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社会扫描·村庄」莱阳小红安——安里村

「社会扫描·村庄」莱阳小红安——安里村

这里虽然三山环抱,却没有造出迷人的风光,纵然有玉带河从身边流过,却也没带来几分诗情画意。当初如果先人非要弄个“青山玉带”或“东山晓月”之类的美名,也是能给这小山村平添几分姿色的,因为这里的山也不是没有风骨这里的水也不是没有灵气,只是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活得那么朴实,从来就没有想过这种粉饰家乡的事。于是这山就是平淡的山,水就是平淡的水,乡民也就只是平淡地在这里生活着、繁衍着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这里建起了一座庙,叫初村院。

村里人没有人知道庙是什么时候建的,更不知是什么人建的再后来又建了一座庵,叫槐绿庵,再后来,村子就因为有了这座尼姑庵被叫做庵里。庵里这个村名延续了几百年后,被改称为现在的安里。这个安里村就在莱阳东南的群山里。初村院和槐绿庵早已荡然无存,村里年纪大的人或许能指出当年的遗迹。

上世纪30年代之前,莱阳的大地上有很多的庙宇,包孝先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从乱离到安顿 个莱阳人的流亡之路》中这样写到:“我屡次听人说,台湾省是庙宇最多的省份,每次听到这种说法,我总是微笑点头不加论断,因为据我所知,台湾的庙宇的确可以用很多来形容,但如果用最多来形容那就不一定了。在故乡莱阳,村村有庙,庙的建构不但坚实而且精美壮观,任何人驾临莱阳,遍赏那壮丽

而众多的庙宇后,定会感到眼界大开而叹为观止。”

包先生讲的“村村有庙宇”有点夸张,但在一个小村子同时建两座的情况却很少。上世纪30年代初,槐绿庵改成了学校,安里村也随之成了周边的文化中心。今天那所传承久远的学校虽然已无书声,但无论是谁,只要透过干道边古色古香的花墙看到墙内的建筑群时,还是会有所震撼。这里蕴藏着厚重的历史—这“历史”流淌在不息的玉带河中,镌写在三面青山之上小山村扑面而来的文化韵味使山野里的乡民拥有了一份心灵的宁静与肃然。

脚下这块土地,还曾留下过许世友、廖海光、聂风智等将军的足迹。莱阳抗战最后的炮声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社会扫描·村庄」莱阳小红安——安里村

先是1945年2月11日,这天正好是农历的除夕,许世友将军就是在这个除夕之夜,指挥军队对日伪赵保原部进行全面清剿的。之后不久,胶东军区党委在北海军区、南海军区的基础上成立了中海军区、中海专署、中海司令部,当时全面指挥胶东抗日的许世友将军和廖海光将军有一个时期就驻在安里村决策胶东抗战。还有来自红安的聂凤智将军也在这里住过,安里村那时堪称是胶东抗战的心脏。

由于山村的特殊位置,这里也一度是胶东军区野战医院三分所的所在地。1945年胶东抗战最后时期,从前线下来的伤员就是在这个小山村养伤治疗。而当初的三分所,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9医院(现驻潍坊)。

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让安里村“红光满面”。

很多人都知道,在鄂东北大别山南麓有一片神奇的土地上,那儿曾留下了“黄麻起义”的足迹,更留下了红军的足迹,那里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223名将军,更有14万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这便是著名的红安,备受世人敬仰的将军县。而安里村堪称“莱阳小红安”,这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村,仅在1947年莱阳地区的大参军运动中就有170多人参军,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村里为国捐躯的有实名记载的计37人,这在莱阳所有自然村中是人数最多的。从抗战期间到现在,从村子走出去从事军政要职的人员近60人。

安里村曾是莱阳抗战的最前线,也曾是胶东抗战的心胪和后方。如果没有战争,小山村或许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在青山一隅传播文化、繁衍子孙。是侵略者的枪炮声惊醒他们的酣梦,于是一群热血子孙突破群山封锁,走向了更为深广的历史空间。

安里也因这些热血子孙而闻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