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政策逐步落地,经济短期企稳已现


政策逐步落地,经济短期企稳已现

核心观点

预计12月经济基本面将延续11月所展现的平稳态势,内外需求小幅回暖,工业品价格回稳,工业生产保持较好水平。预计四季度GDP增速为6.0%,持平前值,全年GDP增速在6.1%左右,金融、投资、消费等数据均现初步企稳。

正文

GDP:预计四季度GDP6.0%,持平上季,经济企稳态势初显,全年GDP6.1%。

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将维持在5.9%左右。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与11月持平,保持在50.2%,需求端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期6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及高炉开工率也保持同比正增长,预示着工业短期仍有韧性。预计工业增加值12月增速将基本与11月持平,预期为5.9%。

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持平在5.2%。地产方面,我们预计累计投资增速全年将在10%的增速上收官;而基建方面,近期政策进一步倾斜加大,12月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基建的支持有所着墨,预计环比增速保持微增,平稳收官;而从制造业来看,从信心修复到投资加速仍需时间,我们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将在较低水平企稳,增速在2.6%左右。综合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维持在5.2%左右,大概率持平前值。

消费:需求和价格端助力消费增长企稳。11月受到购物节的和物价抬升的影响,名义消费增速如期回升。12月,受到春节提前以及部分节日的影响,预计消费需求端仍然有支撑。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12月前三周乘用车零售数量同比增长-13%,略微好于11月前三周-15%的销量增速。此外,12月物价水平仍将维持高位,总体来看,我们认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为8.1%。

进出口:制造业生产需求企稳显示进出口景气改善。12月中采制造业PMI持平上月继续处于扩张区间,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反映了制造业生产和需求企稳。结合PMI新出口订单及进口指数纷纷出现改善(PMI新出口订单回升1.5个百分点至50.3%,PMI进口上升0.1个百分点至49.9%)、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也持续走高,侧面反映出12月进出口活动较为活跃,需求有支撑。结合去年加税后“抢跑”回落带来的低基数,预计12月出口增速为5%(美元计),进口增速为5.5%(美元计)。

CPI上升动能减弱,PPI通缩压力缓解。受制于政府大量投放储备冻猪肉的影响(12月中旬起投放10万余吨),猪价同比出现回落,食品价格短期失去上升动能,但低基数叠加油价的回升导致非食品价格或较前值有所上涨,综合而言预计小幅推升CPI至4.6%左右。针对PPI,受益于企业需求预期的好转,部分中上游行业提前补库存,导致大部分工业品价格环比出现回升,除黑色和煤炭以外,有色、石油化工等产品的价格环比上涨,叠加低基数,预计2019年12月PPI环比有望收得正值,PPI同比降幅则将显著收窄至-0.3%左右。

金融数据:预计M2为8.3%,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社融将在10.8%附近。人民币贷款方面,微观层面看,近期基建投资活动有所加速,中长期贷款的需求有所增加,而居民信贷需求仍然保持稳健。我们预计12月整体信贷水平将继续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25万亿(去年同期为1.08万亿)。社融方面,受益于人民币贷款的回升,预计社融增速将略高于上月水平,为10.8%,而专项债提前下发额度所产生的影响有望在2020年1月见到明显效果。货币供给层面,我们预期12月M2增速也将略好于前月,回升至8.3%的增速水平附近。

政策逐步落地,经济短期企稳已现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0年1月7日发布的报告《2019年12月经济金融数据前瞻:政策逐步落地,经济短期企稳已现》,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