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雖說"七品芝麻官"微不足道,但即墨縣衙的規模 絕對讓你想象不到

即墨,因墨水穿城而得名。相對於年輕活力的青島,即墨就像是飽經滄桑的老人。

 雖說

歷史上的即墨古城有兩座,分別位於今天的平度和即墨境內。平度的即墨古城,在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這是最早的即墨城邑,一般稱為"故城",是春秋時期齊國的重要城邑,田單火牛陣就發生在這裡。

漢代以後,即墨邑撤消,分別設立不其(今城陽區北部)、皋虞(今溫泉鎮東皋虞村)、壯武(今藍村鎮古城村)三縣。

至隋代,在此基礎上重建即墨縣,治所設在今天的即墨古城。現在位於新建即墨古城中的即墨縣衙,就是隋代的縣衙原址,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

此時的即墨縣,所轄面積甚大,包括今天的青島市區、城陽區、嶗山區、即墨區,以及平度和萊西的部分村鎮。如果沒有十九世紀末德國人的殖民規劃,現在的青島市核心似乎應該在即墨,稱作即墨市膠澳區更妥當。

 雖說

縣制和知縣的由來

歷史上,縣制的由來,出於秦代。據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秦國尚武,征伐了新的疆土,設置為"縣",這是關於縣的最早記載。當時實行郡縣制,郡的長官稱為"守",縣的長官稱為"令",作為地方的主管官員,比如咸陽令、長安令等等。

宋代《雲麓漫鈔》卷十記載,"唐制,縣令闕,佐官攝令曰知縣事"。唐代,在縣令出缺或者暫時沒有縣令的情況下,由縣裡的其它官員暫行縣主的職責,稱為"佐官",因為是代理縣令,即稱為"知縣"。至今仍可見到的日本"某某縣知事",也是從這裡來的。

實際上,在有宋一代,朝廷也經常派遣官員空降,代行作為縣長官,管理一縣行政事務,稱為"知縣事",簡稱知縣。這與直接任命官員擔任縣官不同,它把地方管轄權由朝廷官員代理,是暫時代替的性質。

宋代知縣雖然是文官,除了處理地方政務,還可以兼管軍事,在當地駐有戍兵的情況下,知縣可以兼任兵馬都監或監押。所以有時候知縣還需要一個文武兼備的人才。

元代,縣的主官稱謂改為"縣尹"。進入明代,"知縣"稱謂由暫攝,正式成為一縣官長,官階為正七品。實際上,縣令並非官吏職級的最低,在他之下還有八品、九品,知縣按照管理的轄區大小之別,大約也就相當於今天的處科級,不過按即墨縣轄,實在不輸於一箇中等城市的大小。

清代入關之後,繼承了明代的官吏制度,縣官在民間有了"七品芝麻官"的俗稱,其實好多後來做出偉大業績的官員,都是由芝麻官逐漸歷練出來的,實在不可小覷這小小知縣。

 雖說

縣衙三堂各有不同作用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官邸衙署自然也有限制。即墨一縣,雖然管轄地域廣大,但縣衙規模並沒有多大,老縣衙建築總面積兩千五百平米,包括了大堂、二堂、三堂,以及牢獄、縣庠、糧倉等功能區。如今有幸得以保留的,只有一堂、二堂、三堂等中軸建築,配套設施雖然均已不存。殘存中也可一窺往昔風貌。

民諺有云,"衙門口兒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即墨縣衙門前,是一條平整的石條鋪成的官道,沿著石板路,很容易就能找到縣衙的位置,因為在過去,這裡就是一座城市的政治、經濟和中心。商鋪、學官、神廟,乃至社會賢達,都集中在這個區域。

縣衙大門呈"八字形",墨灰的色調,彰顯著法律的嚴苛和官吏的威武。門口還有提醒,叫做"誣告加三等、越訴笞五十"。告訴要打官司的人,不能越級,不能誣告,否則要受懲罰。

老縣衙僅存的建築結構,一二三堂,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也是嚴格按照封建時代建築標準和等級制度設立的。

 雖說

正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

進入縣衙大門,首先看到的建築就是大堂,高懸匾額"即墨縣正堂",也就是老百姓所稱的"公堂",縣太爺審理案件、鄉民打官司的地方。門口立柱上,還有一對楹聯,上聯是"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下聯是"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甚合官府氣氛。

大堂是一間近似正方形的大廳,構造簡單,沒有花哨裝飾,只在左右兩側各有一間長形房間,被稱為"耳房"。耳房與大堂相連,形似大堂的"兩隻耳朵"得名。實際上在耳房內,確實有聽審、待審的功能,只不過在即墨縣衙的耳房還發現了地庫,不知作何用途。

除了東西耳房,大堂內以兩根內部立柱為基準,用紅色欄杆將堂內劃分為三個部分,加上東西耳房,合稱"五間房"。這種格局,就是縣衙大堂的標準設計,另外有極少數的縣衙由於級別和所轄的關係,可以設置"七間房"。

除了房型設計,建造面積也有嚴格的限制,因為面積也是封建官員品階的象徵,什麼樣的官階享受多大面積、多高屋脊,是絕對不能逾越的紅線。超過限制在當時是大罪,嚴重者甚至要處以極刑。

大堂內迎面可見,無過於一座人高的屏風,紅彤彤的太陽光芒四射,上懸掛三個匾額,中間是"忠愛"二字,提醒官員們,作為地方父母官,要"忠於皇帝、勤政愛民",左右分別為"清正廉潔"和"執法如山",則是要求做好官吏應盡的本份。

 雖說

縣太爺升堂也有規矩

進入大堂,中間是縣太爺的位置,座位上方匾額為"明鏡高懸",是許多影視劇都會看到的。這裡是縣太爺辦理公務、發號施令和辦案審判的地方,也是縣裡重大活動的規定場所,迎送上諭、接待上級以及舉行各種慶典、祭祀,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每逢升堂,兩旁衙役列隊,刑名師爺就位,縣太爺由屏風東側繞進大堂入座。公案上籤筒、筆架、驚堂一應俱全,最重要的象徵權力的知縣大印,也在這裡放置。左右還放置各種型號的笞杖。準備完畢,縣太爺開始傳喚原被告上堂,一般程序是"硃筆點名,刑書唱名,皂役喚名"。

太爺的公案前方地面,左右各嵌一塊長石板,專供打官司的雙方使用。原被告上堂需要下跪陳述事情,原告在東、被告在西,都要跪在石板上。長石板因此得名"跪石"。可以想見,當時的百姓大多單衣薄褲,跪在這樣的硬石板上何等難受。

當然,按照封建社會的禮法規矩,"士農工商"國之四維,士人排在最前面,對待功名在身的秀才、舉人等,可以享受特殊"禮制"待遇,上堂作揖不跪。但是也並非沒有法治,當明確士人有罪時,可以將其功名革除,失去功名的士人與平民百姓一樣,只能在跪石面前接受審問了。

 雖說

二堂是辦公、會客的地方

與冰冷、威嚴的大堂相比,二堂的氣氛緩和了許多。雖然也有嚴肅的氛圍,但是有了些親切感和人性化。二堂院內的綠植明顯增多,更有些數百年樹齡的古木,都是歷代即墨縣令的鄰伴,如今樹木仍然尚在,見證著過往的歷史。

二堂坐北朝南方位,在堂前東西兩側,設有配房,東配房稱為"會文館",西配房稱為"會武館",這與古代"東廡出相、西廡出將"的傳統是一致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辦理公事的文武衙差所在的地方,也用來外來辦公的相應文武官員。

二堂正廳的設置,與大堂的規制同樣,也是"五間房",一間大廳搭配東西耳室。此處的耳室與大堂耳室有所區別,無論裝飾、功用都精緻許多。

東邊耳房稱為東廂,也叫茶室,主要用於縣太爺辦公間隙在此喝茶小憩,也是與幕僚、衙署們臨時商議對策和解決辦法的地方。西邊耳房稱為西廂,也稱招房,這裡是處理往來文書、草擬文件的地方,及時雨宋公明在落草之前,辦公室就在招房。

一般來說,二堂作為衙署的後堂,是縣太爺處理日常公務的地方,明代稱二堂為"退思堂",《左傳·宣公十二年》載,"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意思是在朝廷為官,要忠心耿耿報效國家,辭官隱退時,要反思己過,彌補以往過失。"退思堂",也就是常思己過的意思了。

清代統治者因為是關外來客,特別注重收攏民心,採取恩威並濟的方式,治理地方刑罰與調處相結合。規定,由於婚姻、土地和經濟債務引發的糾紛,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民事案件,都移至二堂來審理,由縣太爺曉以利害、宣講倫常道德,對雙方規勸調解。二堂的氛圍雖然緊張,卻沒有大堂的嚴苛威嚴,也適合做這樣的調處工作。

 雖說

三堂是縣太爺的內室

二堂後邊有個側門,直通縣衙的三堂,只有縣令本人才能從此通過,這裡也是縣衙前廳和後宅的分界線。跨過這道門,就是縣太爺的私人領地。縣太爺和他的家眷們,就居住在這裡。

與大堂的威嚴、二堂的規整相比較,三堂就是溫馨當頭了。三堂的設置非常簡單,就是一排外觀井然的房舍。按照規矩,東側臥房是縣太爺和夫人的,西側的臥房是家裡人住的,中間的房舍,相當於客廳,一般是工作閒暇的休息和活動場所。

據統計,從齊威王時即墨三大夫開始,至到清宣統年間封建社會結束,有文字記載的,共兩百多位縣令在即墨做官,這些官員除了即墨本鄉本土,更多來自天南海北,生活習慣和品位不同。很多到任時,隨行帶著家眷,還有許多住家傭人僕役等等,對於住房的需求很大,所以很多時候,三堂的幾間房舍,居住條件還是很緊張的。

據史料,有一些不宜公開的案件,也會拿到三堂來單獨詢問,但畢竟是內宅,這樣的情況非常少數。

 雖說

縣衙雖小,比想象的更全面

《儒林外史》寫道,"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裡,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這裡提到的老爺衙門,就是縣衙。由此可知,在過去,一縣之大,地廣人多,單憑縣太爺一個人的力量,再加上師爺、幕僚,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才有了"三班六房"的配屬。

縣衙中,有四個編制,是必須由朝廷選任的,有些都是應屆的優秀畢業生(殿試的過關者)直接補缺。這四個位置是國家正經的官員,分別是知縣、縣丞、主簿和典史,遇到小縣,只有知縣、主簿和典史。他們構成了一個縣的主要領導班子。

至於師爺、幕僚等等,都是縣太爺自己找來的,當然工資也得他自己出,朝廷是不管的。四大班子之下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六房,他們分別對應上級直至朝廷的各部,具體處理縣衙的基本事務。

衙役則屬於三班,可不是早、中、晚三班倒,而是皂班、壯班和快班三個不同的崗位,分別處理站班、治安、徵繳等任務,其他辦事人員有禁卒、門子、仵作等,紅樓夢裡給賈雨村出主意,獻上《護官符》的就是葫蘆廟裡的和尚,後來做了門子,這些人統稱為衙役。

所有的"三班六房",是縣衙里人數最多的群體,但他們並不在朝廷正規的官員編制,所以,拿不到國家的俸祿和工食補助銀,只能依靠縣裡日常的一點微薄補貼,所以好多人靠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以補其收入之低微。

 雖說

(原創作品,版權屬於今日頭條"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圖文資料均來自互聯網公共資源)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