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為何清朝有錢買軍艦、武器,到了民國,海軍沒了陸軍也沒重武器?

因為清朝時期的軍隊規模比起民國時期小得多了,清朝計劃訓練的新軍也就是三十六鎮,算起來滿打滿算也才四十幾萬人,實際上到1911年編成人數也就二十萬上下。民國隨便找個省都有這麼多兵,而且還在打仗要燒錢,那咋辦?

圖:1907年8月,清政府決定仿北洋六鎮之制,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限2~5年內完成。1909年至1911年,全國共編新軍14個鎮、18個混成協、4個標、1個禁衛軍。

為何清朝有錢買軍艦、武器,到了民國,海軍沒了陸軍也沒重武器?

北洋時期有多達200萬以上的軍隊,每年軍餉和開拔費、犒賞、燒埋之類就要燒掉三億現大洋,而新軍人數二十來萬,平時基本只有軍餉,軍餉也就三、四千萬大洋,能比麼?國民政府時期軍隊規模更是吹氣球一樣的膨脹,都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為何清朝有錢買軍艦、武器,到了民國,海軍沒了陸軍也沒重武器?

圖: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總數共有410萬,比清末新軍人數增加了20倍。

而軍餉開支大了,那買武器自然也就沒錢了。而且軍隊規模大就算只買輕型武器,比小規模軍隊買重武器還要昂貴,能把部隊的步槍按照人數配齊就算很不錯了,重武器尤其是重武器需要的大量騾馬根本就配不出來。

為何清朝有錢買軍艦、武器,到了民國,海軍沒了陸軍也沒重武器?

圖:抗戰前國民黨計劃編組60個德械師,實際一共只編組了9個,就是因為裝備大量進口導致價格太高。

海軍則是因為需求變化,價格也上升了,19世紀末北洋艦隊那點破爛也能吹吹牛逼,到民國時期搞這麼大個艦隊出去是被日本人嘲笑到撲街的,西太平洋周圍海軍實力膨脹太厲害了。

為何清朝有錢買軍艦、武器,到了民國,海軍沒了陸軍也沒重武器?

圖:清末好歹還算一個統一的國家,有成規模的開設各類工廠進行工業建設。民國時期已經徹底四分五裂,投資巨大的重工業因為利潤率低、被國外工業品衝擊而沒人投資,只顧著投資能賺錢的輕工業,而這對軍事工業幫助很小。


喜歡的觀眾姥爺,順手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