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的区别是什么?

用户6486084275859


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是西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西瓜生产都构成重要的威胁,是防治的重点对象。二者都属于土传病害,当然种子也可带菌传病,但不是主要病源。病菌都是在土壤、病残体及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病原菌不同:枯萎病病菌为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蔓枯病则是甜瓜球腔菌侵染所致。

2、传播途径不同:枯萎病病菌多从西瓜幼根和茎基部或从根毛顶端细胞间隙侵入;蔓枯病病菌则是从植株叶片的气孔、伤口侵入植株。

(枯萎病表现植株萎蔫)

3、植株表现症状不同:枯萎病病菌侵入植株后繁殖发育,分泌毒素,填塞导管引起植株萎蔫。发病后先是局部茎叶萎蔫,早晚或雨后仍可恢复,不久便从逐渐萎蔫发展到全株死亡;从挖取的根部可以看到,患病处呈褐色腐烂,稍缢缩,茎基部纵裂;在潮湿环境条件下,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蔓枯病茎部星状开裂)

蔓枯病病菌侵染后,叶片受害最初为浅褐色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展成近圆形黑褐色大斑,或有同心轮纹;叶缘受害时,病斑呈弧形;老病斑上常出现小黑点,病叶干枯时病斑呈星状开裂;茎蔓受害,早期多发生在茎基部的分枝处,病斑呈水渍状椭圆形病斑,逐渐沿茎扩展,后病斑形成密生小黑点而且稍呈凹陷,病斑中央变为褐色枯死,呈星状开裂。果实受害,初为水渍状病斑,后扩大成圆形褐色凹陷枯斑,有些品种病斑常呈星状开裂。病斑上不产生粉红色稠物,而是黑色小点。

4、横切茎蔓剖检表现不同:枯萎病剖视病茎检查,维管束呈黄褐色,这是病菌菌丝已侵入维管束组织,分泌毒质毒害组织所致,从而妨碍了水分、养分的输导,引起茎叶凋萎。蔓枯病如横切茎蔓剖视,则可见茎周一圈表皮层变褐,维管束不变色,此点与枯萎病症状明显不同。

5、病菌发病条件也有不同之处:枯萎病24-28℃最易发病;土壤黏重、过湿、排水不良、偏酸、偏施氮肥和连作都易导致枯萎病为害;久雨后遇晴热天气,或久晴逢连阴雨的情况下,往往枯萎病发生严重。蔓枯病20-30 ℃条件最适于病菌发育,南方膨瓜期至成熟期遇梅雨天气,最易感病;北方如瓜田植株长势过旺、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灌水过大等易导致发病。

二者在防治方法上当然也有所不同之处。枯萎病要注重根部施药,蔓枯病叶面防治即可。

以上就是我对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二者区别的理解,有关于种植西瓜技术,可关注我的主页看《种植业增产增收实用技术秘籍》专栏。传播农业知识,解决技术难题。欢迎您的点评、点赞、转发和关注!


农艺天地6971


西瓜枯萎病与蔓枯病没有很相似之说,相似之处只在一个枯字从想象上易混,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枯萎病多从根部侵染病菌,而且病菌危害潜伏期较长而不易被察觉、一但出现萎蔫即可结束生命,没有救治的必要。西瓜枯萎病发病表现主要在西瓜座果后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西瓜底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便可死亡,尤其是西瓜膨果期需养量加大时死亡更快。观察枯萎病株时,可见茎基部表皮粗糙,根茎部常呈纵裂状,田间潮湿时,茎部呈水渍状腐烂、出现白色或红色霉物、或流出胶状物,撕开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已变褐色,因此病菌己危害至植株传导营养的功能失效,只能清除田外处理。

蔓枯病也叫黑腐病,与枯萎病不同的是,前期通过观察叶片发生病症所,用药及时防控后不至于绝收。西瓜蔓枯病初期叶片上可见黑褐色圆形轮纹病斑,叶边缘上呈半弧状、如遇空气湿度大或阴雨天气时病菌扩散加快,叶片易变黑枯干。茎蔓感病后呈灰褐色圆形病斑,感病茎杆显现水渍状密生黑色小点稍凹陷,且分泌出黄白色胶状物。

西瓜蔓枯病与枯萎病不同的是、蔓枯病不会全株蔓蔫、维管束也不变色,若防病及时不至于减产绝收,而枯萎病即使控制住病害西瓜果实也很难有商品或食用价值。

源于田园农人


刘士志


西瓜是我们最为喜欢吃的水果之一,它汁多沙甜,还有防暑、解渴的好处,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老辈人常说的一句话“吃瓜容易,种瓜难”,说真的种瓜真不容易,想呵护小孩子一样费心,从瓜的幼苗、开花、坐瓜以及成熟一点也不敢马虎,生怕它得病。但是在精心呵护的情况下,也会各种各样的原因,会使西瓜染上病菌的,像西瓜的蔓枯病和枯萎病就是西瓜在生长期间的常发病,它的危害极其严重,会影响到西瓜的产量减产,也是瓜农们最为闹心的事情。



下面由小遍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西瓜蔓枯病和枯萎病的区别!

西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

西瓜蔓枯病为真菌性病害,被称为“流黄水病”。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可引起叶片、茎蔓流黄水,果实也会出现腐烂。子叶发病时初呈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为黄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然后危害西瓜的茎蔓,使茎蔓裂开一下小纹流黄水。


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症状:

该病也没真菌性病害,为土传病害。也是全生育期均能发病。它主要是在伸蔓期至开花坐瓜后发病严重,成株发病后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会出现白天萎蔫,早晚恢复,严重后全株死亡。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条斑或发生表皮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褐色。

西瓜的蔓枯病从幼苗和西瓜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发病最严重的是在西瓜的前期,也就是在坐瓜膨大期以前这短时间发病严重。而西瓜枯萎病发病严重是在坐瓜后,膨大期至成熟前这个时间发病几率高,它是因病菌从土壤侵染根系,使茎部维管束染病,阻挡养分吸收和输送是整株因营养不足,慢慢枯死。


蔬菜病虫害防治


1、西瓜枯萎病症状:

刚开始发生不明显,主要在根茎部,接近地面的地方。发病初期,若温度高,中午太阳照射出现萎蔫,早晚的时候又恢复,次日又表现为萎焉,如此反复,发病后,植株慢慢就会枯死。所以如果发现苗枯萎了,可以拔出来看一下是不是出现了根腐病,或者看根茎部有没有褐色的病斑,一般枯萎病的病斑部位会出现凹陷,且出现像红糖水一样的流胶。枯萎病会导致作物根茎纵裂,病基部稍缢缩,根茎部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有白色或粉色霉层。

2、西瓜蔓枯病症状:

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病品种较少等原因,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侵染茎蔓,茎蔓染病,节处会产生灰白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开裂;也侵染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轮纹、黑褐色的病斑,且病斑上密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齐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斑环绕茎及分杈处。果实染病,初产生水渍状病斑后,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果心发黑腐烂。

预防措施:

1、施足基肥(可用奥农乐微生物菌肥),适当控制浇水,以保持根部土壤不要过湿,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减轻发病。

2、农事操作:落蔓、打卷须、打侧枝、去病叶老叶等之后用青枯立克+地力旺喷雾,可杀菌、补充微量元素、促进伤口愈合。

3、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


那年某日X


从两种病害的发病特点来看相当相似,无论枯萎病还是蔓枯病两者都会导致西瓜叶片出现萎蔫状态,这就容易让瓜农造成误判,其实对于发病初期即便不少经验的老瓜农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对于这两种病害的区分就需要尽早发现,仔细观察,仔细辨别才能做到正确区分,对症下药。下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枯萎病:枯萎病的发病是全株性的,其病症一般到了天气较热的中午时分及表现特别明显,叶子似乎像缺水所造成的萎蔫,因此不少瓜农也容易忽视该情况,一旦发病,一般三四天就会枯死。发病比较迅速。蔓枯病的发生一般多是源于根系发病,呼吸不畅、根系病菌感染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病情多发地选择抗病品种,或者在移栽前多菌灵拌种处理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不过西瓜根系比较脆弱,我们也可以选择嫁接到南瓜的方式。同时加强田间管理。

蔓枯病:该病的要点在于蔓,主要侵染部位茎蔓,不过同时也会对叶片和果实造成侵害。该病由于茎蔓感病的缘故,逐步扩散,因此感病之后在病斑部位会逐步扩散,形成不规则的病斑。这也是我们区别枯萎病的主要关键点。在茎蔓部位感染处,呈现干腐烂状态,逐渐变黑而枯死。对于蔓枯病的防治需要地上防治,50%多菌灵600倍稀释多次喷施及时干预可以治疗好该病。当然选种的时候还是要多选择抗病品种为好。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咨询,为您带来更多农业科学信息。


科学兴农


枯萎病和蔓枯病是西瓜常见病害,由于两者病症十分相近,都能使茎蔓枯萎,常难以区别,现将这两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原菌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萎蔫病。病原菌为西瓜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西瓜蔓枯病又叫褐斑病、斑点病。病原菌为甜瓜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

更多


乡土哥


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区别

西瓜枯萎病和蔓枯病是西瓜的两种重要病害,分布普遍,发生严重,常因症状相似而不易辨别,造成防治混乱,影响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特别注意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症状识别:枯萎病和蔓枯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都可造成病茎干缩、萎蔫、干枯,最终枯死。

枯萎病识别要点:发病初期,中午气温升高时,从下部叶片开始,似先水状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午间又表现萎蔫,并渐次向上部叶片发展。如此反复数次,发病快的植株一般2-3天便全株枯死,不再恢复,发病慢的5-7天也会凋萎死亡。枯萎的植株基部表皮粗糙。常有纵裂、变褐,潮湿条件下裂口处有红色树脂状胶状物流出。

蔓枯病识别要点主要侵染茎蔓,也侵染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齐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斑环绕茎及分杈处。果实染病,初产生水渍状病斑后,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稍发黑后腐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