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84岁第六代飞白书传人葛民老人心愿——

“这么好的东西不进非遗我死不瞑目 ”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葛民老人的飞白书代表作品

葛民,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从6岁开始研修中国书法,毕生心血几乎都倾注在一种叫做“飞白书”的书法艺术方面。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流泪讲述飞白书的前世今生

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始自汉朝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蔡文姬之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是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其笔画时而飘飘乎如鸟头燕尾,时而浩浩乎似鸟头凤尾,且横竖笔画丝丝露白,又飞笔断白,润燥相宜,苍劲有力,远看是字,近看如画,故称“飞白书”,汉魏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这一特殊的书法艺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受到王羲之、王献之,唐太宗及武则天的喜爱,唐中宗时传至日本。宋以后,飞白书渐渐势微,但并未涉及到传承的事儿。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提及飞白书目前的窘境,老人几度落泪。

葛民老先生是葛氏飞白体第六代传人,现已84岁高龄。他出身“书香门第”之家,爷爷葛泮勤是清末著名的飞白体书法家,其亲笔书写的飞白体214个字谱和4部书谱(毁于文革时期)是葛老学习飞白的启蒙之作。

葛老自幼酷爱书画艺术,6岁起由爷爷亲自教习,12岁时终于得到爷爷的认可。爷爷传授的那些书画上的至理箴言,他儿时还无法理解,但经过春去秋来的多年笔耕,他方才领悟爷爷给他留下的是一份多么珍贵的“遗产”,让他穷其毕生追随。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葛民老人飞白书作品的得意之作

现在,他不仅把飞白书发展到古典与现代变革化、观赏实用化、写意抽象化的境界,还独创了英文、日文和韩文的飞白书。在无数次的尝试后,成功地将飞白书传统笔具——柳树根替换升级为猪皮材质的“革笔”,用两片木片将裁成细条的猪皮固定好做成大小不一的笔,每次书写前只需泡一个小时即可,这也是他书写飞白书的“独门兵器”。

运用独创的“革笔”,葛老创作了《五虎上将》,用五个不同姿态的虎字表现我军的威武之风,亦字亦画;《三军神剑》中剑字偏旁被书写成一长一短的利剑,人字头那一撇被写成了神似的鹰……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葛民老人创作的飞白书作品

通过几十年的研习求索,葛老将祖传的飞白书进一步发扬光大,结合传统飞白章法设计出英文、日文和韩文“飞白书”,广受海外书法爱好者的欢迎,并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1982年,葛老书写的飞白书“龟鹤”二字被一位日本收藏家以重金购得,并挂于家中神龛内供奉。

岁月荏苒,葛老已过八旬高龄,已无法提笔创作。作为葛氏飞白书第六代传人,他已经将飞白书的技艺传给了儿子葛瑞明。

而对于汉唐传承下来的“飞白书”一直未能成功申遗,老人异常伤心焦虑,每每提起都激动落泪不能言语。他深知飞白书的历史价值,觉得飞白书应该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让这种古老而奇特的书法艺术流传开来。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老人的烧画艺术已经被列入非遗项目

老人同时还掌握烧画技艺,而且如今烧画技艺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但老人认为,飞白书的历史价值要大于烧画,同时它也是真正能代表大连的传统文化。飞白书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第七代传人他的儿子葛瑞明也已经56岁了,他说,唯一的女儿还没有明确表示要继承家传,可寻找其他的继承者更是困难重重,“既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功底,又要对飞白书有着绝对的坚守之心,此外还得是有一定天赋之人,这就更可遇而不可求了”。

最让葛老和家人担忧的是,如今已经鲜有人关注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且不说喜爱与了解,连最基本的“听说”都寥寥无几了。

匠心的传承和延续如果依靠个人的力量,很容易出现传承链的中断,不经意之中就会消失于历史红尘之中,那是所有为之坚守一生的传承人最大的遗憾与悲哀。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老人的烧画艺术已经被列入非遗项目

如果说娱乐行业是文化产业中的“豪门大户”,那么“非遗”则是徘徊在生存边缘的“贫苦大众”。如何才能让传统非遗在现代社会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非遗人的梦想,他们尽管举步维艰,却依然拼尽全力。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艺术家们正在用坚守与热爱为中国非遗艺术撑起一片天。用生命演绎着他们对非遗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专业;因为热爱,所以绝不敷衍!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老人的烧画艺术已经被列入非遗项目

昨天,笔者走进这位老人的家,谈起飞白书,老人几度落泪,抽泣不已!身患脑血栓的葛民老人说话已很困难,但还是一字一句地告诉笔者:飞白书是个好东西,集美术和书法为一体,在国外早就已经很有名气,曾有西班牙的人要花五万美元买我的作品。在日本和东南亚,飞白书也是非常有市场的,甚至在八九十年代,飞白书还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推介,但现在.......

八旬“飞白书”传人毕生心愿:这么好的中华文化不能让它失传啊!

老人的大儿子看到父亲伤心几度给父亲擦拭泪水

“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够把飞白书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否则我死不瞑目啊!”

葛瑞明补充说,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我都将近60了,之前一听到别人说大连没有文化,我就生气,这可是大连人乃至全国唯一的传统文化符号啊!希望政府能够对飞白书加以重视,尽早尽早将它列入非遗名录。否则不仅是老爷子个人的问题,也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

如果您也想加入抢救飞白书的行列,敬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如果有人想拜葛瑞明老师为师的话,也直接通过私信联系本号。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