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清朝最為鼎盛的時期便是在“康乾”時期。在這一階段,清朝平定了西部準噶爾等一系列的內亂,經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口更是在乾隆六年就破了1.4億人。隨著國家的欣欣向榮,乾隆皇帝也對自己的統治事業相當滿意,晚年就給自己評了個“十全老人”的稱號。但也是在乾隆晚期,皇帝對於官員的掌控不嚴,導致了朝廷從上至下,貪腐橫行。

而權臣和珅也正是由於乾隆皇帝的寵信與放任,逐漸目中無人,逾越法紀,成為為禍國家的一大貪官。但是在“太上皇”乾隆帝剛剛駕崩之後,嘉慶皇帝只用了15天的時間,就輕而易舉將和珅除掉。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和珅畫像

那麼嘉慶帝是怎樣一步一步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呢?

韜光養晦,欲擒故縱

在乾隆帝還在世的時候,嘉慶皇帝知道,因為有乾隆的寵信,自己還未必是和珅的對手,所以他就選擇了欲擒故縱的對策。1796年,乾隆皇帝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子顒琰,這就是嘉慶皇帝,顒琰尊乾隆帝為太上皇。雖然嘉慶皇帝登基為帝,但實際上權力並未轉移,太上皇乾隆依舊控制著朝政大權,所有的軍國大事還是交由乾隆帝處理。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嘉慶帝

此時的嘉慶皇帝深知他面對的是老謀深算、並且深受乾隆寵愛的和珅,可以說他的一舉一動都被和珅與太上皇看得一清二楚。早先嘉慶皇帝曾去軍機處查看奏摺,結果被和珅同黨福長安彙報給了和珅,和珅又將此事傳給了太上皇,結果太上皇勃然大怒,怒斥嘉慶帝:“你若下詔,須奏朕知曉,不得擅專!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乾隆帝

經此之後,對於和珅的所作所為,嘉慶帝記在了心裡,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此時,朝中有些大臣看不慣和珅的張揚跋扈,在嘉慶帝面前職責和珅,但是嘉慶帝卻反而批評了這些大臣,並且說“我還準備讓和珅幫我治理國家呢!”,並且有些需要上報給太上皇的軍國大事,,有意無意地讓和珅代為傳奏,以此來表示對和珅的信任,就這樣逐漸將疑心較重的和珅麻痺。

分化黨羽,解除職權

這就是在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帝開始對和珅下手了。在1799年2月7日這天,太上皇在養心殿逝世。隨即,嘉慶帝命和珅與睿親王共同處理太上皇的喪事;另一面,傳令他的老師安徽巡撫朱圭火速進京,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嘉慶皇帝要處理和珅了。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福長安

第二天,嘉慶皇帝在悲痛的國喪之中,發出一道上諭,主要的內容就是批評在四川前線鎮壓白蓮教的將帥“惟思玩兵養寇,藉以冒功升賞”,並以此理由將和珅與福長安的軍機大臣職務解除。還命令和珅與福長安兩人,在大內為乾隆皇帝守靈,不得離開一步,並且將大內封閉,切斷與外界的聯繫,間接將和珅軟禁了起來。此舉便是將和珅的九門提督、步軍統領、領班軍機大臣等職務剝奪。

人事調整,主抓大權

第三天,吏科給事中王念孫帶頭上奏,彈劾和珅的各種不法行為。王念孫實則是冒著滿門抄斬的巨大危險彈劾的和珅,因為他還不是特別清楚嘉慶皇帝到底是怎麼個想法,在乾隆皇帝屍骨未寒之際就彈劾和珅,不知道嘉慶帝怕不怕背上不孝的名聲?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王念孫父子

所以王念孫便在《敬陳剿賊事宜折》奏摺中,添了幾句關鍵性的話:

“臣聞帝堯之世,亦有共歡;及至虞舜在位,鹹就誅極。”

這就把和珅比作堯舜時代的奸臣共工和歡兜,同樣把乾隆與嘉慶比堯與舜,這樣懲處和珅就體現了民心,也同樣暗合了想要除掉和珅的嘉慶帝心理,這樣就打消了嘉慶帝的顧慮。在乾隆駕崩四天後,正式下召將和珅革職、監禁。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和珅

之後嘉慶帝便將命令宗室親信睿親王淳穎、儀親王永璇、定親王綿恩、慶郡王永璘等人,掌握軍國大權,這樣嘉慶帝就將朝中的大權收到自己的手中。還讓軍機處不再抄錄副本,所有的奏摺直接到皇帝手中,這樣嘉慶帝就避免了有外在的“力量”,干擾自己的行政。

製造輿論,定下罪責

拿下和珅後,嘉慶帝穩坐龍椅,立即著手對和珅府邸的查抄和審訊,初步為和珅定下了二十條罪狀,包含欺君罔上、僭越制度、貪婪聚斂等,並且命令在京的朝廷大員,對和珅一案進行表態,討論對和珅的處理。

直隸總督胡季堂率先表態,他在奏摺中稱和珅目無君上、禍國殃民,對和珅的處置,他憤恨說道:“請依大逆律凌遲處死!”。嘉慶皇帝便以胡季堂的奏摺為藍本,命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員討論這個意見,有不同的意見要提出上奏。

嘉慶皇帝怎樣將勢力龐大的和珅除掉的?

自此,和珅就成了嘉慶帝案板上的肉,這位顯赫於一朝的大員,只能聽任宰割。最終的結果對於和珅而言還是比較仁慈的,在嘉慶老師朱圭、劉墉等老臣的建議下,和珅只被賜了一條白綾,便結束了自己貪婪的一生。但對於和珅而言,這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嘉慶帝看在和碩固倫公主的面上,對於和珅的家人朋友並沒有株連,其子豐紳殷德也是善終。或許這也是乾隆皇帝為和珅家人留下的一道“護身符”。

參考:《清史稿》《敬陳剿賊事宜折》《正說清朝十二帝》《清史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