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治疗?

盐山亮哥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上高中的表妹以前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每当上课老师说点同学回答问题时,她就精神紧绷,内心极度紧张,肚子也开始胀痛,同学都是举手回答问题,而她举手则是因为肚子疼要去卫生间;每次考试的时候,经常会提前出考场,别的同学提前是因为答完题信心满满,而她却是因为紧张肚子疼要跑厕所。

因为身体的不适,导致表妹的学习受到了影响,上课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成绩跟不上。于是去了医院,经过诊断是肠易激综合征。医生说近些年来门诊接待的80%都是这种情况,一般的病因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个体都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和胃肠感染等因素,导致胃肠动力改变、脑—肠轴相互作用的紊乱、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等,伴有精神障碍(如恐慌、焦虑、创伤后应激紊乱等)、睡眠障碍和心理应对障碍的患者,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但对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十分清楚。

主要针对症状显著的患者,由于IBS患者症状复杂多变且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间复杂的关系,药物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只能一定程度起作用。得舒特为代表胃肠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在各类平滑肌解痉剂中最欢迎,在数十个国家使用;替加色罗(随罗马Ⅲ标准一同推出)曾风光无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现有的低剂量三环类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抗抑郁药有一定的调节内脏敏感性,其长期治疗仍被强调,尤其有较顽固症状者。

2.心理疗法

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等。

3.益生菌疗法

近几年对益生菌治疗很重视,具有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作用于各级神经调节的内脏敏感性)为研制的重点,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活菌一号益生菌中的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在肠黏膜表面形成双歧杆菌保护膜,屏蔽有害菌、毒素、未消化食物对肠黏膜的刺激,及时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迅速增值体内益生菌,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均衡,达到肠道健康。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

1、少吃多餐。一餐吃太多会容易导致胃气胀和腹泻。

2、吃饭速度要放慢,狼吞虎咽会吞入更多空气,导致肠气和胃气胀。

3、咀嚼要充分,让唾液中的酶拥有更多时间消化食物并刺激胃液分泌。

4、饮食要规律,规律的饮食能够帮助我们消化系统建立良好的秩序。

5、大量补充水。水与肠内纤维结合,能够增加大便体积,使其更易排出;腹泻时又可起到补充体液的作用。

6、不要吃高脂肪食物,粗茶淡饭对均衡饮食有很大帮助,含脂肪和糖较低比口味重的食物可能更加益肠道健康。


爱养生爱生活zz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属中医学“泄泻”“腹痛”范畴,从病征可分为以下类型:

1) 肝胃不和

由情绪不佳,肝气不舒,横逆反胃导致。常见的症状表现有脘腹满闷胀痛,经常嗳气、泛酸、呕吐,精神抑郁,胸闷喜叹气,食欲不振等,需要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治疗方法。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2) 肝胃郁热

因肝气不舒致胃气不和,气机郁结日久化热导致。常见的症状表现有胃脘灼痛明显,心中烦躁,容易发怒,胃中嘈杂,容易饥饿,泛酸,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舌苔黄或舌红少苔等,需要采用清肝泻火,和胃止痛的治疗方法。可用左金丸治疗。

3) 肝郁脾虚

肝木气机不舒更克脾土,日久脾气愈虚,肝气愈结。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性情抑郁,胁肋胀痛,头痛目眩,神疲食少,倦怠懒言,大便不成形,舌淡边有齿痕等,需要采取疏肝解郁,健脾合营的治疗方法。可用香砂理中汤治疗。


海上名医


首先肠易激综合征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肠道综合征,所以一些辅助检查根本查不出异常,肠易激综合征最主要的就是以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而且还很难治疗,会反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胃肠道动力异常,而且对于肠道反应性增高,对于进食刺激、肠腔扩张、炎症刺激等反应性比较强,容易导致肠道平滑肌收缩,肠道充盈扩张,容易导致出现腹胀症状,还有就是长期的精神压力刺激容易导致一些肠道激素分泌失调,肠道感染及肠道菌群的失调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有时明显有时隐匿,所以病程一般很长,但是随着一些饮食刺激及精神刺激各种症状容易加重,而且会出现腹痛、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的改变,出现每天3~5次的排便,大便多呈浠水样及模糊状,有时也会出现粘液状,有时会出现便秘、腹胀、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首先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刺激肠道的食物,保持心情愉悦,注意锻炼。而药物治疗主要就是对症治疗,对于腹痛症状明显的可给于解禁止痛药物(阿托品、654–2),对于腹泻症状重的给于止泻药物治疗(洛哌丁胺、地芬诺酯、蒙脱石散),便秘及腹胀者给于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吗丁啉、西沙比利、马来酸曲美布丁),还可以服用一些乳酸菌素片及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

因此对于这些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诱发因素,其次就是对症治疗,而且对于一些肠道疾病导致的还需要具体治疗。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但通过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肠病。生活中,有部分人吃过饭便出现腹痛,排便后马上缓解,一天大便3~5次甚至更多,可带有粘液,但无脓血,去医院检查并没有什么问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患上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主要是积极寻找并去除促发因素,强调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1.饮食调整:饮食上避免容易诱发症状的食物,比如辛辣油腻食品。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多摄入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改善便秘。

2.药物治疗: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且腹泻症状较重者可酌情服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等。但不宜长期使用,平时可服用肠道双向调节剂曲美布汀和益生菌。对于便秘型患者可酌情使用作用温和的泻药,如乳果糖或山梨醇。对于腹痛症状很重,药物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抗抑郁药。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可反复发作,一般难以根治,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不会影响全身情况。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肠道功能失调引起的以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为主要表现,而胃肠功能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引起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胃肠道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等。



根据临床症状,肠易激综合症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腹泻型:每天大便3-5次,小腹痛后排出黄色水样便或糊状大便,排便后腹痛缓解。这类患者常用腹痛、腹部不适感,多见于左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表现为胀痛、痉挛痛、钝痛。

便秘型: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1-2次,大便呈块状或硬状,排便困难,常需要使用泻药。

腹泻便秘交替型:腹泻期间,也常出现正常大便或便秘,有时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由于肠易激综合症与许多肠道疾病有很多类似的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因此在做出肠易激综合症之前必须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肠易激综合症至今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没办法彻底根治,只能针对症状对症治疗。

腹痛是肠易激综合症最常见的变现,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为选择性肠平滑肌钙通道拮抗剂,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等或者离子通道调节剂马来酸曲美布汀,这些药物安全性都比较高。此外暗示疗法、局部热敷、理疗、按摩等对缓解腹痛效果也很好。

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治疗方法:止泻药物,如复方苯乙哌啶,现在临床常用蒙脱石散,能吸附毒素,促进黏膜修复,效果较好。解痉止疼,如654-2或美贝维林可是肠道蠕动减慢,缓解疼痛。调节肠道微生态,配合微生态调节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和维持肠内微生物生态稳定,常用的益生菌制剂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整肠生等。

以便秘为主的肠道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调整饮食,进食有软化和扩大粪便容积的食物,如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适量多喝水,定时排便。可口服通便的药物:首选乳果糖,可增加便次,使粪便软化,如不能缓解可服用西沙比利,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下表总结了肠道易激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下:


药学小虫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存伴发。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接着读下去,让小康在这篇文章里面告诉你答案吧!

肠易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1、便秘

粪便量少,排便困难,每周1-2次,偶有十余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泻药。有时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大便呈铅笔样细条状。

2、腹泻

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饭后暴发多次排便,其余时间可无腹泻,偶有1日腹泻二十余次者。在腹泻病程中,常可出现一个时期的排便正常或便秘,出现腹泻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互交替的现象。

3、腹痛

腹痛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疼痛部位多见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质主诉不一:绞痛、胀痛、剧痛、刺痛。

4、其他表现

常伴随消化系统其他症状,如食后上腹部胀满、厌食、噫气、恶心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热、头痛等;以及一些精神症状,如失眠、焦虑、忧郁等。

1、减少酒精和咖啡因

酒精和咖啡因会刺激你的消化系统。它们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或便秘。尽量减少或消除你的饮食中的咖啡因和酒精,看看你的症状是否改善。

2、压力管理

学习管理压力是一个必要的 肠易激综合症 家庭补救办法的理由。减轻压力不仅会缓解症状, 而且可能会消除肠道和胃肠道问题的所有潜在原因。

方法: 运动, 正如我们提到的, 是控制压力的有效手段。 放松技术也有额外的好处. 祈祷和冥想可以帮助减少压力水平。 在某些情况下, 更剧烈的环境或生活方式的变化 (工作变化, 日程变化, 居住面积等) 可能是有序的。

3、适量的水

你的肠道需要适量的水才能正常运转。远离含有大量咖啡因和酒精具有最具破坏性的效果的饮料, 适量的水有助于保持肠道的润滑, 也有助于排出废物。

肠易激综合症身体虚弱的不适让你的整个人生观变得沉重,并让你处于观望状态。通过使用上面列出的肠易激综合症的3种家庭疗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获得解脱并恢复。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中医养生


昨天发了一篇“溃疡性结肠炎”的帖子,大家关注较多,其中几位朋友提到了“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问题,今天我来说一下我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特点是肠壁没有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就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病变,比如肠镜下发现溃疡,糜烂,息肉等),但是肠道对生理性刺激会产生过度反应或者反常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秘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有时候粪便中带有黏液。目前,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我的专业是中医,临床应用中治疗本病也多以中药、中成药为主,治疗效果不错。因此,我主要从中医方面来分析一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肠郁”范畴,顾名思义,主要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肝脾不和导致肠道气机不利,传导失司。其病机主要在于肝脾气机不调,运化失常。

那么,得了肠易激综合征,需要药物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临床上,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症状,结合患者舌苔脉象辩证用药。

  1. 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或者抑郁、生气时腹痛、腹泻加重,大便稀,而且拉完之后感觉不爽利,仍有坠胀感,平常烦躁易怒,经常生气。那多从疏肝健脾方面着手,可服中药痛泻要方加减,或者木香顺气丸口服,效果也不错。
  2. 如果大便干燥,多天不便,腹胀,经常口渴,那多用麻仁丸缓解。
  3. 如果患者平常体倦乏力,胃口不好没有食欲,大便时干时稀,腹痛的时候觉得按揉一下才舒服,那多从补脾益气方面来治,可以口服参苓白术丸治疗。
  4. 如果患者觉得肚子发凉,腹痛的时候需要暖水袋热敷才舒服,那多属脾肾阳虚,可以口服附子理中丸治疗。

本病的治疗三分药物,七分调护,日常的调护和预防非常重要。有很多患者用药后反应效果不好,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药物没有按时吃,平时饮食,心情等也不注意,我想说的是药物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药物只是能控制你的症状,帮助你调理身体,关键还是你怎么爱惜自己的身体,平时注意不注意。

  1. 肠易激综合征多在思想负担较重,情绪紧张,焦虑,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时发作,因此,有意识的保持乐观,避免这些负面情绪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 平常吃东西一定要注意,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海鲜,牛奶,花生等,一旦发现,要避免再次食用。同时忌烟忌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避免滥用泻药。饮食规律,少吃多餐,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也可参加一些文艺活动,转移自己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作为医生,我想提醒大家,平时多保健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说去吃什么保健品,而是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不放纵自己,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疾病才会远离我们!我们才会远离医院!



想知道肠易激综合症如何治疗,首先得了解引起肠易激综合的病因有哪些,下面介绍一下。

一、胃肠动力异常

由于各种刺激,例如进食、肠扩张、肠内容物和一些胃肠激素,动态响应过度,导致腹痛或排便习惯的改变。

二、内脏敏感性较高

由于患者的胃肠道过于敏感,当患者胃肠内容物过多、肠道肌肉收缩时,内脏敏感性增高,从而导致腹胀和腹痛等症状。

三、脑-肠调节紊乱

许多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往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紊乱。所以肠道功能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相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也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

四、饮食因素

研究发现,当进食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或饮酒过多等常常也可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五、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常常有家族聚集性,说明该病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六、感染因素

通常是由于各种病原(主要包括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些人会发生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可能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

七、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如学习、考试、工作、生活等压力过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生气、激动等不良情绪,从而使人体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引发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

八、菌群失调

研究发现,长期滥用抗生素、止泻药等情况下往往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则可影响该病的发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便秘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不同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不同,不同的身体状况,该病的诱因都会有区别。病人首先要了解身体的情况,针对出现的症状和饮食习惯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要注意减少食用敏感食物,即容易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食物、产期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高脂肪食物等。可以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帮助刺激结肠运动,能够改善便秘。除了从饮食方面注意,还需要改良肠道菌群,补充高活性高含量的青春双歧杆菌活菌一号,对于肠胃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翱翔7589


大部分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到考试紧张肚子痛,一到开会汇报工作就往厕所跑,在外面一吃点东西就拉肚子,其实这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要想知道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首先就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病。

IBS即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世界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达10%一20%,我国的一项按罗马Ⅱ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而就诊。

肠易激综合征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它的病程比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那么肠易激综合征该如何治疗呢?

主要针对症状显著的患者,由于IBS患者症状复杂多变且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间复杂的关系,药物都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只能一定程度起作用。得舒特为代表胃肠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在各类平滑肌解痉剂中最欢迎,在数十个国家使用;替加色罗(随罗马Ⅲ标准一同推出)曾风光无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限制了它的使用;现有的低剂量三环类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抗抑郁药有一定的调节内脏敏感性,其长期治疗仍被强调,尤其有较顽固症状者。

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催眠疗法、生物反馈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异常,因此要进行心理调理。

3.饮食调整

1、少吃多餐。一餐吃太多会容易导致胃气胀和腹泻。

2、吃饭速度要放慢,狼吞虎咽会吞入更多空气,导致肠气和胃气胀。

3、咀嚼要充分,让唾液中的酶拥有更多时间消化食物并刺激胃液分泌。

4、饮食要规律,规律的饮食能够帮助我们消化系统建立良好的秩序。

5、大量补充水。水与肠内纤维结合,能够增加大便体积,使其更易排出;腹泻时又可起到补充体液的作用。

6、不要吃高脂肪食物,粗茶淡饭对均衡饮食有很大帮助,含脂肪和糖较低比口味重的食物可能更加益肠道健康。

4.益生菌调理

近几年对益生菌治疗很重视,具有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作用于各级神经调节的内脏敏感性)为研制的重点,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活 菌 一 号 益生菌中的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在肠黏膜表面形成双歧杆菌保护膜,屏蔽有害菌、毒素、未消化食物对肠黏膜的刺激,及时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迅速增值体内益生菌,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均衡,达到肠道健康。


Z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腹痛、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表现。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遇冷、凉、辣等刺激就会立即腹痛、腹泻。

IBS-D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粘膜屏障受损,脑-肠-菌轴功能异常,内脏敏感性升高,免疫功能异常等。

IBS到底要怎么治?

中华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李延青教授指出: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菌群紊乱的情况。

2009年,英国牛津大学的Nourieh Hoveyda教授对以往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了益生菌可以有效缓解各项IBS症状的结论。

2014美国胃肠病协会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疗法指南中推荐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目前临床研究证实酪酸梭菌治疗IBS-D效果显著,总有效率100%,21天痊愈率达83.33%,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愈率进一步提高,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我是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常博士,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想了解更多健康资讯,欢迎订阅微信订阅号“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djk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