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抗炎臨時辦公室主任白希

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會長郭樹彬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支修益教授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田豔濤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兼常委陳小兵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TopMD創始人/醫學科普作家 子琳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這年頭當群主不易,尤其在這種關鍵時期群裡總有各種真假難辨的消息。有的信息一看就是假的,儘管群主們忙著闢謠,但架不住大家都更加相信謠言,不停轉發,所謂謠言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我所在的幾個群,謠言滿天飛)

不管是最近漫天飛的新冠肺炎謠言,還是近幾年頻繁的傷醫事件,其實都是國人缺乏科學素養和健康素養的表現。在非常時期這種表現可能更為明顯,缺乏科學素養和健康素養很可怕。

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就是“三科一能力”: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處理社會事務和個人事務的能力。

今天我們想跟公眾、媒體、醫生科學家、政府好好聊聊

【公眾層面咱這樣做】

(1)不信謠、不傳謠,關注信源看出處!

恐慌是目前影響救治最大的問題,光在家待著不出門只能是為眼前做的貢獻之一,不製造恐慌、不聽信謠言不傳謠才是對社會做的最大貢獻。先搞清什麼是謠言。

2017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2019中國十大健康傳播大使、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陳小兵教授說,謠言分為三大類:理念上的謠言、知識上謠言、行為上的謠言。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這就是理念類的謠言,過於樂觀的理念謠言容易使大眾麻痺、輕敵、對疾病毫不在意、存在僥倖心理。過於悲觀的理念謠言會使大家絕望和恐慌。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這就是知識類謠言,傳播疾病防治的偽科學,嚴重背離真相。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這是行為誘導類謠言,通常教你一招百病不侵的方法,誘導你按照這種方式去做,害人不淺!這說的鹽水漱口、鼻子裡滴香油防病毒,估計是有商業目的由商家制造的謠言。

2018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結果公佈,(http://www.mdweekly.com.cn/m/view.php?aid=22987),雖然較2017年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從這次新冠肺炎的事情中,我們也看到現在信謠傳謠的人還是很多,健康素養的提高任重道遠!我們總在強調那些由於聽信謠言造成無法挽回嚴重後果的案例,有些甚至是生命的教訓。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田豔濤教授說,幾年前他有個胃癌患者,當時經過檢查腫瘤位置和大小都不利於手術,於是讓病人先化療再手術。

但這位患者因為曾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說化療對身體危害很大,所以就沒有遵醫囑進行化療,而是選擇去旅遊。折騰了一年多,直到又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症狀才回來就診。

經過檢查他已經出現了幽門梗阻,雖然馬上進行了化療,但手術時腹腔內已經嚴重擴散,術後不到一年病人就去世了。其實放化療存在個體差異,對多數人來說都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少數案例不代表大多數。

關於謠言的辨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支修益教授說,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條在我們朋友圈和微信群瘋轉的信息,我們首先要先看出處。

尤其面對這種公共衛生事件,應關注權威主流媒體和官方發佈的消息,不要聽個人的一己之言。還有一些謠言本身就有很明顯的印記,比如:“攻克了、消滅了、治癒了、100%”這種字眼的文章請不要相信更不要轉發!

(2)相信醫務工作者,相信科學家,動態的看待問題!

對於任何一種新事物都要遵循發展動態的認識規律,新的疾病更是如此,這是一個不斷否定再否定才能得出最終真理的過程。社會大眾應該理解科學家、理解醫生,我們都沒見過這種病,對這種病本身的認識確實需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動態認知的過程。

比如新冠肺炎在早期我們認為它不會人傳人,後來發現了人傳人,這就是對新事物認識的規律,不斷在認識,是一種科學精神的體現。

對公眾來說,我們這時候就需要一種科學素養,要學會動態看問題。不要揪住過去某位科學家說的話就對某一個事情全面否定。

醫學本質上是人學科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在自然科學領域1+1=2,但在醫學上1+1完全就可能≠2。請給政府一些時間,給醫學專家科研工作者一些時間。

近期頻繁出現的傷醫行為也是缺乏科學素養、健康素養、人文素養的最極端表現,公眾對疾病和生老病死缺乏最基本的認知,他們認為醫生是萬能的、醫學是萬能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以這次新冠肺炎為例,我們之前根本不瞭解它,所以怎麼去治療和駕馭它更談不上,醫學是發展中的,是要不斷面對新事物的,醫學也是有侷限性的,有時候也是無奈的,疾病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便再偉大的醫生也是如此。

不尊重醫生就是不敬畏生命。沒有醫生在前線的奮戰,沒有他們對疾病不眠不休的研究,這場疫情之後我們可能都得死。

(3)不隱瞞病情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會長郭樹彬教授說,出現可疑症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請看上圖),不要滿處亂跑,更不要隱瞞病情。

特別要說一說戴口罩的問題,最近幾天在查房的過程中,郭樹彬教授發現一個令人氣憤的現象,有過疫區接觸史的人員來醫院進行隔離,不戴口罩,醫生苦口勸說,他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沒病,號稱自己不怕死。

在非常時期的公共場合,尤其在醫院這種地方,不戴口罩不光是個人健康素養、人文素養的缺失,更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負責,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非常時期人人都要戴口罩!

另外我們要相信官方信息,冷靜面對病情,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醫務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我們國家有能力應對和處理疫情,2003年的SARS戰役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經驗,我們一定能贏!

救治患者所需的防護器材國家正在全力供應,也會全力保證蔬菜和日常用品的供給,所以請大家不要有緊張情緒


【媒體層面咱這樣做】

(1) 及時主動闢謠發聲

目前已經到了謠言的擴散期,造謠的比闢謠的快,造謠的隨便一說就傳播出去了,闢謠的還得去找專家核實,再進行撰寫和傳播。

我們更期待主流媒體、官方媒體把闢謠作為一個重點工作站出來發聲,在謠言出現的第一時間及時去糾正,提高傳播正能量的速度。一方面及時闢謠,一方面宣傳正確的科普知識。

關於口罩的問題就出現了兩個極端,一方面過度恐慌的人們在忙著搶口罩,一方面很多人根本不戴口罩,認為自己身體好不會被傳染,我們苦口婆心勸說無效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些自媒體上有關怎樣正確佩戴口罩的視頻很多都是錯誤的。像這種最基本的醫學知識應該有權威媒體發聲,權威媒體還要積極進行不間斷的科學引導。

(2) 提問要科學,不要誇大和曲解專家觀點

媒體人的科學素養至關重要。一方面媒體不要過度解讀醫學專家的研究結論,尊重專家的觀點,不做曲解和誇大,並在傳播之前請受訪專家進行審核,避免出現觀點誤讀等理解偏差。在

採訪提問時應該科學規範的引導。

媒體從業人員應多學習,積極參加業務培訓,避免因為報道失誤帶來不良的社會影響。

【醫生科學家層面咱這樣做】

(1)及時發聲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後,一線醫生站出來發聲很重要,把一線的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事情及時告知公眾。

非一線的臨床醫生請協助媒體傳播正確的知識和理念,及時把不良居心造謠者的嘴堵住。

平時在發佈科普內容時,請您也標註該觀點的參考文獻,比如引用國家發佈的數據,或者您及國內外同仁發表的相關研究等,避免用個人經驗和觀點對公眾科普。

(2)醫生科學家應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平時注重公眾科普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白希說,一個好醫生不光要能治好病人,還要有面向公眾科普的意識和行動。不光是防病知識,我們做的研究也都應該講給公眾聽,一些疾病的原理還是有必要讓公眾瞭解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生24小時連軸轉也不可能把病人都看完,只有通過科普宣傳,把防病知識傳遞給公眾,才能讓更多人獲得權威的防病知識,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素養才能隨之增高,在關鍵時刻就能臨危不懼。

公眾科學素養比較高的國家一般都有這樣一種機制:就是全社會一起行動,包括社會人員、各種機構、企業、學校、單位等,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政府層面咱這樣做】

針對大型傳染病應建立三個常態機制:

(1)建立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決策班子體系

聘請相關領域權威專家作為政府公共衛生事件決策班子成員,幫助政府在這一方面進行決策,代表政府就這一事件對外發言,及時有效的傳播對公眾有用的疾病防治信息。今後任何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這種長效機制是一種保障。

(2)建立完善的傳播覆蓋體系

建立基層工作站,街道辦事處發放疾病信息的宣傳單。做好健康傳媒學的工作,用好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針對不同人群採用不同傳播方式,實現疾病知識的城鎮、鄉村、公社全覆蓋,讓健康信息及時到傳遞到各個角落。

(3)建立完善輿情監測長效機制

運用目前網絡監管系統,併成立醫學專家委員會,在日常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工作中及時監測輿情識別謠言,有些謠言一開始其實只是個認識誤區,如果那時就能制止,誤區就可以消除,從而也就抑制了謠言,也就避免了謠言的先入為主。

提高一個國家的科學素養健康素養,需要政府、社會大眾、專業人士、媒體的共同努力,每個角色的努力都不可或缺。

真的!我們任重道遠!

科學素養是一個人基本素養的表現,學歷高受過高等教育不一定等於科學素養健康素養高。科學素養健康素養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但通過某一個突發事件可以讓我們有所警惕有所領悟有所提高,積累更多的經驗。

讓我們共同努力,在平時提高健康素養,各行業協會科普分會等科普機構,咱們要繼續努力開展健康科普教育工作,提高醫務工作者的科學素養和給公眾科普的能力,提高主流媒體以及公眾的健康素養,任重道遠!

這個春天,希望我們能攜手共渡難關!

朋友圈裡關於冠狀病毒肺炎的這些謠言,你還在相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