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在辞旧迎新的春节期间跟大家见面了,期待了一年的观众终于找到宅在家也能看的一档节目。可是当打开电视的时候,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这真的是大家熟悉的《中国诗词大会》吗?主持人从董卿换成年轻的龙洋,不少人觉得难以接受,虽然在新人主持中龙洋的水平和专业素养排在央视主持前列,但跟董卿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对于很多人来说,董卿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灵魂。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文艺大气的开场,是大家每一期最期待的场景!《中国诗词大会》最好看的一个点是每一期的开场,因为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董卿文艺且大气的开场。董卿不仅会用一句诗作为每一期的开场白,还会介绍一位诗人或者是一座城。所有的诗词会串联的特别美好,将观众一下子带入到古诗词的美好意境中。

所以每期的开场都是大家最期待的场景,原来古诗词串联起来是那么的美好,原来主持词也可以全部都是优美的诗词。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主持不仅提问,还能引述诗词、侃侃而谈

主持人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嘉宾评委和选手、每个环节出题,还有就是要能接住评委抛出来的问题。其实每次一个难点或者需要普及的知识点出来的时候,康震或者蒙曼就会问董卿,这个时候董卿总是对答如流侃侃而谈。

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这跟董卿自身的文化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丰富的知识储备,多年的主持经验让她能沉稳应对。

选手也许答题很厉害,但能像董卿这样每次都能回答问题的,接得住评委的问题的真的很少见,看董卿和评委的博弈才更加好看。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董卿总是能和康震还有蒙曼一起聊诗词背后的故事!《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文化问答类节目,但不仅仅是带有竞技色彩的节目,同时还是诗词文化普及的节目。当问题问到一位诗人,一座城市的时候,董卿和蒙曼、康震总是能聊诗词背后的故事,从苏东坡说到李白,从金陵说到另一座古城。

以往,在选手和点评老师说完之后,董卿总是能做很简短的总结,然后在进行发掘,说出自己的思考,这也是董卿在原问题的基础上有了引申,从而和康震还有蒙曼一起讨论,发散思维。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看到他们三个坐在一起,就感觉是一群文人骚客坐在一起谈古论今,要是放上一个茶桌、放上一壶茶和几只茶杯那就更像了。

没有紧张的气氛,没有激烈的竞技,这档节目给人的感觉就是思想的碰撞,所以每一季的评分都很高,所以大家越来越喜欢看。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灵魂:只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

现在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给人的而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没有了思想的碰撞,诗词的延伸,就只能是纯粹的问答和知识普及。其实,并非龙洋主持不行,也并非龙洋不够优秀,只是在董卿珠玉在前的情况下,龙洋的表现就显得平淡无奇。希望龙洋后面能有所突破,毕竟这是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年代,新人也需要锻炼的机会。(摘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