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建文帝不削藩,他的叔叔朱棣,最终会造反吗?

菩萨我想对你说


燕王朱棣从来没有想过要造反,实在是被建文帝逼迫到没办法了才造反的。不要说建文不削藩,就算是建文帝削藩的手段温柔一些,不把燕王往死里逼,燕王朱棣都不会造反。

燕王朱棣本来就没想过要造反

现代的一些书籍把燕王写的野心勃勃,似乎一开始就是要夺取建文帝的皇位似的,比如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就是朱元璋赏赐僧人给诸王,结果姚广孝一眼就认出朱棣有天子相,并且对朱棣说要送王爷一定白帽子,王加白不就是皇字吗。但是这都是后人的小说家言,演义附会当不得真。

再加上朱棣夺取皇位后多处修改史书,明示暗示朱元璋是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自己性格和才能和朱元璋最像。所以朱棣一开始就对皇位有想法的观念就比较深入人心。

但事实是,朱棣一开始还真没有心思和胆量造反。

第一,朱棣看不到造反成功的任何可能性。可以说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王爷造反能够成功的,朱棣熟读史书,只要翻开书本看看,从七国之乱到八王之乱,足以给他的信心最严重的打击。而且从名分大义上来说,朱棣也差建文帝太多,建文帝是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光这一条正统的名分就足以把朱棣压的死死的。从实力上来说,朱棣只有一个小小的北平,而建文帝拥有整个国家,光是金陵周围的三大营就足足有四十万能征惯战的兵马。

第二,朱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消建文帝的杀心。建文帝要削藩,做为王爷的朱棣是能够理解的,自古以来的皇帝都是这么做的。朱棣只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王位就行。所以朱棣特意在建文元年以祭拜朱元璋的名义孤身前往金陵,和建文帝面谈。后来又把自己的三个儿子作为人质放在金陵,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可惜,这些建文帝都没有放在心上,一心削藩。

第三,朱棣为了活命不惜装疯卖傻。这个时候的朱棣,在建文帝的步步逼迫之下只怕心中已经有了反意,但是还是不敢表露的太明显。如果建文帝处理得当,叔侄二人还是不会走到刀兵相见那一步的。

建文帝的削藩过于急躁和冷酷,不给人活路

削藩这件事是对的,可是怎么削藩,确实很有技巧的事情。汉代有七国之乱,但是汉代的削藩历经文帝,景帝和武帝整整三代人才完成削藩,并且最后还是汉武帝下了一道非常柔和的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削藩的问题。

可是会看建文帝的削藩,在两个没有任何实务经验的迂腐文人齐泰和黄子澄的鼓动之下,没有任何准备就开始了奇葩的削藩之旅,而且还启用了非常错误的先易后难的策略。一个个把没有多少实力的小王爷拿下,给朱棣以足够的准备时间和心理建设。

当然,建文帝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削藩过于残酷无情,朱元璋的儿子们,其实都比较有出息,也没有什么劣迹,建文帝作为侄子,完全可以取消他们的兵权和治理地方的权力,给予他们荣华富贵,这样削藩就会容易的多,温情的多,遇到的反抗就会少。

但是心急的建文帝没有这么做,而是采用了非常残酷的手段。比如朱棣的弟弟周王,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直接被贬谪到云南这样的瘴疠之地;代王就因为殴打下人这样的小罪名,直接就被软禁起来,更惨的是珉王,直接被夺去爵位贬为庶人,这真比杀了他还难受。当然,下场最惨烈的是湘王,这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知识分子,建文帝随便找了一个罪名,想把他带到金陵拷问。湘王这么清高的人怎么能忍受被锁拿到牢狱里,被猥琐的刀笔吏审问呢,于是全家举火而死。

当这些藩王一个比一个惨烈的消息传到燕王朱棣耳里的时候,他的心中会怎么想?下一个一定会是自己,建文帝会用什么残酷的手段对付自己?只怕不反也得反了。所以,朱棣完全是被建文帝逼反的。不要说建文帝不削藩,就是建文帝削藩的手段温和一点,不要这么残酷,保留藩王的荣华富贵,燕王朱棣都不会反的。


清墨讲历史


建文帝把这事儿想的太简单,不是不可以削,是措施不到位,方式方法不对路。


guanshanyhhy


朱棣有造反的心,但没有造反的胆。

其一 1385年,朱元璋从民间选出十名僧人分给各地藩王,讲解经荐福,朱棣后来的谋士姚广孝就在其中。自从朱棣选了姚广孝后,姚广孝天天劝朱棣造反,一直从1385年朱元璋建在时讲到1399年朱棣造反,其中间隔14年从未有过间断,但朱棣在姚广孝的整日催促下,虽动过造反的心,但一直没行动。

其二 造反是一种高风险但高回报的事情,一旦成功万里山河收入囊中,一旦失败家破人亡,这个道理朱棣不可能不懂。朱棣本来就看不起朱允炆,认为一个小孩而已,为什么就能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位置,史书中也记载朱棣轻视朱允炆的做法,比如拍打朱允炆,用鄙视的眼神看朱允炆。但无奈,朱棣家中有几个儿子,几个老婆,还有一大批跟随他兄弟,一旦造反失败,自己家破人亡不说,跟随自己的那些兄弟也会家破人亡,而且自己手里的兵力仅仅有十几万而已,而朝廷的兵力是自己的好几倍,基本上是没有胜算。

其三 朱棣在造反之前看过不少史籍,发现从未有过一位藩王能够造反成功。这也使得朱棣在造反前想起这一件事时,心里打起退堂鼓。要不是当初姚广孝在场劝阻,朱棣都有可能还不造反,毕竟十几万的兵力对抗四五十万的兵力,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其四 最重要的一点是,朱棣如果真有造反的胆,干嘛不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拉拢各藩王造反,而是偏要等到朱允炆逼到门口才造反。由此可见朱棣完全是被逼到造反的。

总之,朱棣会造反,全由朱允炆一手造成,一年之内五位藩王,四位藩王沦为庶民,一位被逼自焚而死,沦为庶民可不是放任你在南京,而是发配到荒凉的地区当庶民,一下子从藩王沦落为庶民这种落差正常人都接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