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隨著5G牌照的發放,中國也開始逐漸進入5G時代。而VR作為5G場景下的首要應用場景,受到了各大運營商的緊密關注。不論是電信、移動、還是聯通,都陸續展開了VR方面的佈局。移動咪咕推出5G+VR全景直播,電信獨家引進韓國LGU+全網最高畫質VR內容,同時進行了數場全景直播以及全國首次的3D180度5G+VR全景直播,而聯通也在其平臺上推出了部分VR內容。那麼,在各大運營商緊張的佈局中,誰最有機會脫穎而出呢?VRPinea做一簡單分析。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一、海外運營之經驗:VR/AR以差異化內容助力5G發展


在分析三大運營商VR佈局優勢前,我們或許可以先來看看海外較為成熟的5G運營經驗,從中理解為何國內三大運營商對5G+VR如此重視。


在5G運營方面的較為經典的案例便是韓國的運營商LG U+。相較於中國而言,韓國在5G方面佈局更早,已在國內初步建設起5G網絡。而LG U+則是韓國僅次於SK Telecom和KT的第三大運營商。對於各大運營商而言,網絡質量以及套餐價格往往差別不大,因此很難成為競爭的優勢。那麼如何在網絡和價格類似的情況下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內容則成了競爭的關鍵。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韓國科學和信息技術部(MSIT)報告稱,截止2019年6月底,韓國整體5G相關產品訂購量已達134萬,LGU+的5G訂購量約39萬,超過其5G推出前的整體零售市場份額(29%比20%),而LGU+這一用戶數據截止到2019年12月已經達到了118萬,增長十分迅速。這主要是因為LGU+提供了差異化的VR/AR內容。


迅速增長的5G市場份額中,VR/AR服務有著巨大的佔比。LG U+首席技術官Lee Sangmin透露,在當前5G服務當中,VR/AR服務已佔據5G總流量的20%,LTE僅佔5%。VR/AR對5G發展以及運營商擴大競爭優勢的作用可見一斑。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在看完VR/AR對海外運營商5G的助力作用後,我們再來具體分析下國內的三大運營商。


二、雲VR依託5G發展,成熟頻段更具優勢


各大運營商之所以推廣VR,本質上還是為了推廣5G網絡。相較於傳統的短視頻、2D直播而言,VR體驗有著大流量消耗的優勢。VR視頻有著10倍於傳統4G服務的下載速度要求,在為用戶帶來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為其展現了5G網絡的強大性能,為其提供了升級的理由。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上文也提到,韓國5G運營商LG U+首席技術館Lee Sangmin表示:“據數據顯示,其針對5G場景推出的VR/AR服務已佔5G流量的20%,而傳統的LTE服務僅佔流量的5%”。為此從5G網絡方面去分析其優勢很有必要。


我們都知道5G網絡之所以能夠為VR提供堅實助力,是因為其高帶寬低延時的網絡質量。而這個網絡質量從哪裡來,這就要牽扯到5G網絡的原理。


5G網絡之所以能夠較4G網絡提供更高的帶寬,主要在於其頻段的區別。與4G網絡相比,5G網絡採用了頻率更高的無線電波傳遞信息,這種高頻率的無線電波上承載的信息量更大,延時更低,因此成功地實現了高帶寬以及低延時。不過由於高頻率的無線電波信號的衍射能力有限,發送距離也相對較短,因此5G網絡的普及也需要增建更多的基站以實現覆蓋。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在簡單介紹完5G網絡的基本原理後,我們來看看當前三大運營商在這方面的佈局。目前,中國電信的5G頻段是3400MHz-3500MHz,為國內外技術成熟頻段,中國聯通為3500MHz-3600MHz,為國內外技術成熟頻段。移動為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在產業領域需要自行探索。


對於VR的商業化而言,成熟的頻段才能夠為用戶提供足夠優質的服務,因此在這一方面,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在這方面都已經相對成熟。


三、雙千兆戰略促進分體式VR向一體式VR轉化,原生VR內容是佈局關鍵


在討論完5G網絡之後,接下來的便是內容。那麼對於運營商鋪設VR來說,什麼樣的內容能夠佔據優勢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下當前5G網絡的鋪設狀況。上文也提到,要想普及5G網絡,國內需要增設更多的5G基站。目前國內5G基站投入和阻力都相對較大,距離5G網絡真正普及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中國電信“智領雙千兆”行動啟動儀式


但以電信為例,雙千兆的網絡發展策略一樣是需要VR作為大流量發生器的。隨著千兆網入戶後,基於雙千兆網絡的分體式VR設備將首先興起,並逐漸往更加輕薄的一體式雲VR設備過渡。


對於分體式VR設備而言,傳統的2D大屏觀影以及原生的VR內容都能夠有著不錯的表現力;但在過渡到一體式雲VR設備後,支持6DoF的原生VR內容才是用戶體驗的關鍵。


而從細分場景來看,影視方面VR影視正從最初的全景實拍向著CG製作方向發展;遊戲方面也逐漸從輕度遊戲往重度遊戲逐漸發展;而在國內頗為重視的教育方面,定製化的VR內容更能激發學習者的動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從長遠佈局來看,原生VR內容才是發展的關鍵。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天翼雲VR 以領先競手的技術標準提供了優質體驗


那麼,三家運營商在內容方面佈局如何呢?按照三家的規劃來看,中國移動已與蘇寧PPTV展開體育賽事合作,宣稱有豐富的內容;中國電信則選擇與LG U+合作,獨家引進其原生優質內容,並且其IPTV擁有完整直播臺;而中國聯通則已上線部分VR內容,並在華為VR Glass上線時配合宣傳。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移動以及中國聯通的規劃佈局尚未完全展開,在先發內容上並無明顯優勢;而中國電信則已經獨家引入LG U+優質的VR內容。上文已經提過,LG U+藉助著優質的VR/AR服務已經在韓國的5G市場獲得了巨大的優勢,而中國電信與LG U+的合作也將為其在5G+VR方面帶來足夠優勢。因此,中國電信在原生VR內容上已搶佔先機。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而在內容產品本身上,中國電信的天翼雲VR不僅有著優質的內容界面和成熟的佈置,並且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有版權保護的分發和變現渠道,能夠搭建優質的VR內容聚合平臺。總體來看,中國電信在VR的原生內容生態佈置以及產品的成熟度方面都相對領先,而中國移動以及中國聯通則略遜一籌。


四、各類型VR終端共同助力5G普及


講完內容再看看終端,與5G相關的VR終端可分為:裸眼VR,VR眼鏡盒子,分體式VR,VR一體機四大類。這四大類VR終端將會相互配合,有層次的為運營商推廣5G網絡服務。


其中裸眼VR的使用門檻最低,用戶直接使用智能手機就可以觀看VR的全景視頻內容,將會成為基數最大,最容易觸及大眾,並且與5G緊密相關的一種VR形式。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VR眼鏡盒子


VR眼鏡盒子雖然在2015年-2016年期間,經歷了快速興起與衰落,但隨著近幾年智能手機屏幕分辨率以及本身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往限制VR眼鏡盒子的硬件限制逐漸消除,這類的VR設備將會成為用戶真正體驗VR視覺效果的最低門檻,具有較大的科普價值,是助推5G網絡的排頭兵。


分體式VR作為與手機生態綁定的VR產品,體驗相比於VR眼鏡盒子,視覺更加清晰,運算能力更加強勁,整體體驗更加優秀,並且因為有了手機作為運算單元,使得硬件設備十分輕便,具有較強的移動便攜性,以華為的VR Glass為開端,2020年將會出現更多的分體式VR設備,屆時因為該設備與5G天然的契合度,將會成為5G流量消耗的主力軍。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華為VR Glass


VR一體機作為綜合性能最強的VR終端產品,配合雲遊戲等概念,將代表著運營商VR的旗艦體驗。這類終端的高端產品將面向對於VR具有較強興趣,有一定預算的高價值用戶,把他們變為高忠誠用戶提升留存率。而這類終端的低端產品將會填補VR眼鏡盒子和分體式VR中間的價格斷檔,讓整體VR終端價格曲線更加平滑,能更好的轉化和吸收用戶。


那麼,既然四大類VR終端產品對於5G的推廣都具有較高價值,當前各大運營商採取的又是什麼策略呢?中國聯通目前硬件和應用市場僅適配了華為的VR Glass;中國移動不論從內容佈局還是產品策略方面都更傾向於VR一體機,但現階段硬件和應用市場也僅僅適配了華為的VR Glass而已;而中國電信在這方面則顯得比較領先和全面,硬件方面適配了從裸眼VR,VR眼鏡盒子、分體式VR眼鏡到VR一體機共四類型的產品,應用市場方面基本覆蓋了國內主流的應用市場(如安卓,應用寶等等)整體的佈局策略相對完整,在目前三家的產品佈局中,有著明顯的領先趨勢。

三大運營商展開VR佈局,誰才能脫穎而出?


從上述分析來看,國內佈局VR的三大運營商,以中國移動以及中國電信在這方面優勢最大,但在具體佈局策略方面,或許電信的佈局更為明確一些。並且中國移動更偏向於移網,在5G網絡鋪設未定的情況下,藉助固網鋪設的千兆網絡才是當前佈局VR的基礎,因此在固網方面實力更強的中國電信或許具備更大的優勢。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