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山坦洲鎮劃入珠海的可能性大嗎?

鋤頭的軌跡


看到這個問題我心情比較複雜的,我可以說是半個珠海人,曾經我們是多麼的渴望坦洲歸屬珠海,在我13歲的時候,我們家及幾個堂哥一共5戶人從中山坦洲搬遷到珠海南屏鎮十二村,當時是以代耕戶的形式遷過去的,什麼是代耕戶呢?意思就是過去耕種的,是暫居,不能落戶,戶口還保留在坦洲,珠海這邊的什麼福利都沒有的,當時珠海是特區了,沒珠海戶口的,進關要通行證要辦什麼事都很不方便,那個時候我們想方設法都希望能落戶,搞到珠海戶口,但是這個難啊。我們就這樣沒戶口的狀態下一直在珠海生活。

大概在我讀高中的時候,珠海市政府把南屏十二村的土地都徵收了,我們就沒有田地可耕種了,哪時候我兩個堂哥他們託人花了錢搞到了戶口,餘下3戶實在沒有辦法,沒戶口 反正也不趕你走,我們家就這樣子的狀態生活在珠海,隨著不斷的發展變化,在1996年左右我們家又搬回到坦洲去了。

沒有戶口確實很難落地生根的,孩子讀書等等各種福利都沒有確實難。 現在為什麼不斷的炒作這個話題呢? 原因是很多珠海工作的人在坦洲買了房子,有點跟我們當年差不多,只是反過來,戶口在珠海,工作在珠海,但是居住在坦洲,這批人是很希望坦洲納入珠海的,因為一旦坦洲歸屬珠海,那很多斷頭路會打通,還會增加更多的交通樞紐,這樣會緩解目前堵車的狀況,另外來坦洲買房的都是新移民或年青一代,一旦坦洲納入珠海,解決了孩子讀書上學的問題。現在他們是很痛苦的,住在坦洲,孩子讀書在珠海,天天上學路上這個堵啊,早上6點左右就要出門了。

附上地圖清晰的看到地理位置



重點來了,為什麼我說坦洲拼入珠海的可能性是零呢? 第一,坦洲是中山市工業農業並舉的重鎮,她可以說是魚米之鄉,大片的農田,每一條村都有她的特色產業,有專門發展養殖業的,像我們群聯村,就以養蝦養魚為主,有專門種植水果的,像裕洲這邊,有專門種植水稻的,農業方面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的。工業方面,集中在鎮上,及七村,十四村這邊,每年的稅賦收入幾乎拍得上珠海的香洲區,這樣的一塊肥肉,你珠海想拿走?哪有這麼容易啊。

附一張家裡的照片



第二,當年,中山市已經把斗門這塊農業肥肉給了你珠海了,現在不可能把自己的糧倉都給你珠海的吖。

除非有國家的指令,不然你們這些屁民在下面如何炒作都沒有用的。


墨粉飛揚


那次和弟弟坐中山12路公車去珠海下柵轉10路公車到拱北遊玩,車走了兩個多小時,聊談中我說珠海澳門以前都屬於中山(香山),後來給劃出去了。弟說,怪不得把珠海劃出去,這麼遠不好管啊!對於坦洲,九一年我高中畢業打工初來之地,那時珠海是特區,蠻吸引人的,坦洲也在熱火朝天建設中,上衝有檢查站,谷都大道到十四村都用圍牆圍著,冰火兩重天啊!這樣一直持續到04年左右,後來大家都知道了,檢查站沒了,圍牆給推倒了,公交互通了。坦洲的南洲皮革廠是我打工第一站,坦洲中心市場,聖馬丁電子廠、豪展鋁型廠那片工業區,坦洲公洲山是我常去的地方,現在去看,幾乎找尋不到當年的影子,(當然最大的變化是房產了)。說心裡話雖在中山,近水樓臺,我倒希望坦洲能融入珠海城市群,好好市政規劃,(也許在中山呆久膩了,到現在二十年了,但我每年總有十多次去珠海,不厭其煩地行走於情侶路與拱北之間,看海,看澳門,看人流),但對坦洲人來說,不大情願,天高皇帝遠不好麼,對中山來說割去了心頭肉,那三鄉將來要不要割讓?中山市將不市!這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左右了的。不過,在坦洲,珠海的出租車滿街跑,只有在上衝檢查站前後,才有中山的回程的士,叫司機去珠海坦洲一般不去的,你們說呢?


盛世有緣人


坦洲鎮屬於中山市,以後也應該會屬於中山市,在目前的社會形態下,坦洲鎮劃歸珠海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中山、珠海共同處於珠江流域,都是珠三角的重要城市,這些年在在國家政策及港深的輻射下,經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通過查看地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珠海、中山兩市不僅相連,而且相互交錯,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珠海原先是中山的一部分,後來劃出去大約1700平方公里,併成為了經濟特區。所以兩地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可以說幾十年前是一家人。

關於坦洲鎮劃入珠海,在坊間早有議論,但也僅僅是傳聞而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聞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坦洲鎮的地理位置。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珠海的區域呈狹長形狀,而坦洲鎮緊鄰珠海,且像一個楔子一樣楔進了珠海的身體。坦洲鎮幾乎將珠海分成了東西兩部分,造成了珠海東西部交往的不便,影響了珠海的發展。坦洲鎮比西邊斗門區、金灣區更加靠近珠海市區,很多在珠海務工、經商的人員卻定居在中山市坦洲鎮。

坦洲的發展確實受到了珠海較大的影響。坦洲鎮處於珠海的心臟附近,因此,隨著珠海的騰飛,坦洲的經濟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坦洲與珠海的親密甚至超越了中山。大家都知道坦洲的房價很高,其實是珠海推高了坦洲鎮的房價,很多珠海人寧願在坦洲鎮買房,也不願意去珠海西部定居。

但是,坦洲人是心向中山的。前些年一個珠海的委員,提出了將三鄉鎮、坦洲鎮劃入珠海的建議,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根據網上調查結果,在1225份有效投票中,反對將坦洲併入珠海的高達1070人,達到88%。


坦洲是否劃入珠海,不是由珠海、中山來決定的,是需要廣東、國家的批准。根據目前的情況,坦洲劃入珠海顯然是個偽命題。


月球以東只有喵


坦洲鎮劃入珠海市不是問題,可能性很大,而且是整個中山市劃入珠海市。

廣東存在地級市過多,而且有些地級市過小的問題,成為阻礙城市進一步升級發展的障礙。地級市過多,經濟活動、城市格局條塊化分割,各個城市畫地為牢,只進行本地的建設規劃,加上各個城市利益取向不同、政績追求不同,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受到制約。

另外,由於深圳市歸廣東省管轄只是權宜之計,遲早是要建直轄市的。

為了完美解決廣東省行政區劃存在的不足,必然會進行行政區劃的優化調整。深圳市劃入東莞市、惠州市、汕尾市組建直轄市。並且,中山市降為縣級市,機構高配至正廳級,由珠海市代管,珠海市繼承深圳市的名額實行計劃單列市政策,升為副省級城市。這樣廣東省的行政區劃就更加合理。

其實珠海和中山都出自香山縣。建國後珠海才建縣,香山一分為二,分為中山珠海。斗門歷史上和珠海並無隸屬關係,中山縣分出數鄉鎮,外加新會縣分出數鄉鎮,共同組成斗門縣。1979年珠海建市,一年後建地級市後,斗門縣才劃入珠海市。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山珠海同出香山而各自分立的現實已經不符合兩地的利益,兩個城市需要捆綁重組,組成大城市,擴大城市規模,提高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兩個城市合併後,要統籌規劃,提高建設起點。

現在,珠海、中山兩個城市各自面積才1500和1700平方公里,面積狹小,特別是珠海市的版圖,中間還被中山市的神灣鎮、坦洲鎮、三鄉鎮分割,使得城市的規劃建設難以統籌。

目前,珠海市規劃建設起點高,產業規劃培育水平高,但是規模偏小,加上缺乏土地,大型工業項目無處佈局。而中山市,產業粗放,多數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城市建設水平低下,特別是市區石岐之外的鄉鎮,就真的是鄉鎮水平。

兩市合併後,組成一個3000多平方公里的大城市,重歸大香山時代,兩地的經濟產業規劃互補性更強,一方面珠海發展重化工業多了土地,一方面中山區域的產業升級和城市建設也會加快。

可謂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武大東湖


坦洲沒有可能併入珠海,至少中山是不同意的,中山,廣東省地級市,偉人故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四小虎之一,面積1770平方公里,全國四個不設區,縣的直筒子市,2017中山經濟GDP3000多個億,廣東排名第五,比有著經濟特區之稱的珠海GDP還高几百個億,坦洲位於中山市南部,毗鄰珠海,鎮轄區面積136平方公里,屬於中山面積第二鎮,約佔中山面積的十二分之一,經濟發展的相當的穩定,中山怎麼會把這樣的一塊肥肉給到珠海,再說了珠海除了是經濟特區定位比中山高以外,個人沒覺得珠海哪裡比中山好,所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坦洲併入珠海絕對是沒可能的事情,就是某些人在一廂情願而已


邱獻輝0122


坦洲鎮的地理位置就是夾在珠海市香洲區的前山、南灣片區西北面。新香洲上中關口的西北面。從地理位置上講,坦洲的的確確要比珠海的斗門區、三灶金灣區進入香洲城區方便快捷。從坦到香洲任何一區也就車程30分鐘就可以到達,事實上坦洲與香洲主城區就是同城化。在珠海人們習慣稱坦洲是珠海人的睡城,事實上也是如此,白天在香洲主城上班,晚上回來居住。據最近幾年來數據顯示,在坦洲購房居住的珠海人不少於10萬以下,這意味著坦洲就完全融入珠海的同城化了。

珠海坦洲在珠海主城區的地理位置圖


上圖為中山坦洲主城鎮區

近年中山坦洲伴隨著珠海城區的快速發展,坦洲鎮的城區建設也在升級完善,因歷史的原因坦洲與珠海交界的斷頭路,隨著珠海中山兩地政府的積極溝通,已打通了多條斷頭路,並陸陸續續開通兩地公交線路,極大方便兩地的市民交通出行。

多年來坊間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坦洲納入歸屬珠海管轄區範圍的版本很多。事實上早在多年前就有珠海市的政協委員提交建議中山坦洲歸屬珠海劃入珠海的聲音議案多年有提。至於坦洲能否歸屬珠海當然不是中山珠海說了算,肯定要通過廣東省中央批准才有可能納入歸屬珠海。至於這種可能性基本上不大。除非珠海未來10的發展規劃達到深圳級別的大都市,否則劃入珠海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可能。


智慧敏行



用戶1740519364


珠海原屬中山!作為特區城市,珠海的發展顯然嚴重滯後,在珠三角城市群排名靠尾!離中山也是相差一大截。現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國家應該再整合中山和珠海的資源重新出發,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叢林一木1


這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好問題。能不能劃入珠海,不在於坦洲鎮的地理位置,在於珠海能否真正雄起,稱霸珠江西岸,而從目前的現實情況看,確實太弱了。甚至GDP都不如中山。你讓中山人如何想?

相比深圳東莞惠州汕尾,為什麼深圳能夠不斷地蠶食周邊城市,甚至在汕尾搞了一塊深汕合作區,有聲有色的?原因是人家的經濟搞的好,經濟體量大了土地就不夠用了,不夠用了只好到別人地盤上找食了,而周邊的小兄弟還美滋滋的。

珠海失去的太多太多了,改開40年,珠海次次錯失發展良機,歷史,已經沒有給珠海更多的機會了。搞的好,坦洲自然歸順,連三鄉都是你的。搞不好,就別怪中山不客氣了,人家借深中通道和深圳曖昧去!


至道空間


坦洲是中山的,珠海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從現在起珠海大力發展斗門,西區。在坦洲買房居住的人們,你們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坦洲永遠是中山的一個鄉鎮,離中山偏遠,人口複雜,管理混亂,道路設施落後,綠化率低。只不過是依靠珠海,地產商建了些商品房買給一群在珠海工作的人到坦洲居住。開發賺了錢,中山市財政也肥了。但從2000年至今,坦洲亂擺賣,亂停亂放,依然嚴重,汽車,三輪車,摩托車,單車,行人,橫衝直撞。再過些日子,你們就會感受到大城市與鄉鎮的區別了。雖然房子便宜,可是各方面不咋樣,這就是鄉鎮的格局。珠海是個地級市,城市規劃與配置高標準嚴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