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楊德龍:低估值藍籌板塊有望發力

楊德龍:低估值藍籌板塊有望發力

由《大眾證券報》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公信力調查評選頒獎高峰論壇近期在成都舉行。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四季度行情已經展開,雖然一波三折,但是市場的賺錢機會明顯高於三季度。四季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開啟,以及大幅減稅降費、提前釋放明年的地方專項債券額度等積極財政政策不斷落地,可能會刺激經濟在四季度企穩回升。

四季度投資機會較好

《大眾證券報》:受到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初級階段協議影響,A股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您如何看待四季度資本市場的表現?近期市場上漲邏輯與一季度上漲有什麼區別?

楊德龍:現在四季度行情已經展開,雖然一波三折,但是市場的賺錢機會明顯高於三季度。雖然海外市場出現了一定波動,但是A股市場走勢相對具有韌性,市場的信息也得到了有效提振。市場對於經濟企穩的預期逐步形成,加上美聯儲連續降息帶來全球流動性寬鬆,以及國內資本市場大力推動改革,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有所提振。

A股四季度將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近期市場上漲主要來源於中美經貿談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提振了市場信心,與一季度大漲相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一樣,一季度上漲還緣於大盤超跌反彈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所以四季度上漲力度沒有一季度那麼大。

《大眾證券報》:2012年以來,第四季度滯漲、低估值行業出現補漲行情概率較高,比如2012年底的銀行板塊行情、2014年底的非銀板塊行情、2017年底至2018年1月的房地產板塊行情。您覺得今年四季度上述這些板塊有無可能出現逆襲的走勢?理由是什麼?

楊德龍:一些低估值藍籌板塊,四季度有可能發力,比如像金融、地產在前三季度沒有太大的表現,金融、地產作為分紅收益率最高的兩個板塊,可能具備機構投資者增資的機會。從歷史上來看,四季度往往是銀行板塊有表現機會的一個季度,大家更加關注年報業績,而銀行的年報業績一般較好,所以四季度銀行股可能會帶領指數回升。當然從彈性來看,銀行股彈性比較差,它只適合於一些大資金的配置,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說,可能不會太關注銀行股的表現。

金融改革釋放政策紅利

《大眾證券報》:2019年三季度,金融改革正式進入實質性突破階段,第七次金融委會議釋放強改革信號,近日證監會取消了外資在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持股比例限制。您怎麼看待金融開放以及金融改革政策的密集落地?這將如何影響A股市場?

楊德龍:這是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表現,體現了深化改革的決心。這有利於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形成“鯰魚效應”,一方面會加大行業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國內金融機構自身的競爭力以及將來進一步國際化的程度。之前證監會推出的12條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措施逐步落地,將釋放出改革的紅利,對A股市場走強是重要的利好支撐。

經過三年調整,A股市場估值處於歷史大底的位置,和全球資本市場相比,A股估值優勢非常明顯,現在上證指數的平均估值只有13倍,僅僅相當於美國道瓊斯指數的一半。A股現在在歷史大底的位置,而美股則是在10年牛市的頂部,因此外資就是從美國獲利了結,進入到A股市場,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特別是歐美經濟出現衰退跡象的情況之下,中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政策面也在不斷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包括大幅減稅降費的措施等,這些可能都會成為外資加速流入A股市場的重要推動力,而隨著A股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提高,可能會有更多的外資進入到中國資本市場。

科技細分行業龍頭值得關注

《大眾證券報》:貿易摩擦仍舊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並存,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應當如何把握受貿易戰影響相對較大的電子、計算機、通信等高彈性科技板塊的機會?

楊德龍:從投資方向來看,消費、券商和科技龍頭股是我今年以來建議大家關注的方向,現在可以繼續關注。特別是四季度是消費旺季,消費類的股票可能還會繼續有超額收益。而科技引領未來。一些科技龍頭股在三季度表現突出,現在雖然有一定的回調,但是四季度仍然可以繼續關注,比如5G、人工智能、軟件、芯片等,這些高彈性科技板塊仍然是未來可以繼續關注的投資機會,當然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其中的細分行業龍頭股。

《大眾證券報》:根據歷史經驗,企業盈利回落週期一般是7-8個季度,本輪盈利回落週期已經達到9個季度,10月份是三季報披露期,您預判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如何?未來企業盈利拐點預計會在何時看到?哪些行業的盈利可能出現超預期表現?

楊德龍:目前已進入三季報披露時間段,業績對股價影響較大,投資者應關注業績超預期增長且估值合理的公司,儘量迴避業績大降或虧損的個股。從行業分佈情況看,畜牧業、計算機通信、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物醫藥業、化工業、食品飲料業等行業所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業績增幅均居前。畜牧業方面,主要是受益於豬價的大漲,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增。而計算機通信、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方面,受益於5G商用加速落地,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表現亮眼,這些行業的高景氣具備一定持續性。其中,醫藥、食品飲料、計算機、通信電子預計持續時間更長,主要受益於經濟增長和消費升級。

財政政策推動經濟企穩回升

《大眾證券報》:今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陸續開啟了降息週期,目前我國LPR形成機制改革後,一年期利率已下降至4.2%,且央行從9月中旬已落實降準,您預計四季度貨幣政策會不會開啟降息?此外,還有哪些財政政策值得期待?

楊德龍:四季度,影響A股的還有政策方面變化。三季度我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回落跡象,四季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開啟,以及大幅減稅降費、提前釋放明年的地方專項債券額度等積極財政政策不斷落地,可能會刺激經濟在四季度企穩回升。

9月份CPI同比上漲3%,達到年內高點,也達到年初設定的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是豬肉價格上漲。這種通脹屬於結構性通脹,並不是全面通脹。事實上我國核心CPI仍然是下行通道。現在非洲豬瘟疫情進入到相對平穩期,增加豬肉供給的各項措施也在逐步實施。今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將逐步探底企穩,明年豬肉市場的供應將逐步恢復,豬肉價格明年將會趨於穩定。

CPI公佈之後,大家擔心貨幣政策會不會因此發生轉變?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這一輪CPI上漲主要是豬價上漲帶來的結構性通脹。扣除食品、能源之後,核心通脹的水平並不高,所以央行貨幣政策仍然會按之前的節奏,以穩增長作為主要的政策目標,來保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計四季度央行會繼續通過定向降準、全面降準及MLF等方式釋放資金,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果美聯儲年底前進行今年第三次降息,央行可能會跟隨降息一次。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到中速高質量增長階段,經濟轉型產生了初步成果,消費已經替代了投資和出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經濟增長的速度必然會有所回落。但增長質量卻在提高,所以傳統行業的優質股票以及新興行業的一些公司,都可能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傳統行業中的消費白馬股、金融龍頭股和科技龍頭股,都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記者 劉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