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杨振宁是安徽省合肥市人,也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大师,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在中国,杨振宁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平民百姓到知识分子,这位学者能获得如今这样广泛的知名度,不仅仅是因为他在1957年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更因为他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国华裔学者。

2003年12月,杨振宁先生开始打点起行装,拍落了60年美国之旅的一身尘埃,回到了那个装满他童年美好,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清华园,并定居在此处。他把自己居住的小院定名为“归根居”。回到了清华园的杨振宁先生心绪澎湃,挥笔写下了《归根》一诗。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杨振宁先生于2008年完成了他的作品集—《曙光集》。现在他还是要每天去清华研究中心上半天班,对于一位87岁的老人而言,这就是他难得的充沛精力,和充满“青春”活力的生活态度。

而当杨先生回忆起自己的家庭的时候,缓缓的说到:“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亲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

1992年的夏天,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举办了70岁寿辰生日会,在庆祝会上杨先生声音哽咽的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我与母亲的关系是单纯的,没有复杂的成分,因为我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也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母亲的良好熏陶,让杨振宁先生有了如今的思想,心灵和人格的成长。1993年10月,在杨先生发表的一篇《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中最后一节这样写到: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勤奋和忍耐,注重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征曾经也将继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一年间教会4岁孩子认识3000个字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四古巷钟一个七进院中。当时父亲杨武之刚好在省城怀宁教书,加之家族中的辈分排字,父亲便给他取名叫做“振宁”。杨先生的母亲罗孟华生于1896年,也就是光绪年间,父母早年是双方父母做主从而结为伉俪的。母亲是典型的旧社会妇女,缠足,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文化程度相当于今日的初中程度,但是她也是一个极为细腻贤惠的女人,与父亲感情甚笃!

在杨振宁十个月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通过考试成为了安徽省官费留学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离开了他们母子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在父亲身在海外的日子里,母亲与杨振宁两人相依为命,将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个家庭之中。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动乱时期,合肥市是兵家必争之地,炮弹经常会落在杨家附近,每次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护住小小的杨先生,跑到乡下或者躲到医院去。

在父亲杨武之留学期间,母亲承担起了照顾并教育杨家长子的重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母亲都会给小杨振宁讲很多故事,因为她觉得这是给孩子灌输知识的最佳时间。她会把自己熟知的古今典故,一一讲给儿子听,“岳母刺字”、“孟母迁居”,小杨振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发问,母亲便耐心的一一为儿子解答。

培养生活习惯或许在其他人眼中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杨振宁的母亲眼中,却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大事,所以在杨振宁的生活习惯培养上,母亲一直都是非常严厉的。杨振宁是天生的“左撇子”,但是母亲觉得至少在用箸和执笔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右手,废了一番功夫,母亲将小杨振宁吃饭与写字的手改成了右手。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她坚持让儿子懂得做人必须“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除此之外,在杨振宁4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母亲规定小杨振宁每天必须要学会10个字,她找来一些白纸剪成小方块,在上面写上字做成识字的卡片,就利用这些字卡,小振宁和母亲学起了识字认字。罗孟华很认真的教着儿子识字,小杨振宁也非常的聪明,一般十几个汉字只要和母亲一起念一两遍,就可以记住了。罗孟华甚至自己很早辍学的痛苦,加之丈夫为追求知识离开妻儿远赴大洋彼岸,这些都让她感受到严格的教育儿子有多么重要!

有一次,小杨振宁习字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字迹歪歪扭扭,还写错了几个字,这让母亲十分生气,罚他重新写,一直写到母亲满意了为止。一年之间,母亲竟然教会了杨振宁3000多个汉字,这样的教育经历也让杨振宁先生受益终生。

半个世纪后,当杨先生在此回想起这段往事,不禁连连感慨:“那是妈妈为我的人生打下扎实基础的起步阶段,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现在,我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字的两倍。”

《龙文鞭影》是最早的启蒙

杨振宁的母亲之前的教育都来自于私塾,读写能力也都是通过自学来培养的,渐渐的她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很多时候儿子会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会下雨?”...诸如这一类的问题曾让她不知从何答起,于是在小杨振宁5岁那年,家中便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孩子们学习,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小振宁正式开启了读书生活。老先生教授的是《龙文鞭影》,“龙文”是良马,“鞭影”即奋蹄疾驰,不须驱策。这是一本中国古代传统的启蒙读物,四言韵文文体,读来朗朗上口,其中也涵盖了很多自然知识以及历史典故。小振宁凭借母亲教授他的3000个汉字,很快就把《龙文鞭影》背诵得滚瓜烂熟。在其中,杨先生不仅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古朴与最初的风采,还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的奥义。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合肥的冬天虽然不似北方一样有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白雪,但是也是需要一些棉衣棉袍来御寒。杨振宁小时候的棉衣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亲手制作的棉衣总是有特别的温暖。母亲经常会带小振宁去合肥市最热闹的地方,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母子俩还在一家西式照相馆中合拍了照片,这一切都让小振宁感受到来自不同风景的新鲜感。

做为母亲,她把一颗智慧的种子种在了儿子心中,如今那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杨振宁曾这样说过:“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一种力量,我从我母亲身上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后天辉煌源于母亲坚强意志的传承

1928年,6岁的杨振宁母子终于等到了父亲杨武之归国的这一天,父亲不仅学有所成,而且还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那年夏天,父亲受聘成为了厦门大学数学系老师,年少的杨振宁就跟随父母一起来到了厦门生活,也开始了他自己的正规学生生涯。1929年,父亲又被清华大学数学系聘用,举家前往北平。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清华园的围墙如同一个保护网,守护着杨振宁的童年与无尽的智慧。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杨振宁在16岁的那一年考入昆明市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西南联合大学中住房情况比较紧张,杨振宁和父母就在昆明小东角城租下了一套老式房屋。虽然房间有些陈旧,环境也相对艰苦一些,但是母亲还是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布置得很是温馨。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杨振宁对于母亲总是满怀着无比的崇敬:“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女人,意志非常坚强。我常常想,父亲和我,还有弟弟妹妹们,在能够坚持,能够有极坚韧的意志力方面,都远远不及母亲。比如说在抗战8年的时间里,那个时候经济非常困难,父亲的薪水是远远不够,那个时候我们兄弟姊妹5个人,能够撑下来,与母亲的操劳与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

英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卡莱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能在质朴的日常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导和帮助,谁就是老师。”杨振宁此生幸运的不仅仅是有一位与他母子情深的母亲,更是因为母亲对他的影响如同细雨,从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不断的为他做出表率。相比如今杨振宁为科学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格,母亲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年教会孩子3000个字,杨振宁:我和母亲有一种生命的默契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所工作。两年后通过考试获得了公费美国留学的资格,1945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读博士后,并于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相关研究工作,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看似均为杨振宁的优异成绩,实则,是母亲带给他的坚持与探索的精神,创造出的智慧财富!

1982年,60岁的杨振宁先生出版了一本论文选集《杨振宁论文集》,在这本论文集的扉页上,杨振宁写下了四个大字 —“献给母亲”。这是一份感恩,母亲的伟大形象也成为了这位科学家心中屹立不倒的丰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