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知道不该打骂孩子就是控制不了,家长该如何控制好情绪?

冰剑夜琴



公正永生


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一个热搜词是#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如果父母脾气脆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激动,这样的原生家庭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能理解父母因为孩子拖拉而打骂孩子,毕竟自己在多次劝说之后孩子仍是不做出改变,心里难免会着急。明知道打孩子是不对的,但还是忍不住对孩子下手。

我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样,在她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孩子从小被保姆带大,到后来再婚以后才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生一身坏毛病。

做事拖拉,吃饭要拖到一个小时才能吃完,每次吃一会就跑掉去玩。成绩也很不理想,我听说有一次的英语才考了38分,非常爱玩。她妈妈每次辅导她写作业,就像在上演一部家庭伦理剧,斗智斗勇。实在忍不了的时候,就对孩子又打又骂的。每次孩子都会说“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不敢,我一定会改”,结果下一次还是老样子。她妈妈每次打完也很后悔,很自责,不应该对孩子下手。

回想一下,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在打骂中长大的吧,多多少少都有受过来自父母的责骂和鞭打。

《虎妈猫爸》中有一个片段,赵薇饰演的毕胜男,从小被父母要求背字典,以至于她长大以后经常会梦见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着背字典的画面。显然这样的经历,给她带来了童年阴影,所以她不希望她的孩子也像她一样。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父母喜怒无常的情绪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的情绪爆发。对于孩子来说,喜怒无常动手打人的垃圾父母就像是一颗慢性毒药,慢慢腐蚀孩子的心灵。

到底是孩子做了什么不能原谅的事,还是家长的脾气过于火爆,还是将自己工作上无处发泄的压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我觉得家长都应该好好想想。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工作一天疲惫时温暖的归处,别让它成为你坏情绪的垃圾场,孩子,更应该我们耐心温柔去对待。


童童树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咋回答,因为我自己都处在矛盾中。

给个建议吧,只要有口饭吃,自己生的娃一定要自己带,从落地就开始带到满三至五岁后会比较好接受教育,容易沟通。最好是一直带到十岁以上,有安全意识懂善恶之分了再慢慢放手让娃儿们自由成长。

举个例子吧,我儿子到五岁了才自己带,那不是一般的沟通障碍,超叛逆,我每次打完过后就责怪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想着下一次一定要忍住忍住,结果还是一样火起来时恨不得一巴掌呼到墙上去贴着,他也只是每次都敷衍我要改,现在11岁了还是老样子,理讲不通,骂不听,打不怕。二胎九个多月了一直坚持自己带,虽然累但值得,也终于体会到当妈的不容易与幸福的喜悦。

有人说我一胎养废了,所以培养二胎,我不反对,我自己都感觉大的确实废了,作为男孩子一点担当都没有,什么都指望别人给他办好,长大以后如何挑得起一个家的重担?最主要的想要二胎还是希望我老走以后两孩子有个伴,遇事有得商量,大的若被欺负了,小的能有能力帮衬大的平安到老。再怎么废材毕竟是自己身上的肉,不是说弃就能弃的,教育大的都快让自己精神失常了😂

呼吁大家,哺乳喂养的娃不只身体更好,重要的还更贴心😘


静聆喧雨声



香妃存在吗



欢乐双胞胎日常


我小时候没挨过打,甚至挨说都很少,因为我小时候老实听话,

我家孩子特别皮特别淘,跟他好说好道他就会变本加厉,直到大吼一通甚至踢两脚才会乖一会,别人都说孩子不能打不能吼,我当然知道不能,但是不吼不打全凭说那是不可能听的,不但不听还会变本加厉还会越哄越来劲,我真不知道如何来哄,没孩子的时候我跟谁都会说,孩子是靠哄靠宠靠爱的,但是真的自己遇到熊孩子后才知道,靠哄靠宠靠爱是改变不了他越哄越来劲的那个性格的,如果哄能解决谁愿意生气发火,连打带骂?!


四季——花开


很高兴为你解答

我身为一名宝妈也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臭脾气!经常大声说话但不至于吼叫,但是我一大声说话我家宝宝就会说妈妈别生气,妈妈别生气,一个才两岁多点的孩子一说这句话我就开始后悔!所以慢慢的我开始笑着小声说话我家宝现在特听话!特乖!


娜娜海鲜一家生活日记


明知道不该打骂孩子就是控制不住,家长该如何控制情绪?

很多父母都说,知道打骂孩子不好,关于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大道理懂得一箩筐,可事实是,当看着孩子的某些行为,或者做的某件事总会碰到你那根弦,让你大发雷霆,无法控制自己,打骂一通过后又后悔。

其实,不是那些道理在关键时刻失灵了,没有用,而是我们对自己不够了解,就比如相同的情景里,书本讲的都是普适的,通用的道理,别人可能不会反应过度,但在这个情景里,那是你不能触碰的死结,只要一触碰,说什么管不了,这就不是道理不管用,而是自己没有认清自己的情绪。

要控制情绪,学会情绪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认清自身的情绪,其次,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情绪。

(一)

认清的元情绪,很重要。

()元情绪可以理解为情绪背后的情绪,在《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指对于情绪的想法、态度、观点和价值观。

元情绪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它形成于我们幼儿阶段,比如有的家长就是不喜欢孩子大声说话,跑来跑去,还有的是一看着孩子吊儿郎当,不上进,就特别的生气,同一件事,别人会觉得没什么,但你就是会反应过度,这个情绪可能就是你的元情绪。

你发火生气,大动干戈,可能不是你看见孩子玩闹,不上进本身这件事的情绪,而是这种情景勾起了你的元情绪。

它可能在你的童年时期,因为玩闹被父母呵斥过,或者某个不上进的,与你亲近的人对你影响很大,虽然时过境迁,你长大了,忘记了,但这些情绪中都压抑在你的潜意识里,在相同的情景里,就会无意识的出现,这就是元情绪。

有时候我们内心潜藏着某种元情绪,劈头盖脸的把孩子打骂一顿,如果认识不到自己这些元情绪,我们是很难去读懂孩子的情绪,当然更不可能去感受孩子的情绪,我们总会急于发泄自己的情绪。

发现“我”内在的元情绪

元情绪是在无意识的情绪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所以如果不是刻意想要了解自己的元情绪,就很难对它有清楚的认识。

当你在某种情景中表现出过分敏感的反应时,买就要觉察自身是否存在从未意识到某种元情绪,让后追溯一下,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情绪。

或者通过一些让你最不能接受的,让你愤怒的,悲伤、憎恨的事情,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元情绪。

一旦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元情绪就不会盲目地责怪孩子、惩罚孩子,强迫孩子改变,更不会动怒,大动干戈。

通过三步传递自己的情绪

  • 站在中立场述说当时发生的情景
  • 描述当时的情绪
  • 提出要求

举个例子,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元情绪时,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妈妈小的时候,只要你爷爷大声发脾气(情景),就会感到非常的害怕和讨厌(情绪)。所以,当你大声发脾气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发火,情绪激动,我希望儿子不要突然就跟妈妈发火……(提出期望)

(二)

不隐藏情绪,让情绪自然流露出来

很多父母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气时假装不生气;伤心时,努力掩饰自己的伤心……

怕情绪失控伤了孩子,也有想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坚强的一面。

其实,父母不能管理好的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不会情绪调节的父母,通常会更强烈地感受到愤怒、悲伤,恐惧和憎恶等情绪,而且一旦爆发很难克制自己。

在孩子面前,越是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由于讨厌自己的这一面,所以,具有极强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倾向,就像戴上面具,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漠不关心过无动于衷,有时候做出很想要与孩子沟通的样子,但仅止于表面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就会逐渐的与父母疏远。

情绪不及时的表达的压抑,总会有一天像火山爆发,这会让孩子更糟糕,父母在相同情景下的不同反应,会觉得莫名其妙,孩子分不清孰是孰非,而彷徨迷惑。

孩子都是通过父母来学习应对不同情绪经验的,生活在掩饰情绪的家庭里的孩子,无法有机会学会正确应对情绪的机会。

我们要让自己的情绪自然表达,当孩子做出生气的举动或者惹是生非时,大人流露生气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只是在表达上稍加注意,不要打孩子或语言暴力。

当无法与孩子沟通时,给自己一些时间,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科学上,让自己平静的方法是,平缓而匀速地深呼吸三四次。我们心脏对于感性的情绪反应更迅速,相当于光速,当我们愤怒时,心脏就会不规则的跳动,让大脑和全身发出危险信号,处于攻击和防疫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接纳和理解别人的情绪,视觉也会变得非常狭隘,眼睛里除了自己看到的东西外也容不下其他东西。

这时,强迫自己恢复内心平静,勉强自己把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反而会更糟糕。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就是,放慢自己的呼吸,呼气,吸收各五秒,让自己自己的心脏跳动恢复正常即可。

当我们认清自己情绪,学会表达情绪,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每个问题背后都藏着一个未曾被我们发现成长的秘密,遇见问题,遇见成长!嗨!我是时光小兜,在职幼儿教师一枚,欢迎关注噢!

科学育儿,与爱❤️与问题共成长!


时光小兜


有些孩子是个爱哭鬼,遇到事情一定要先哭个够,有些父母直吼“不许哭”,有些任由哭闹,有些会给孩子拥抱,那么到底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呢?父母又该怎么控制自己的脾气呢?

小编认为首先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孩子之所以哭闹,是因为有负面情绪,是孩子最本能的反应,会为一件小事哭闹,一味制止,孩子只会认为你不爱他,而且情绪得不到释放,脾气会更加差,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哭闹时间。切忌打骂。有些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孩子哭闹,直接打骂,孩子确实暂时不敢哭闹,但是积累的情绪会让他无处爆发,会越发不可收拾。

那么父母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我认为这俩点意见可以帮助大家。

一:我们要找到愤怒的原因和根源,是孩子的无理要求使你厌烦,还是孩子的做法触及了你的底线,或者是夫妻间的矛盾迁怒了孩子,又或者是你在工作中的压力无处释放,要弄明白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就事论事不迁怒,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要明确的告诉他们,你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不能霹雳啪啦的一顿指责,否定孩子的一切表现。

二:第二,平静对解决问题更有效,夫妻之间相互争吵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因为情绪的失控让矛盾更加尖锐,父母对孩子呵斥,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加重,甚至会造成心理的伤害,留下阴影平静却有利于的话语从来都是解决矛盾的良药,确保对方都在倾听对方的想法也都能明白对方的感受,那样才能促成交流和理解。

小编认为和平,耐心的沟通会使父母在孩子哭闹时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不一样的性情中人


中国老话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也经常被当作至理名言,很多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因为孩子调皮,不听管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去体罚孩子,并且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与父母疏离,叛逆,离家出走等行为。既然你想找方法改变,代表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动力,那么怎么去断了自己下意识的冲动呢?这需要去提高你对孩子的天性了解,认知变了,脾气自然不容易爆发。

此外家长生气的原因往往根源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自己的问题。造成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通常是由家长以下三种心理因素造成的:

1. 羞耻感:羞耻感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情绪。当孩子任性,成绩不好,家长往往以为别人会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评价自己,觉得自己丢脸没面子,从而引发脾气。

2.恐惧感:害怕自己的孩子如此任性,在群体中评价不好,以后也会落后于别人,从而焦虑恐惧。害怕自己没有承担起责任,又无能为力。

3. 愧疚感:当孩子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被父母满足,要求买喜欢的东西被父母拒绝而哭闹。父母即愧疚又恼怒,造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反观原因后,好好反问自己属于哪种原因引发的情绪,从而做出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