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新春佳节,难免觥筹交错,举杯欢饮,大宴小宴总缺不了“酒”这个助兴佳品,醉到“断片”也是常有的事。甚至很多朋友怀着侥幸心理,尤其许多司机为了逃过酒精检测,认为喝了“解酒药”就不怕醉倒、伤肝。于是乎,众多标榜“10分钟快速分解酒精”、“解酒护肝”、“纯天然无公害解酒”等旗号的“解酒药”受到热烈追捧。

然而,解酒药真的能解酒吗?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功效?

人体解救机制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而肝脏中有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可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被医学上称为“三羧酸循环”。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通常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却因人而异。

比如年轻女性就不能够像青年男子那样快速地分解酒精,因为她们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不如他们体内的活性高。不过,这种情况在中年之后会出现逆转。故此,有一种说法:会喝酒的女人比男人还能喝。而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会产生恶心、呕吐、头痛甚至昏迷等醉酒症状。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解酒还需“葡萄糖”

即使人体内上述的两种酶都足够,但是饮酒过快、过多,依然会超出肝脏自身的分解能力,也会醉酒。那么从这个机制来看,目前市面上无论哪种“解酒药”都不会有增强上述酶类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能起到加速酒精代谢的作用,“10分钟快速分解酒精”更是无稽之谈。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目前市面上的“解酒药”并非真正“解酒”,没有一种是已被证实确有效果的。多数产品中添加了镇静剂、氨基酸与维生素等成分,提供的只是缓解头痛、头晕的作用。而解酒药的化学药品和中药制剂,在解酒的同时,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代谢负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事实上,一旦酒精进入血液循环,要想快速地降低酒精含量,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基本不可能。


对于酒精中毒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也没有特异性的解酒药物


当大量饮酒,特别是空腹喝酒时,由于酒精在肝内氧化,使 NAD+过多地还原为 NADH,造成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反应受到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弱。待有限的肝糖原被动用以后,即发生低血糖。醉酒者输液时首选葡萄糖,已经成了毋庸置疑的共识。对轻中度饮酒,没有意识障碍者:选择 5%葡萄糖盐水静注,对于有急性意识障碍者,可视情况选择更高浓度葡萄糖静注。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一是增加血容量稀释酒精浓度,二是为肝内的酒精代谢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加速酒精分解。同时也能纠正低血糖。

此外,对于因酒精中毒出现乱说胡话、昏昏欲睡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以起到“醒脑”、缓解中枢抑制等作用。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温馨提示喝酒“三部曲”

第一,喝酒前,吃饭吃五至七分饱,忌大量饮水,防止后面喝酒肚子太撑引起胃肠道负担太重。

第二,切忌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更快,人更容易喝醉。喝酒前可适当喝点牛奶,最好是含糖的纯奶,可保护胃黏膜,减轻酒精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蛋白质可以在体内合成人体需要的酶,促进乙醇分解。或者先吃点含油食物,如肥肉、蹄膀等,脂肪不易消化可保护胃部,防止酒精过快被吸收。同时,为了防止因为脱水而使盐分丢失,可适量喝些淡盐水。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第三,酒后不能喝浓茶,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加剧头疼。对于轻度醉酒者,可以多喝温开水或加醋的水,能够促进醉酒者体内酒精的排泄,减轻醉酒症状。另外蜂蜜可解酒后头痛,蜂蜜中有一种果糖,主要作用就是促进酒精的分解和吸收。

最后我们一起来“敲黑板、划重点”: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保健品,都不能完全阻挡酒精对人体的损伤,尤其是肝脏的损害,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住自己,少喝甚至不喝!

这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过年喝酒太多的人抓紧来补救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