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内心深处自卑的人,适合看什么书?

康存亮


内心深处自卑的人,容易看不起自己、看清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这样很容易跟幸福、美好、机会等失之交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满足自己。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你需要的是改变自己,要相信自己的优秀,要变得有自信,自卑是一种病态!

自卑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缺乏安全感。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会把安全感建立在家人、伴侣身上,就会变得患得患失,交不到知心的朋友,不敢在事业上去拼搏、努力,习惯于否定自己。

改变自卑,首先要学会靠自己。当你有个足够养得起你自己的工资收入、可以随时帮你干点体力活的好朋友、可以听你诉苦的朋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早就摆脱了自卑。

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怎么去改变!学会靠自己!学会相信自己可以!


重视感情派


推荐你看那本寇彧翻译的自信力

我也正在看

里面的内容挺棒的

我记得以前我问过我师傅一个问题

我说师傅,我觉得自己好自卑啊,怎么办

当时我师傅给我的回答是,我也自卑,可是自卑怎么了?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会有自卑情绪,这是再正常不过得了,我们接受他就好了,既然看见自卑了,那就表示在这方面你可以突破了。

当时师傅和我说了,我醍醐灌顶。

是啊,自卑怎么了,我自己都害怕它,它怎么能帮助我呢?它就像我的朋友,当我愿意接受它,它才能帮助我成为更好。

从那以后每当我感觉自己因为无法完成一个事情而感到自卑时,就会想起师傅的话,然后硬着头皮上,结果总是比预期的好,慢慢的也就不再抗拒自卑

相信自己,战胜自卑的前提是先接受它,并且学会与它相处,那是因为它在向你发出提示。


心菲洋


摆脱自卑,应该和你读书关系不大。但内心强大又与读书密不可分。

1、自卑是心理问题。我以前认为自卑是穷、颜值、缺陷、能力以及人生经历产生的,但也不完全是。有很多名人,巨人都有过自卑心理,我都不明白他们的自卑来自哪里?梵高自卑我能理解,林肯自卑我难以想象。现实中,我以前和同学、朋友聊天时,他们或她们各方面都很优秀,还说自卑,打死我都不相信,真有的话,是心理不强大有关。

2、内圣外王的重要性。王阳明强调内圣外王,这是他突出成就。曾国藩理论和实践都把这一点发扬到很高地步,连青年毛泽东都“独服曾文正公”。内心强大非常重要,我们凡人天生胆小。《新概念英语》里还有个小故事讲这一点。胆大心细是以前朋友告诫我追女孩的法宝,可胆子也怎么也大不来。其实做任何事情这都适用。心理素质不过关,做不了什么事情。以前有个跳高名将朱建华,非常优秀,可惜心理欠缺些,要不然比后来的刘翔还火。

3、自卑是人生的枷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自卑在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阻碍很多优秀的人走向伟大。有一些历史名人,天生就有自卑心理。康德伟大的不得了,但怕和外界接触,终生未婚,一直和母亲生活。连康德这样伟大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我们更应该正确面对,不然无形的自卑说“我不行”。

4、寻找自卑的原因。没人关注你。为什么很多无耻的人反而有成就?因为他们不在乎。自卑的人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丧失很多机会和发展机遇。你要明白为什么自卑,穷也好,长相不好也好,还是什么原因,这都不是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优势,相信自己。

5、自信真的很重要。一个自信的人,是发光的。自信能增添人的风度和魅力,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让人迷恋。如果人类做事没有自信,没有勇气,社会怎么能进步?一个人也是这样。男人自信,比女人漂亮还要迷人。女人自信,那是无敌的。

6、自信来自实力。克服自卑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自己的才干。别人读一本书,你读三本或更多。别人花费一小时,你花费三个小时。别人做一遍,你做三遍。没有这样的气魄,没有这样的斗志,你无法超越自己和别人。实力是你自信的基础。财富、美貌、气质、知识、能力等等都是实力,你总有一个让自己赢得别人的叹服和感动自己。

7、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心理学很多经典著作剖析了人性和心理,作为学术研究还好,但对普通人意义不大。鸡汤也许有点用,但有时自欺欺人,会倒向阿Q。如果读书,就读名人传记,寻求力量。多读经典,激励自己。王阳明的心学,就是最好的教材。卡耐基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走出家门,和不同人交往,不封闭自己,养成积极的性格,学会与人打交道。如果仅靠读书就摆脱了自卑,那是骗你的。战胜自己,还是生活的打压和你的不屈。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7817142883976976"} --}

徒步上路的人文地理


自卑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源自自己自我较弱,需要依靠身边人的认可与赞赏来确认自我的价值;对于别人的批评与指责会加大自我贬低,更加瞧不起自己,加深自己无能的信念。

想要改变自卑:1、先要从心里正视自己,提升自我价值,用一点点视角来看看自己好的地方;2、然后再去看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多思考,在一定输入的基础上,再适当地输出,在输出与输入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与知识系统,不断地确立自己的价值。3、推荐几本比较好的书籍:《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咨询师小施


我以前内心中也很自卑,得益于此,我在观察周围的人时,往往比较容易发现他们是否有自卑的倾向。

自卑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不能的自我的否定,认为自己不行。

自卑的人通常有几个特点:

内向害羞:

自卑的人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做不好,甚至在与人沟通方面。他们担心说错了话,引来别人的指责。如果说自我否定只是自我的怀疑,那么别人的指责无异于验证了自我否定的正确性。所以他们信奉少做少错,为了避免了失败的结局,也避免了一切的开始。

无主见:

一般你在问问一个有自卑倾向的人今晚吃什么的时候,他大概率会说随便。自卑的人说是无主见也不完全正确,他们在做出不影响别人的决定时,会考虑自己的意愿,但如果在人群中时,就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变得人云亦云

敏感多疑:

自卑的人很敏感,甚至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不经意间听到别人在讨论哪个人不好,哪个人不合群,总是忍不住往自己身上套。而有时别人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就会让他们惶恐不安,内心激荡不已。

喜欢迎合别人:

无论是谁都希望得到可定,我写答案也希望能得到认可,而认可都自卑的人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了。为此,他们放弃自已的真实意愿,转而迎合别人。你说樱桃味的可乐好喝,他说哈哈哈,我也喜欢。虽然他心里忍不住吐槽这是人喝的么。他们在心里总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默认自己比别人低一级。

过分的礼貌客气:

同样为了少错,他们似乎很礼貌,做什么事情都客客气气。但在正常人看来,他们有点过分的客气,甚至有时表现出来的热情有一种虚假的感觉,就像劣质的塑料制品。看起来很可悲,但他们向来很难把控事情的分寸。


那么自卑的人适合看什么书呢?

我觉得自卑的人不适合看书。

看再多的书也无法改变自己自我怀疑的本质,只是让他们脑子里的两个小人打得更激烈。左手打右手,谁能赢?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谁能获胜?即便自我肯定赢了,别人轻飘飘的一句“都怪你”也会让瞬间沉入深渊。

与读万卷书相比,自卑的人更适合行万里路。

自卑是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所以自卑的人需要去多做,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做错,不要怕别人指责,也不要怕会让在意的人失望,相信自己,你终究会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给他们看。在这之前,就做一个莽夫,做一个铁头娃,把那堵南墙撞破了,心中的执念就灭了。

当然,事情要从小的地方开始,先做成小事,然后把这些小的成功一点一点积累下来,比如,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路上碰到熟人,自己主动打个招呼,不用多说,只需说一句hallo就好,做成之后,鼓励一下自己。这些是宝贵的财富,也是通向彼岸的舟


正常人类观察站


内心自卑的人,可以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这两本书很经典,里面是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剖析了人性到底是怎么回事,传授了很多方法能让自己过得更开心,是一套很实用的书。

还可以看英国DK出版社的科普读物:《爱情心理学百科》,里面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虽然中文译名是爱情心理,但是英文名直译是:《爱,吸引力的心理》。因为自卑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没用吸引力,这本书能够帮助自卑的人提升自信和吸引力。



倚龙的情感俱乐部


我认为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自认为自己的能力、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以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情绪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自卑心理即是驱使人变得更优秀的力量,又是阻碍自己尝试成功的利剑。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自卑并不可怕,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方法,那么完全可以克服你的自卑心理,让你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下面问渠心理网就带你一起来看一看,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哒啦追剧


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是受欢迎还是被讨厌的人?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又有谁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就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以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澄清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壁障,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第一本摆脱自卑的书就是这位睿智作家的作品《身份的焦虑》。

01 《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焦虑的起因以及解决方法,在起因部分,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探索身份焦虑的根源。他告诉读者,身份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担忧我们失去身份与地位而被夺去尊严与尊重。

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势力?我们为什么会变得这样贪婪,以至于大半辈子都对自己的身份这样的焦虑?

而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对于身份焦虑的起因,你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尔后你所有的身份的焦虑以及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东西也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动摇,你会开始审视自我,逐渐摆脱这种焦虑和自卑。

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02 《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这是一本以小说为体裁,以心灵修行为主题的书籍。故事是从“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女人”开始的。

若菱,名校毕业,拥有普通人羡慕的稳定工作,日子过的平静温润。但是却时常自问:为什么我拥有了这些我并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该怎样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与一位智慧老者的数度交谈中,她渐渐弥补心中的不快乐、自卑感以及挫败的心灵缺口,寻回真实勇敢的自我。

你会否担心和若菱一样,让自己迷失在华丽的业绩中?那这本书应该可以帮你像若菱一样重新摆脱挫败与自卑,找回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03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简单地说,这本书封装了你的心智成熟的旅程,让你从精神层面得到进步的启发。这本书从不轻易告诉你面对冲突时的解决办法。它只是简单告诉你:“痛苦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部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更好的心态洞悉世事,赢取充实的人生。

这本书然我们认识到,人生本是痛苦的旅程,是问题不断、麻烦不断构成的人生,这样才能正视,才能解决,才能享受。文中讲的规矩,并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人生尺度。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便是心理真谛。

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04 《超越自卑》

超越自卑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但是心中又有一种与之抗衡的力量,有的人能利用这种力量去克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有的人便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这本书就能让那些陷入其中的人找到走出光明大道的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05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该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主要讲述了人们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

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疲惫,我们想要的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害怕打破既定的生活方式,却又排斥这种墨守成规的生活。那你一定要看这本书,让我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过是他感到自卑罢了

——《被讨厌的勇气》


桥梁ABC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它隐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我们的为人处世起到重要的影响。但其实自卑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才会自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适量的自卑感促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让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好的人生。但是过度的自卑却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痛苦,因为这类人看自己低微到尘埃里,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那么内心极度自卑的人,会有哪些表现呢,以下五点,你有没有中枪?

1,眼神怯懦。

都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让别人读懂你的内心,可以读到你的好也可以读到你的坏。内心极度自卑的人,是可以通过眼神观察出来的 因为眼神骗不了人。他们的眼神是怯懦的,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或者和不熟悉的人相处的时候。有时候甚至都不敢直视别人,不敢跟别人交流,就算是和别人交谈,眼神也是四处躲闪的,而这些自然也是不受控制的。所以自卑的人往往喜欢躲在小角落里,轻易不和人交谈,也会去主动表现自己。

2,生气不敢胡闹,唯恐别人离开。

当然胡闹肯定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在这里小编的意思是,内心自卑的人不敢轻易的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情绪,就算是他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但是已经克制住自己,表面上风平浪静。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害怕对方不再跟自己玩。他们把所有的情绪积压在心里,试问内心如何能承受住那么多心理垃圾呢?但是自信的人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也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会畏惧别人离开。

3,表面高冷,内心渴望被关注,同时害怕变成焦点。

在大家的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人,表面上十分高冷,貌似很不好接近,但其实他们只是不知道或者是不敢去表现自己。内心自卑的人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渴望被别人关注,渴望自己能够发光发热,经常幻想自己某一天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喝彩,但是当他们真正成为焦点的时候,内心却是极度恐惧的,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怕自己把事情搞砸,最后这样的自卑心理就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4、习惯性讨好别人

越是自卑的人,越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所以他们会竭尽全力去讨好别人,想要在别人身上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选择,自身的价值是要从内心对自己的认可,而不是通过讨好别人活的表面上的合群来证明的。反而在你讨好别人的时候特别容易随波逐流,更加容易迷失自我。如果一个连自我都找不到的人,怎么可能变成一个自信的人呢?

5,十分敏感。

对别人的行为胡思乱想。外人的一个小动作或者一句无心的话都能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内心自卑的人自我意识相对薄弱,好像别人才是他们生活的中心,别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澜,可能会为了别人的一句话伤心难过一整天,然后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比如,你今天穿了新衣服,明明很好看,在街上有人看到后相互议论几句,内心自卑的人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新的风格不适合自己,别人是不是觉得太过怪异。内心自卑的人,别人偶尔对自己态度稍微不好,就会胡思乱想,觉得是不是自己招人厌烦,其实很可能只是对方当时心情不好而已。

如果你身边有自卑的人,请你耐心地帮助,引导他们,而那些内心自卑的人,也要积极的尝试和别人交流。不过小编觉得克服自卑感的方法其实很容易,那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慢慢地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我,跟随自己的内心,把注意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当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自卑感就会逐渐减弱,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孙远远


请各位观看下文时,不要带批判精神看待自卑与自负。

【不是成为神,而是愿意成为人】内心深处自卑,是在很多个夜晚,回想白日种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吗?自卑的心理,其实很多人都会有。很多人会因此感觉到困扰,导致做事的时候没有信心,明明能做好的事情,却备受影响。

先根据问题来回答吧,不管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那都是自己,无论是在人群中光芒万丈还是低入尘埃。读书期间有幸成为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干部,那个时候老师推荐了我们几本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书,今天我们只讲一本书,即《自我成长的力量》。

书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我们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伤害。你愿意关注哪面,你就会使用哪面。”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自己也会自卑,而朋友却惊讶于此,觉得他不应该是这种的,但是他却不以为意,就像放飞自我一样。因为他并没有觉得这个是不好的,而只是简简单单地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让你眼中的不完美,成为你的完美,这个比接纳自我更加积极。希望有觉得自己不完美的朋友们会喜欢这样的自己,这样才可以大胆表现呀。

有人自卑有人自负,这都是片面的说法,有时候看似矛盾的一句话“他呀,可真是一个自卑又自负的人呢”却一点儿也不矛盾,反而会觉得这个描述可真是负责呢。如果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家都一筹莫展,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庆幸有不知者无畏的自负吗?愚公移山,愚公真愚?否也。如果参加一些活动,看到别人侃侃而谈,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庆幸自己有看到自己不擅长领域的自卑吗?只有当我们庆幸自己有这些不完美的时候,我们才会根据情景进行切换。

“你以为的不完美,正是你完美的体现。

存在即积极,问题即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