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樓臺倒影,舉世無匹

恭王府位於柳蔭街,佔地約6萬平方米,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

恭王府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王府建築群。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建築等方面的信息。

恭王府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初為和珅的私邸。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和珅相中了這塊位於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龍水”環抱,四周縈水,遙接西山,而且又離“皇家”不遠的風水寶地,遂以高價購買下這裡,建造“和第”。奢華冠於京師。

據《嘯亭雜錄》記載,在乾隆末年,一次眾皇子私下議論將來誰能繼承皇位,乾隆的十七子永璘說,“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唯求諸兄見憐,將和珅邸第賜居,則吾願足矣”。

和珅敗亡後,嘉慶將和珅宅第的一半賜予了這位“不愛江山愛豪宅”的胞弟。嫁予和珅之子的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另外半座宅第中。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奕劻,慶親王世襲罔替,以貪腐聞名

永璘之孫,便是與李鴻章一起同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的慶親王奕劻。在咸豐將府邸改賜恭親王之前,他一直以輔國將軍的身份在此居住。

同治初年,恭親王奕訢入住此處,他重權在握,顯赫一時,對府邸部分進行了修繕與改建。現在的建築規模與格局,就是在那個時候最後形成的。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奕訢

清室覆亡後,這座王府被恭親王的孫子溥偉以40萬塊大洋賣給教會,後由輔仁大學用108根金條贖回,並用作女生學堂。此後幾經周折。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溥偉

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繕工程後,全面對外開放。

“鬼子六”

愛新覺羅·奕訢,號樂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現存御書,右起第一行寫道:“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右起第二行寫道:“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奕訢授命為欽差大臣,留守北京,負責與英、法、俄談判,並且簽訂了《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奪取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

從咸豐十一年到光緒十年,奕訢任領班軍機大臣與總理衙門大臣。光緒十年,甲申易樞,因中法戰爭失利被罷黜,直到光緒二十年以善後甲午戰爭,才再度被起用。

奕訢作為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權貴重臣,主張學習外國科技,支持開辦中國早期的近代軍事工業,成為清朝洋務運動的中樞首腦。

奕訢不贊成一成不變,他喜歡洋玩意兒,樂於瞭解新鮮事物,主張師夷長技,有“鬼子六”之稱。

露臺倒影,舉世無匹

北京據說有兩條龍脈,一是土龍,即故宮的龍脈;二是水龍,指後海和北海一線,而恭王府正好在後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乾隆年間北京平面圖

古人修宅建園注重風水,“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恭王府佔據京城絕佳的位置。

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聚財的說法。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湖心亭

恭王府建築規制高,有門臉五間,正殿七間,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左右有配殿。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東路的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樂道堂”,是當年恭親王奕訢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緻,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恭王府全景

恭王府各廳堂的空間根據使用功能劃分,格局多樣,其主要廳堂肅穆、莊嚴,既有開敞式大空間,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間,既有對稱式的,也有非對稱式的,還有靈活組合的。有的適合接待賓客,有的用於祭祀活動,有的適合起居……

幾座主要廳堂的內簷裝修複雜,從樣式雷圖中可以看到當年多達二十餘處,而且具有多種類型,如太師壁、寶座床、碧紗櫥、祭灶、萬字炕、幾腿罩等。

恭王府的裝修皆使用硬木,用材講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細小的截面,雕刻花紋起伏精確,而且使用圓形或曲線拼出各種華格,只有在精細的加工之基礎上才能完成,令人歎為觀止。

錫晉齋

錫晉齋位於恭王府府邸西路第四進院落,院落正門為一座精緻垂花門,門內懸掛慎郡王允禧所書“天香庭院”匾額。邁入垂花門,影壁上紅底金字的“中正仁和”四個大字。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錫晉齋外景

錫晉齋面闊七間,前後出廊,後簷帶五間歇山頂抱廈,內部正中為三開間敞廳,東西北三面設有兩層“仙樓”,木質為金絲楠,樓層上下均配有精雕楠木隔斷,天花板彩繪海墁天花,地鋪紫禁城所用的方塊花斑子母石,格局仿建紫禁城寧壽宮,高大氣派,金碧輝煌。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室內

錫晉齋東配殿樂古齋被用來存放古董;西配殿被用來存放碑帖字畫,之所以取名“爾爾齋”,意為這裡所收藏的碑帖字畫與錫晉齋正廳所藏的《平復帖》比較起來不過爾爾。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平復帖局部

和珅居住時期,錫晉齋名為“嘉樂堂”。永璘時,更名為“慶宜堂”,據說這一室名源於乾隆皇帝所賜的“慶頤良輔”的匾額。恭親王時期,晉代陸機的真跡《平復帖》藏於“慶宜堂”中,小恭王溥偉時,為凸顯《平復帖》的尊貴,特意將珍藏《平復帖》的“慶宜堂”改為“錫晉齋”。

後罩樓

在恭王府府邸與花園的分界處,有一座氣勢宏大的二層建築橫貫東西,被稱為“後罩樓”。恭王府後罩樓的規模遠遠超出了“後樓7間,基高尺有8寸”的王府建築規制,非其他王府可比。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後罩樓

整棟建築有183餘米長,內有房屋111間,按照“滿則虧”的講究,俗稱為“99間半”。

後罩樓東部名“瞻霽樓”,西部名“寶約樓”,中部名“福鏡樓”。中路西邊開有府邸通往後花園的門。在後罩樓最西端,建有一座有流泉、假山、亭閣的室內花園,被稱作“水法樓”,是京城王府中唯一古代室內水法樓遺存。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室內水法

整座後罩樓的格局“屏風聚氣”,在東西兩頭各形成一個直角向南折轉延伸,猶如一道“凹”字形屏風環罩住整座府邸。從南面看,前簷出廊,橫貫東西;從北面看,青磚灰瓦,挺拔氣派。牆上形狀各異的什錦磚雕窗別具匠心,令人歎為觀止。

後罩樓底層中間改為佛樓,樓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和菩薩,是當時府內的禮佛之所。

西洋門

處於恭王府花園的中軸線上,是花園的正門,漢白玉雕刻而成,是國內最大的漢白玉整雕門。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西洋門

這道門建於恭王府改造時期。整道門中西合璧,頗具西洋味道又不失中國特色。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門額上外刻有“靜含太古”四個字,內刻“秀挹恆春”四字,“靜”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意指享太古之幽靜,擁滿園之春色,更增添了園林的歷史感和時空感。

大戲樓

大戲樓建於同治年間,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全封閉式大戲樓。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戲樓外景

它佔地面積700平方米,可以容納200餘人,雖沒任何音響設備,卻能從各個角度上聽清檯上的聲音。

整個大戲樓是純木結構,採用的聚音的木料,屋頂是三卷勾連搭式,再加上內部結構獨特,使得聲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戲臺的棚頂高懸著二十盞大紅宮燈,地面則是二十張井然有序的八仙桌和太師椅。

廳內南邊是高約一米的戲臺,戲臺上方高懸著“賞心樂事”的金字黑匾,上方繪滿了倒垂的藤蘿。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戲樓內景

據說當年除了外請戲班演出外,王府的主人和僕人經常在這裡同臺演戲。王府中的紅白喜事也都是在這裡舉辦,用處頗多。

銀安殿

作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節日時方打開。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後花園

花園又名錦翠園,以“山”字型假山拱抱,東、南、西面均堆土累石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頗高。山頂平臺,成為全園最高點。居高臨下,可觀全園景色。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以拱形石門為入口,以“福”字碑為中心;東路戲樓,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戲樓南端的明道齋與曲徑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構成園中之園。

花園內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臺樓榭,廊迴路轉,訴說的如煙往事。

洞天福地

“蝠”者,“福”也,據說恭王府裡面有一萬隻“蝙蝠”,蝙蝠雕畫也被形象命名為“五蝠捧壽”、“福壽萬代”、“福從天降”、“納福迎祥”、“日日是福”、“流雲萬福”等等。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五福捧壽

清代皇帝,在每年春節都要親筆御書大“福”字,賞賜給有功的王公大臣,以示對臣下的恩寵。而王公大臣如能獲得皇帝賞“福”,會倍感榮幸。

恭王府中“福”字碑藏在花園的假山內,這座假山是用糯米漿砌築成的,非常堅固,山上置兩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過往缸中注水來增加院內溼度。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秘雲洞

假山下有一幽靜的“洞天”,稱秘雲洞,洞的正中有康熙皇帝為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寫的“福”字碑,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碑高1米左右,長80釐米左右,貫穿整座假山。

京師故地之恭王府:樓臺倒影,甲絕天下

福字碑寓意福照全園,康熙雖然書法極佳,卻很少題字,故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這個“福”字,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康熙作為“天下第一人”,寫的福字,當然就是“天下第一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