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水滸傳》第一個出場的神祕英雄王進,武功如何?打得贏魯智深嗎?

藍風


王進是《水滸傳》頭一個神秘人物,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從在史家村教了史進十八般武藝之後,便前往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而去。史進大鬧史家村之後,因為不願意落草少華山,便夜走華陰縣,去尋找師父王進。

然而,史進卻走錯了路,來到了渭州小種經略相公的治所。火燒瓦罐寺,與魯智深分別,史進便沒有繼續尋找王進,而是返回少華山接著做草寇了。自此之後,書中便再沒有王進的信息。

那麼,王進去哪兒了呢?這位神秘人物的武功到底如何,他打得贏同在關西的魯智深嗎?

王進的武藝不亞於林沖

書中交代,高俅做了殿帥府太尉,主管八十萬禁軍。上任頭一天,高俅便按照花名冊點卯。高俅因為頭天到職,不認識屬下,便按慣例讓讓部下一一遞交手本,接受參拜,算是大家認識了。高俅按照手本,逐一點名。點過之後,卻發現於內只欠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施耐庵寫得很清楚,王進的職務是八十萬禁軍教頭。

高俅見王進不到崗,也不管他已經在半個月前休了病假,便派人去王進家中捉人。按說,軍正司已經將王進請假條呈給了高俅,王進點卯不應事出有因,應另當別論。然而,王進的父親王升曾經將圓社的高二一頓痛打,將息了三四個月才起得床。聽到王進這個名字,高俅立即想到了王升,便蓄意徇私報復。

王進被帶到殿帥府後,高俅問道:“你那廝便是都軍教頭王升的兒子?”王進應道,小人便是。

從高俅的嘴裡可知,王升級別比王進高,是八十萬禁軍都軍教頭。也就是說,王升是教頭的總管。

那麼,林沖又是哪一級的教頭呢?書中也寫得很詳細,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這樣,《水滸傳》中的禁軍教頭至少可分為三個等級:都軍教頭、教頭、槍棒教頭。這好比現在的運動隊,有總教練、主教練、專項教練等等。梁山泊另一出身禁軍的教頭徐寧,級別跟林沖一樣,是金槍班教練,專門負責教練鉤鐮槍的,屬於單科教練。

教頭級別的高低,雖然並不一定完全取決於武藝,但武藝一定是一個最主要的參考指標。以此觀之,王進的武功至少不會低於林沖。

王進是“帝王之師”

難道王進教過宋哲宗或者宋徽宗武藝?沒有,王進在書中只有一個有名有姓的徒弟,就是九紋龍史進。

高俅要報復王進,王教頭回家跟母親商量,悄悄的離開京城,前往延安老種經略相公府,去投奔父親的舊識好友。途經史家村時,為報答史太公收留和給母親治病之恩,以半年時間,教會了史進十八般武藝。

那麼,史進又是什麼來頭呢?施耐庵把這個好漢的綽號叫做“九紋龍”,因他身上繡著九天青龍,故而得名。但是,史進刺龍紋身的原因卻很蹊蹺。史太公說,因為史進只愛槍棒武藝,氣死了母親,沒辦法,便請人在他身上刺了九條龍。這個理由很牽強,愛刺槍棒竟然可以氣死人,愛刺槍棒便要在身上文九條龍。梁山好漢除了宋清而外,人人都愛刺槍弄棒,不務正業,但紋身的卻沒有幾個人。原來,史進的綽號大有隱喻。

金聖嘆說,“史之為言史也,固也。……史進之為言進於史,固也。”以此觀點深究一下,“九紋龍”就是隱喻北宋九代皇帝。所以,金聖嘆如此解讀王進:“必如王進,然後可教而進之於王道。”

金聖嘆所評,大有道理,然而,卻是不得要領。

王升、王進實際上隱喻宋徽宗的成長經歷。宋徽宗從最初被封為寧國公,哲宗即位後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封端王。也就是說,宋徽宗由郡王“升”為親王,是為“王升”。哲宗無子,端王以第三順位繼承人的身份做了皇帝,由“王”到“皇帝”就不是“升”而是“進”了。

金聖嘆繼續說:“然則彼一百八人也者,固王道之所必誅也。”誰“誅”了一百零八人?宋徽宗是也。當然,金聖嘆不承認梁山好漢投降招安這件事,便認為一百零八人都被斬殺了(盧俊義惡夢所示)。《宋史》中講得明白,宋江是被朝廷招降了,這樣,一百零八人也因為王進而“進之於王道”。

施耐庵在王進、史進身上賦予瞭如此多的信息密碼,證明王進非常的不平凡,“神龍見首不見尾”名副其實。既然如此,王進的武功也應當高超得有點神奇,帝王之師,理當如此。

王進打得贏魯智深嗎?

這個不太好比較,但是,應當有理由認定,王進不亞於林沖。魯智深的武藝與林沖相差不大,這兩人先後跟呼延灼有過一戰,都是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所以,即便不參考其他因素,王進跟魯智深打,至少應當是平手。

魯智深曾經與王進的徒弟史進有過一次武功比較,這是在火燒瓦罐寺這回書中所講的事情。

火燒瓦罐寺之前,史進與魯智深在赤松林有過一次交手,兩個鬥了四五回合,史進認出了魯智深,便跳出圈子不鬥了。這場比試不能作為魯智深、史進武功高低的衡量依據,當時,魯智深處於飢餓狀態,兩人打鬥回合也不多,根本就沒有分出輸贏來。不過,魯智深吃飽後,與史進殺回瓦罐寺,各自與邱小乙、崔道成之戰,似乎可以看出些端倪來。

魯智深的對手是崔道成,兩人鬥到深處,魯智深得便處喝一聲:“著!”只一禪杖,把生鐵佛打下橋去。花和尚先得手,邱小乙便無心戀戰,賣個破綻就要走。史進喝道:“那裡去?”趕上望後心一朴刀,撲地一聲響,道人倒在一邊。

崔道成與邱小乙的武功到底誰高,也很難判斷。但畢竟是魯智深先勝,客觀上幫助史進殺了邱小乙。這樣看來,魯智深的武功要強於王進的徒弟。

但是,史進只跟王進學了半年武功,但卻學會了十八般武藝,以此足可見王進對於武功的深刻領會和高超的教學能力。遺憾的是,史進學習時間太短,又沒花多少時間練功就投入到江湖紛爭之中。即便如此,史進的武功也是非常不錯的,能進入梁山八驃騎行列,憑的是實力。魯智深只能是強於史進,最多不超過一個檔次,而史進距王進的武功差距則要更大,絕對不止一個檔次。

而且,王進是教頭,在禁軍中要高於林沖,是從教頭這個位置上升上去的。所以,王進的武功應當稍強於林沖,甚至,可以在史文恭之上。施耐庵寫《水滸傳》,不會把一個為金國人賣命的人寫作武功第一,必定還有高人在他之上,這個人,有可能就是王進。否則,施耐庵就不會選擇王進作為第一個會武功的正面人物出場,更不會在他身上賦予如此多的信息。

以此論之,王進的武功當高於魯智深,有戰勝花和尚的實力。

王進必定還會有故事

這麼一個重要人物,施耐庵絕對不會就此不管了,在七十回後,必定還會有故事。為何?

施耐庵在前七十回埋伏了很多伏筆,梁山好漢最終是要去“替天行道”的。《水滸傳》以史料為依據,是貫穿全書的大線索,不可能寫到聚義就沒了下文,不然,那麼多伏筆又怎麼收束呢?

王進、史進、魯達的故事中,集中寫到了兩個重要歷史人物:种師道、种師中兄弟,也就是老種、小種經略相公。這兩個人後來都在徵遼和抗金戰鬥中有英勇表現,种師中與金兵戰於榆次殺熊嶺,兵敗殉國。假若《水滸傳》不被腰斬,施耐庵也不會把種氏兄弟寫丟了,這不符合文本邏輯和故事架構。

腰斬《水滸傳》的元兇不是金聖嘆,而是萬曆年間所刊的容與堂本。腰斬施耐庵原著,以《徵四寇》續書,完全顛倒了歷史,篡改了施耐庵的創作意圖,可謂摧毀了原著的架構和主題思想。宋徽宗明明就是施耐庵抨擊的對象,因為他而使得高俅禍害忠良,才引出了王進、史進,以及梁山聚義。而且,與金國人夾攻遼國,是北宋靖康之亂的直接導因,續書竟然完全反轉,以徵遼大獲全勝而頌揚宋徽宗這個亡國禍民的皇帝,其用意比《蕩寇志》還要險惡。

為什麼萬曆年間要腰斬《水滸傳》?最明白的原因,就是施耐庵以洪太尉、朱武暗諷明太祖朱洪武,《水滸傳》因此被禁了一百多年。續書為躲過查禁,為皇帝塗脂抹粉,因而反轉了《水滸傳》。

既然如此,王進這個人物勢必將與種氏兄弟一道,到邊關殺敵。王進與母親商量去投老種經略相公時就曾講過:“那裡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當時,延安府正處在與西夏對敵的前線邊境,《水滸傳》提到很多好漢都要去邊境搏殺功名,與王進一樣,都是要“保境安民”的。

《三朝北盟會編》就曾記載了“招安巨寇”楊志隨种師中伐遼抗金的事蹟。所以,施耐庵便在楊志賣刀前伏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楊志最終還是實現了這個志向,充當种師中敢死隊先鋒官,立下抗金戰功。這就是種氏兄弟在《水滸傳》中的價值。

按照這些線索,很多梁山好漢都將戰鬥在種氏兄弟的隊伍中,完成施耐庵預設的“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人生目標。

假如是這樣,王進就一定會出場,而且是武功絕高的戰將。假如原版《水滸傳》得以全部流傳,王進武功到底有多強,也就無需更多的猜測與討論了。


綠野萍蹤01


《水滸傳》裡教頭和武術教師很多,一般來說,武藝都不差。比如祝家莊的欒廷玉,曾頭市的史文恭,梁山的徐寧,都算得上一流高手,還有大名鼎鼎的林教頭,更有萬夫不當之勇。

根據王進和林沖都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這一點來判斷,兩人武藝不會相差太多,甚至王進要高於林沖,因為林沖只教槍棒,王進或許更全面一些。

王進有一個徒弟九紋龍史進,史進以前的師父是打虎將李忠,李忠是個什麼水平呢,梁山好漢排名86位,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武藝可想而知。

也就是說史進在遇到王進之前,武藝比李忠還差,經過王進半年時間的調教,一躍成為梁山馬軍八驃騎第7名,好漢排名23位。據此可以判斷,王進的武藝至少是五虎將的水準。

至於說王進能否打贏魯智深,這種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戰場瞬息萬變,有很多客觀因素存在。比方魯智深被張清的石子打破頭,還差點被孫二孃宰了,你能因此就說魯智深不行嗎。

所以說王進跟魯智深打起來,勝負很難預料,做這種猜測也沒有意義,儼然關公戰秦瓊,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小睿史話


王進是一個好老師,而他的武藝,也是大概率要超過魯智深的。

王進跟魯智深之間的聯繫,主要就是一個史進。史進二十歲左右年紀,從小喜歡習武,不過前面練得都是花拳繡腿,只當是鍛鍊身體了,後面跟著王進的大半年才算是真正入了門,武功突飛猛進。

雖然說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但是王進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將史進從一個不入流選手調教為一流高手,自身實力也是十分嚇人的。關於教史進武功這一段,書上有說到,半年時間內,十八般武藝盡數傳授,說明王進是個全能教頭,不管什麼兵器他都能玩得得心應手。而且王進離開史家莊以後,一心想著去邊塞作戰,說明王進以前很可能也在戰場上戰鬥過,後來回到京城做教頭。經過戰場洗禮的人,作戰能力肯定非同一般。

在他離開史進的時候,史進雖說突飛猛進,但是半年時間要趕超師父,恐怕是天方夜譚,所以按照正常情況來推算,史進那時候跟王進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不過這時候的史進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可以完虐朱武三人組。

史進跟魯智深也進行過一次沒頭沒腦的打鬥,當時兩人都沒把對方認出來,鬥了二十餘回合,不分生敗,起碼就說明了史進可以硬抗魯智深二十回合而不敗。如果從這來看,史進就算不如魯智深,但是相差也不會太多。

魯智深屬於力量型選手,他的武藝跟狀態有很大關係。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魯智深可以倒拔垂楊柳,一身神力。但是沒吃飽的時候,他連一對鄉野道士和尚組合都打不過,所以魯智深的水平發揮不是很穩定。

而跟魯智深不一樣,王進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的發揮是很穩定的,對於力量的依賴也不是那麼大,他跟魯智深較量的話,有兩個方面可以取勝。

首先從技藝上來說,王進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因地制宜,發揮出自己最大優勢來。魯智深雖然也是軍官出身,但是他性格憊懶,平日裡只喜歡吃肉喝酒,靠的主要是身體優勢,在技能比拼上,他就不佔優勢。

另一方面就是王進的教頭身份,他很容易發現他人的破綻。在一開始跟史進放對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把史進放倒了,靠的就是豐富的經驗取勝。面對魯智深的時候,雖然魯智深要比史進厲害一些,但是王進未必就不能發現魯智深的破綻,到時候打贏他就更加容易了。

王進最後沒有上梁山,其實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上了梁山不一定就會有好下場,就好像同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上了梁山以後一直鬱郁不得志,好不容易捱到最後,卻很快病死了。


檀古今66


王進是小說《水滸傳》裡第一個出現了好漢,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路過史家莊時,教導“九紋龍史進”學習武藝,是史進的師傅,武藝當然是不差的。


史進後來到渭州尋找師傅王進,遇到了魯智深。史進與魯智深只有一次短暫拳腳比試,互相欣賞而成為莫逆之交。由此看來,史進的武藝與魯智深基本在伯仲之間,魯智深即使絕高出一點,那也在力氣上佔有上風。

王進是史進的師傅,史進都能與魯智深比試和平手,按說王進應該可以戰勝魯智深的。可惜,這只是臆想,兩人卻沒比試過。要真打起來,魯智深的脾氣,王進並不一定能勝出。


路遙lgy


我認為王進的武功深不可測,應在林沖、魯智深之上,高於史文恭,梁山上僅次於盧俊義,此人看透世事,頗具謀略,乃世外高人也,如打分(王進85分,魯智深75分)。



【謀略對比】

魯智深性格直爽,好打抱不平,對功名利祿不計較。拳打鎮關西,讓他丟了官職,他非但不在乎,反而落的快活逍遙。王進受了高俅的擠兌,心中非常不快,但沒有跟他發生衝突,而是遠走高飛,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開啟了一段新事業。從這一點對比來看,王進的為人處事,各方面更加穩妥,魯智深更在意自己一時的快活。



【職位、武功對比】

王進的職位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就是御林軍的總頭,應該說地位還是很高的。只不過其父王升得罪了太尉高俅,高俅發跡後,對他爺倆進行報復折磨,沒有辦法,後頭投奔出走延安府。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比王進低一個級別,所以橫向對比,王進的武功應該在林沖之上。而林沖和魯智深在菜園的比武,兩人不分上下,功夫應該在仲伯之間,魯智深是提轄,宋朝提轄比知州級別要低,是六品至七品,不會小於從七品,相當於當今的正處級正團級。綜合對比,王進的武功、職位應該在魯智深之上。



【師徒對比】

王進出場在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他也是"九紋龍"史進的師傅。

當時王進看到史進正在練習棍棒,而且目空一切,覺得自己牛逼不行。他曾經拜過八個武術老師,包括打虎將李忠,自我感覺相當良好,覺得自己是塊料,但是在王進看來,他根本就是鬧著玩。後在王進的悉心教導下,經過大半年的刻苦學習,史進的十八般武藝都有了提高,而且成效顯著,尤其是棍棒功夫,更是快速提高。



水滸原著中說:前後得半年之上,史進打這十八般武藝,從新學得十分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

那麼史進的功夫到底怎樣呢?首先我們看他和魯智深交手,結果兩人打了二十回合,成了平手。而他一人對戰少華山三雄,楊春,陳達,朱武,三人聯手都不是他的對手,可見功夫可以。史進在梁山上排名第二十三 ,而魯智深排名第十三 ,由此看來史進與魯智深差距不是特別大, 王進用了半年時間速成了史進 ,可見王進武功應該魯智深之上。




大志讀書


豆子來回答。王進的經歷,是施耐庵未結的伏筆。我認為如果施耐庵續寫後三十回,肯定會有王進的後續故事。

王進的經歷

王進的父親王升,是東京八十萬禁軍都教頭,曾將還是小混混的高俅打傷。後高俅發跡,做了殿帥府太尉,其時王升已死,高俅拿王進出氣。王進審時度勢,帶老孃連夜離開京都,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


路上,王進老母病發,投靠在史太公莊園,因此結識了史進。王進傳史進半年武藝,繼續趕往延安府。後史進犯事,想去延安府投奔王進,沒想到走錯了路,來到小種經略相公駐紮的渭州,結識了當地提轄魯智深,由此牽扯出了後面許多故事。

魯智深在書中說:

魯達道:俺也聞他(王進)名字,那個阿哥不在這裡。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

所以,當時王進已經投靠了老種經略相公,這是他在《水滸傳》中的最後消息。可見,王進是作為重要的過渡人物出場的,但是在篇幅有限的描述中,我們還是可以一睹王進的風采,無論武藝、謀略、為人均是上上人物。

王進的武藝

在《水滸傳》一書中,沒有王進的交手記錄,只是輕而易舉打翻了學了些“花棒”的史進。但是王進武藝如何,我們還是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尋出端倪:

1.王進的官職

王進的武藝有兩個重要的參考人物,分別是林沖和史進。王進與林沖同為禁軍教頭,但頭銜並不一樣。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王進卻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可見林沖只負責教授槍棒,王進應該更全面一些。

此外,王進的父親王升,是八十萬禁軍都教頭。都教頭是教頭中的最高職務,可見王升的武藝必然超群。

林沖的父親,職務是提轄。書中第七回寫道:

智深道:“灑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提轄這個職務在《水滸傳》中出現頻率很高,魯智深、楊志、索超、孫立都是提轄。但魯智深是經略府提轄,楊志、索超做過管軍使提轄,孫立是兵馬提轄,非常混亂。事實上《水滸傳》中的提轄與正史裡的提轄,完全是兩個概念。《宋史·之官職》中寫道:

崇寧中,復置提舉兵馬、提轄兵甲,皆守臣兼之。

這裡的提轄兵甲,寫明是由守臣(當地最高行政長官)兼任,顯然與魯智深、楊志、索超、孫立的情況均不相同。所以,施耐庵並沒弄懂提轄的含義,需要給人安個官稱時,就拿提轄湊數。

從這個意義上說,王升的武藝應當比林提轄更值得信賴。換言之,王進的家學也比林沖更好。

2.王進的徒弟

王進在史太公處逗留半年,傳授史進武藝,書中寫道:

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 教。 那十八般武藝? 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 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前後得半年之上,史進打這十八般武藝,從新學得十分精熟。多得王進盡心指 教,點撥得件件都有奧妙。

可見,王進自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且善於傳授,僅僅半年就將史進調教的“十分精熟”。

而後來史進上了梁山,名列天罡23位,八彪騎中排名第七,前面是花榮、徐寧、楊志、索超、張清、朱仝,再加上五虎、盧俊義、魯智深、武松,史進在梁山武藝排在20名之內是沒什麼問題的。

半年調教出一位在好手雲集的梁山排名前20的徒弟,王進自己的武功造詣可見一斑。

3.王進的名聲

書中提到高俅要責打王進時,殿上諸將多與王進交好,苦苦勸住了高俅。後史進遇到魯智深時,魯智深說:

你要尋王教頭,莫不是在東京惡了高太尉的王進?……俺也聞他名字。

可見王進與殿帥府諸多將領交好,同時在江湖上也頗有名氣。如無一身武藝,絕沒可能博得如此名頭。

4.王進的謀略

王進的遭遇與林沖很像,都是得罪了高俅。但是王進審時度勢,當機立斷,連夜逃離東京,而且目標明確,要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反觀林沖,得罪高俅在前,卻不多加謹慎,落入高俅陷阱,此後步步退讓,最後山神廟走投無路,才投奔梁山。兩人相比,高下立判。

另外,在《蕩寇志》一書中,王進出場,成為了朝廷的領兵將領,先罵後打,整治的林沖口吐鮮血,可見王進強於林沖得到了民間很多人的認可。

根據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王進武藝謀略,均高於林沖。

王進打得贏魯智深嗎?

林沖和魯智深分屬馬步軍統領,兩人也沒有過交手,但是均為梁山的頂尖戰力,兩人也是惺惺相惜,武藝應是伯仲之間。在影視版《水滸傳》中,安排了林沖與魯智深的一場較量,二人也是不分勝負。所以單論武藝,王進應該高於林沖、魯智深二人。

而且魯智深戰績並不穩定,曾因腹中飢餓輸給了崔道成和邱小乙兩個打醬油的,與王進的徒弟史進戰成平手,還差點著了孫二孃的道。反觀王進的性格,多謀謹慎,處事平穩。從這點看,王進也是遠勝魯智深的。


文眼豆子


高俅當了太尉,面見公吏衙將,都軍,禁軍,馬軍,步軍等等在職官員,唯八+萬禁軍教頭王進推脫患病在身,沒有拜見高太慰,後只有去拜見,竟是有仇之人官壓自已,王進趁高俅還沒有給自已穿小鞋,領上花甲之上的老母逃之夭夭,說要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處,施耐安將王進寫到這兒就沒在寫下去,至於王進認識不認識魯達,書中沒見說事,估計王進和魯達多半認識,因為一個是教頭,一個是提轄,官官相護,官官也會相識,這兩個人怎麼能打起來,假設這兩個打起來的話,一個精通+八般武藝,一個力大無窮,使六+二斤重禪杖天衣無縫,這兩個人輸贏很難預測,真的,拳假功夫真,力大強+分,又云,一巧撥千斤,在說,打鬥有時也憑運氣,所以不能斷定王進打敗魯達,也不敢斷定魯達能打敗王進。


泥人161


《水滸》中的王進,書中沒多講,可以作比較。

王進,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八十八禁軍槍棒教頭。

同為教頭,感覺王進比林沖的職位高些。就現代體育方面。教練,一般指主教練。還有些專職教練,如,體能教練,文化教練,等等的專業方面的教練。

論武功,王進水平也算高手,但沒有所比較。只能從史進身上發現點什麼。史進拜王進為師學藝,不能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師徒。史進的武功也不是完全王進教的。只能算是切磋中的尊稱。

所以,王進比林沖職位高些,武功應該同為教練,差不多。

因此,如果和魯智深較量,沒有別的根據,只能說平手合理!


順其自然159220662


首先分析一下,王進和林沖是同事,而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而王進卻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這說明王進的武功應該比林沖略高,而林沖和魯智深在菜園子切磋,難分伯仲。而且林沖還不是在馬上,如果騎馬,魯智深不一定打的過。所以說,王進應該要比魯智深厲害。


二十三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