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錢穆:人生三不朽


錢穆:人生三不朽

人生問題中最大的,還是一個人死問題。人死問題便從人生論轉入宇宙論,這已不屬“人”而屬“天”。死生之際,便是天人之際。

人人都不願有死,人人都想不朽、永生,逃避此死的一關,這是世界人類思想史上最古最早共同遇到、共同要想法解決的問題。

叔孫穆子對此曾發表了他極名貴的三不朽論,直到現在,還成為中國人的傳統信仰。

在魯襄公二十四年。魯叔孫穆子如晉,晉範宣子問他:“如何是不朽?”穆子未對,宣子說:“我范家遠祖經歷虞、夏、商、週四代直到此刻,祿位未輟,是否算得不朽?”穆子說:“那是家族的世祿,非人生的不朽。”

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這一節對話,正可為上引子產的一節話作旁證。正因為那時的中國人,已不信人之生前和死後有一靈魂存在,故他們想象不朽,早不從“靈魂不滅”上打算。

範宣子以家世傳襲食祿不輟為不朽,叔孫穆子則以在社會人群中立德、立功、立言為不朽,只能不朽在此人生圈子之內,不能逃離此人生圈子,在另一世界中獲得不朽。

依照西方宗教觀念,人該活在上帝的心裡。依照中國思想,如叔孫穆子所啟示,人該活在其他人的心裡。立德、立功、立言,便使其人在後代人心裡永遠保存出現,這即是其人之復活,即是其人之不朽。

因此中國人思想裡,只有一個世界,即人生界。並沒有兩個世界,如西方人所想象,在宗教裡有上帝和天堂,在哲學中之形上學裡,有精神界或抽象的價值世界之存在。

我們必須把握住中國古人相傳的這一觀點,我們才能瞭解此下中國思想史之特殊發展及其特殊成就。

叔孫穆子這一番話,正當孔子三歲的嬰孩期,這對孔子思想,無疑的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摘自《中國思想史》作者:錢穆,出版:九州出版社

錢穆:人生三不朽

本書系作者應張曉峰先生編纂“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之約稿而寫成。內容起自春秋中晚期,下迄現代,共分四十四章,涵括了中國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點,綱宗粗立,全部中國思想史的主要節目,已在其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