸭翼加后平尾的三翼面布局!此种布局使得苏47的亚音速机动能力达到空前的水平!有人驾驶战机当之无愧的第一!可以做零半径转弯!零半径筋斗!...起降性能强悍!并且飞火推一体化控制系统!航电自动化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它不是完美的!最厉害的缺陷是前掠翼的固有缺陷!气动发散问题!通俗说就是高速飞行时机翼容易扭曲弯折!强度不够就会解体!虽然苏霍伊设计局用了高强度复合材料做的机翼以及机体!但是苏47不开加力只能达到1.2马赫!再高就会有气动发散的危险!苏47的弹仓内容量有限!机腹弹舱只能放两枚弹!再多了就要外挂破坏隐身!而且本身的隐身堪忧!只能达到0.5到3平米!综合这些!尤其是气动发散问题解决不了!只能放弃!前掠翼鼻祖是德国!美国人也实验了!在F16的基础上!也败在了气动发散上!所以说即便是今天也远没找到可以解决前掠翼气动发散问题的方法!亚音速还好说!一旦超音速一定程度必解体!所以说苏47绝对不会重启!再过个百年可能会解决吧!毕竟前掠翼布局的气动布局还是很诱人的![耶][耶][耶]



Ownerryu


以目前的科技而言,还没有材料能有效克服前掠翼飞机的翼尖震颤,这对飞机的安全威胁巨大,问题如果不解决,前掠翼飞机实用化只能是空中楼阁。



JackZ捷


不隐身,前掠翼夹角那就是个反射源


寂莫的农民


苏47没有隐身能力 不可能复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