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西寧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老城區卻衰勢已定?你怎麼看?

很多來過西寧的人從西門走到莫家街,吃碗羊肉面片,再走到大十字夜市喝甜醅奶茶,近看人間燈火闌珊遠望天空繁星閃閃。

而這一路上,你會看到在西寧立足百年的水井巷(正在整改)、曾經承載了西寧商業輝煌的王府井百貨、與新華書店並肩而立的西寧書城、老遠就飄出烤串味道的莫家街、還有大十字附近年輕人最愛的酒吧一條街。

號稱全西寧最繁忙的大十字,見證了西寧城市的變遷。

西寧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老城區卻衰勢已定?你怎麼看?

1950年西寧市作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駐地以來,大十字逐漸成為西寧市中心。半個世紀過去了,西寧最繁華的市中心依然在大十字,儘管近年海湖有取而代之之勢。

變化除了街道兩旁的風景,越來越多的全國連鎖,便是大十字越來越寬的車行道,人行道越來越窄。但如今每天早上路過,還是一樣擁堵不堪。

看來,擠壓人行道的空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連人走路得空間都沒有了,又怎麼會有車行走的空間呢。

然而大十字的擁堵、狹窄、侷促、並不是只有這條城市主幹道才獨有,而是整個老城區都是如此。

綠化稀少、房屋密集、路網混亂交錯……

畢竟,過去半個世紀,西寧市中心都在大十字。

西寧政治、商業、醫療、教育全部集中在著片小小的區域上,西寧237萬人,大部分都集中在老城區內。

擁擠、真的太擁擠了……

西寧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老城區卻衰勢已定?你怎麼看?

西寧政府為了改變老城區擁擠的現狀,以“西擴、南活、北控、東延、中疏”為發展戰略進行佈局。著力進行城市外拓,疏緩老城區的壓力,其中以海湖新區為翹楚,近年的南川北川也大有想海湖看齊的打算。

主要是西寧還有大把的土地,城市的發展還沒有走到要啃老城區存量土地的地步。

況且西寧老城區的拆遷也是不好拆的。

當老業主拿出解放前的地契,堪比文物一樣的東西,你說老城區要怎麼拆?怎麼拆的動?

城市新老中心的輪替是必然的,西寧老城區的衰弱也是必然的。而且,背後還有土地財政的推動。

西寧新區建設如火如荼,老城區卻衰勢已定?你怎麼看?

其實,早在2007年,政府正式建設海湖新區的時候,就有意將市中心轉移到海湖新區。2016年海湖萬達廣場正式開業將這一設想變成可能。

將近十年的時間,海湖新區成了西寧建造新區的典範。

現在的西寧城市結構規劃的非常清晰,四個新區發展和定位也不盡相同。所以現在西寧有極其強烈的城市擴張紅利,正處於新老中心更替的過程。

很多老西寧人所鍾愛老城區的原因多是因為地段和學區,隨著城市新老中心的更替,這些因素也會慢慢被取代。

關於地段,海湖新區和南川片區道路規劃合理,多條道路通向,更不容易堵車。而且,新區大肆興建溼地公園、遊園等,使得新區的環境遠遠好於老城區。再加上新區的商業發展的更加現代化。所以,年輕人應該是不願意窩在老城區的,會更願意買房買在嶄新的新城區。

關於學區,教育資源也並非是不可轉移的。

只要片區夠優秀,一樣可以成就名校。

當然,最關鍵的不止是引入一個名校,而是多個名校及分校的集聚效應,從而使得片區內所有小區帶的都是優質學位。

如此一來,西寧老城區的衰弱,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