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菜根譚》雲: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

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我們有時候需要善忘,忘記別人的過錯;

有時候又需要記得,記得別人的恩情。

無論與誰相處,都要多念人恩,少記人仇。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做人,多念人恩

三國時期,驍勇善戰的呂布,在一次戰爭中敗於曹操。

戰敗的呂布,一心想歸降,向曹操說道:

“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

呂布向來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

見呂布如此毛遂自薦,曹操也有些心動。

但一旁的劉備卻勸道:

“明公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

丁建陽和董太師都是呂布的義父,待呂布不薄。

呂布卻因為貪圖金銀珠寶而殺了丁建陽,為了迎娶貂蟬而殺了董太師。

一想到呂布如此忘恩負義,曹操不禁打了個寒顫。

即使此人武藝超群,曹操也不敢任用他,於是一聲令下,將他縊殺。

過河拆橋的人,終將變成孤立無援;

忘恩負義的人,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那些貪圖一時利益的人,昧著良心,耍一時的聰明,卻可能遭一世的報應。

做人,多念人恩。

卸磨殺驢的事不為,背信棄義的事不做。

知恩圖報,才有福報;感恩惜福,方能得福。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做人,少記人仇

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沙彌去挑水,回來的時候,在路上被蛇給咬了。

回到寺院清理好傷口之後,小沙彌找到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打算去打蛇。

見到此狀,法師問小沙彌:

“你的傷口還疼嗎?”

小沙彌說:“不疼了。”

“既然已經不疼了,你為什麼還要去打蛇?”

“因為我恨它!”

“它咬了你,你就恨它。

那你踩痛了它,它也恨你呀,它也應該咬你呀。

你們雙方因恨結怨,可你是人吶,你應該早些放下你心頭的仇恨。

聖人不僅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要善於化解對方的仇恨。”

小沙彌有些頓悟了,若有所思地看著法師。

法師接著說:

“世界上的人對待仇恨,一般有三種做法:

第一種是記仇,這相當於在你的心中放了一塊汙泥,自己總是在生活中體驗仇恨帶來的痛苦;

第二種是儘早遺忘仇恨,這相當於把汙泥弄碎了,在上面種上花,還自己平和與快樂;

第三種,是主動和仇人和解,解開對方的心結,這相當於把自己心中生出的那朵花送給了對方。

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種,你就與聖人境界差得不遠了。”

對蛇如此,對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生活中,總有一些讓我們傷透腦筋的事,總有一些令我們心煩意亂的人。

若是抓住那些不好的人和事緊緊不放,終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網上曾流傳這麼一段話:

“在清水裡放一顆糖,不會太甜,但放一勺醋,就會很酸;

撿到錢不會太高興,丟了錢卻懊惱不堪。

人不能因為一件喜事高興一整年,卻可能因為一個創傷,鬱郁終生。”

記仇,看似是對別人的報復,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消耗。

仇恨和怨懟所帶來的傷害,遠遠比你想象的還要多。

餘生的路還長,沒必要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耿耿於懷,賠上自己美好的明天。

俗話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做人,少記人仇。

放下別人的錯,才能解脫自己的心。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是賈府的遠方親戚。

因為女婿不爭氣,敗光了家裡所有的產業,劉姥姥只得硬著頭皮,來賈府尋求救濟。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初次見面,王熙鳳雖然和劉姥姥有些生分,但也仍是好生招待。

兩人閒話家常一番,臨走前,王熙鳳還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

這二十兩銀子,對王熙鳳來說或許微不足道,卻一直被劉姥姥用心惦記著。

來年秋收,劉姥姥特意帶著自家種的瓜果蔬菜,來賈府謝恩。

若干年後,賈府敗落。

往日與賈府交好的達官貴族,為了免受牽連,紛紛避而遠之。

只有劉姥姥坐在自家地裡,真心為賈府的遭遇痛哭了一場。

得知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被孃舅所賣,劉姥姥幾經輾轉,打聽下落。

後來更是不惜回家賣田賣地,這才湊齊了銀兩,救出了巧姐。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曰: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永遠是相互的。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為我排憂,我為你解難。

蔡康永曾說:

“人情可不是黃金珠寶,死死地鎖在保險箱裡是不會產生所謂人情的。

有來有往,才叫人情。”

這世上,沒有誰有義務對你條件地付出。

唯有時常感念對方的好,才對得起那份熱情,對得起那顆關切的心。

就如作家劉迎軒所說:

“生命是一種回聲,你把最好的給予別人,也將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

古訓:做人,記人恩,忘人過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人。誰都有招待不周的地方,無心之失的錯處。

將心比心想一想,換位思考讓一讓。

把心放寬,把事看淡。

別斤斤計較,處處記仇。

容人,比恨人簡單,放下,比計較快樂。

多念人恩,少記人仇。

多看別人的閃光點,少盯別人的不足處。

記住別人的好,忘記他人的錯。

如此一來,心胸才能越來越寬廣,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寬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