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广西梧州说粤语?

小欧壹


粤语的发源地是在哪里?

粤语的发源地应该是两广地区(广东、广西)的古广信,包括广西梧州、贺州以及广东封开县。现公认以广东肇庆封开县里的封川地区话最能代古粤语。




粵语又称广东话或白话,是发源于北方的中原雅言(汉族母语),而于秦汉时期传播至两广地区(广东、广西)与当地古越语相融合产生的一种方言,也是在香港、澳门占有主导地位的方言。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一直以来,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粤语只所在两广地区通行,是因为粤语的形成远远早于宋朝。



谈到粤语的发源地,专家大多都认为是发源于古代苍梧郡广信。所谓古代广信,即是今广西梧州大部分地区、贺州部分地区以及广东封开少部分地区。因此,广西梧州人会说粤语一点也不奇怪。他们不但会说粤语,还自认为说得很正宗呢。







因此,《切韵》中古帮、端、见母都读为浊塞音,与古并、定、群母合流。 专家们认定:在《切韵》之前,大约是汉至南朝这一时期,中原汉语就已经传入封川,并逐渐偏离中原汉语发展的轨迹而形成为一种方言,其表现之一,就是它的浊塞音声母没有经历“清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从今天的封川话,窥见早期粤语的某些面貌,这也是粤语起源于封川话的直接证据,所以说封开是粤语的发源地。



其实,关于粤语的起源时间与地点问题,当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以下两种:

1、秦汉广信说

该说法认为粤语最早是50万秦朝军队南下带来的,秦朝灭亡后秦将赵陀在番禺(广州)建立南越国,南下秦军与南越土著融合。

南越国立国93年后为汉朝所灭,汉朝将岭南行政中心搬到广信(今广东封开或广西梧州、贺州一带),再次从中原迁徙人口南下岭南。而南下的中原人与南越土著融合,逐渐形成粤语。




2、宋朝珠玑巷说:该说认为虽然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中原人南下岭南带来中原汉语,但现代粤语是由宋朝时中原南下的移民,先移居粤北珠玑巷再南下珠江三角洲后带来的,把以前早期粤语被他们带来的中原语给置换掉了,这就是现代粤语的直接来源。


田兰地博


追溯到以前,粤语的起源地是古广信,古广信就是今天的广西梧州,全世界讲粤语最标准的地方就是香港、广州和梧州。广州是正统粤语,民间对于粤语的称呼是“白话”,以别与当时读书用的文言文,也是老百姓对自己所讲语言的称呼。在梧州,粤语作为本土语言,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中,独处的时候都是用粤语交流,已成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情怀。


在广西很多地方都讲粤语,只是逐渐被汉化了,像南宁、玉林、北海等地大部分都在讲粤语,粤语和普通话一样博大精深,先来读读粤语绕口令,感受粤语的无穷魅力。

去街市买鱼肠,见到姨丈,放低鱼肠 问候姨丈,执翻鱼肠,拜拜姨丈。

床脚撞墙角,墙角撞床脚,你话床脚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

掘柑掘桔掘金桔,掘鸡掘骨掘龟骨,掘完鸡骨掘金桔,掘完龟骨掘鸡骨。

一蚊一只龟,七蚊一只鸡,佢话龟贵过鸡,我话鸡贵过龟,噉究竟龟贵过鸡定係鸡贵过龟。


玉林身边事


粤语(英文:Cantonese),是一种发源于广东、广西地区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占有主流地位的语言,所以称为广东话或者白话。


广西其实本来也是说粤语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化,广西地区的粤语渐渐被普通话代替了,像在南宁、贵港、北海等一些地方,已经是大多使用的是汉语了。当然也有一只坚持粤语传统的,比如梧州,它是广西唯一仍坚持说粤语的城市。而且到了梧州你会发现,在广西梧州的公交车上,报站都是采用的是普通话和粤语双语的。

在梧州的电视台,一些新闻节目主持人也坚持用粤语报道新闻。所以,广西梧州说粤语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而且,在梧州还有广东粤语电视台、有粤语广播电台、人们喜欢听流行粤语歌、喜欢看香港TVB连续剧。这样的梧州市,满街都是粤语:人们走入喧哗的商铺时,听到的是商铺喇叭播放的都大多是粤语歌;走在小巷中时,听到的是老人家在听的也是粤语电台。所以,在梧州其实粤语已经是融于生活的一种语言了。


广西资讯圈


梧州说的是粤语,因为梧州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梧州市说的粤语是很纯正的,但是梧州其他县域又有当地粤语方言,口语差别不是特别大,却可以从口音出听出是哪里人。

说起粤语和岭南的发源地,最早并非在广东,而是在广信(梧州),古称广信县(如今的两广,就是广信以东成称广东,以西成广西)。

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在岭南是个交通枢纽。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经潇水和贺江到达广信,再经桂东和粤西两条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鉴江两条贸易通道到徐闻、合浦,广信就成为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

商贸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中原传入的雅言正是通过商贸活动而融合当地百越土著语言,形成粤语。

广信又是岭南最早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陈元、士燮等在这里办学,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传入的儒家文化,汉族移民也从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从而形成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体的早期岭南文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开展,以雅言为主体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因素的粤语,也就逐步成为这一带人们的主要语言。广信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语的发祥地。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在广信,随着广东经济的崛起,岭南文化也随之以广州为标志,但同时,而保留完好的旧粤文化也逐渐在消失。而在广西,梧州却将粤文化保留得非常完整。


广西资讯台


首先 回答你 ,梧州说的是粤语没错,至于为什么说粤语,这个本来就是说的粤语,没有为什么,广西很多地方都是说粤语,包括:玉林、南宁、贵港等地,但其说的音与大家通常听到的不太一样,这也是两广的通态,很多地方音不一样,包括广东多地的音也是不同的。说起为什么说粤语,这个说来话长了:

粤语 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因其后来广东经济发展很快,包括香港回归,让白话有更多的人知道,所以用广东代表字粤来替代;简称粤语。

广东粤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广东使用粤语人数约在3800万左右,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所以在古代,真正广信话,并不是现在的粤语,而是现在梧州话,至于现在大家公认的粤语,其实是以香港话做一个标准的,因为香港发展的很好、很快的关系,在回归之后,很多的香港歌曲、电视剧的出现。人们开始用这种方言沟通,以它为标准,包括现在比较标准的广州,在以前,也并不是这种话音,所以,梧州话可以说才是真正粤语在早期的话音。

而梧州在早期也是很重要的地方。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该城是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百年商埠"之美誉。 是广西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广西四大核心城市之一。 在古代,两广的真正中心,就是在梧州,所以,梧州才是粤语真正代表城市之一,也是粤语发源之地。

不仅仅是梧州,在广西还有好多的城市,是讲的粤语,其中比较靠近梧州的玉林,贵港,这些都是受梧州影响来的。

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广西周边,还有海外,香港有很多人也是在民国,乃至在清末的时期流荒到哪里的,还有历史上清末最出名的卖猪仔事件,很多人卖到南洋(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上的很多时期被迫过去的同胞,将粤语发扬广大。

综上所述,这就是粤语的一些历史,梧州作为历史上重要城市,说的就是粤语,但是,话音还是不一样的。楼主,你明白了吗??谢谢


周岭兄弟


广西梧州是说粤语的,甚至有人说,梧州的粤语比广东大部分地区要正宗,它是保存白话最好的城市。为什么这样呢?我们要先搞清楚,粤语是怎么产生的。

粤语是南腔北调碰撞出来的语言,它是北方中原话跟南方的百越部落的语言进行融合而产生的语言。它保留了很多中国古汉语的特色,特点之一是音比普通话要丰富,它有九个音。所以,粤语发音丰富,唱歌都要多两个调,你会感觉用粤语唱歌会比普通话还要好听。

那这个碰撞起源于战国末和秦朝,尤其是秦始皇开灵渠,秦将赵陀带着中原人来到了岭南。这其中,有两个城市很重要,一个是广州,另一个就是梧州,赵陀在广州当皇帝后,把兄弟赵光派到梧州,建了一个苍梧王城,这是广西地区第一座城。

既然有城了,那自然有中原人居住,也有百越族人居住,这里也是两者进行融合的大本营。

到了后面,汉武帝在这里设了广信城,这里成为岭南接收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粤语就在这里开始产生了。

梧州跟广州一带,可以说是粤语的两大发祥地,甚至有的说,梧州是粤语发展的第一站,因为梧州是中原人经漓江桂江进驻百越的第一站。广港粤语,还只是这里散发出去的枝叶。粤语的根,其实还是在梧州。

那么,现在要感受梧州粤语最好的途径,可以去听粤剧,梧州的粤剧全国有名,现在正在办粤剧节,请了世界各地的名角汇聚一堂 。

而且民间也爱唱,小学生唱,老年人唱,难怪有人赞梧州是保存粤语最好的城市了。


脑洞历史观


粤语得益于粤语歌的流行,很多人开始学习粤语并且爱上粤语。

粤语又称为广府话、民间亦称“白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

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

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

所以粤语并非特指“广东话”,而是广义上的“岭南语”。

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海外一些华人社区。


粤语发源于古广信,而传统的说法,包括权威的《辞海》、《辞源》及著名的典籍和近、当代专家学者的说法,古广信均指就是苍梧郡治的今广东肇庆封开与广西梧州。

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统领这一大片南中国土地的首府广信,其地位显然就十分重要,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有着2200年建城史,是粤语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


梧州地理位置独特,为桂东重镇,紧邻广东粤西。梧州拥有曾经相当辉煌的过去,在民国时期梧州是广西的经济热区,借着有黄金水道西江,百舸争流,商贸繁荣,各路客商南来北往。

梧州说的是粤语没错,至于为什么说粤语,这个本来就是说的粤语,没有为什么,广西很多地方都是说粤语,包括:玉林、南宁、贵港等地,但其说的音与大家通常听到的不太一样,这也是两广的通态,很多地方音不一样,包括广东多地的音也是不同的。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所以在古代,真正广信话,俗称“勾漏粤语”并不是现在的粤语,而是现在梧州话,至于现在大家公认的粤语,其实是以香港话做一个标准的,因为香港发展的很好、很快的关系,在回归之后,很多的香港歌曲、电视剧的出现。人们开始用这种方言沟通,以它为标准,包括现在比较标准的广州,在以前,也并不是这种话音,所以,梧州话可以说才是真正粤语在早期的话音。

而梧州在早期也是很重要的地方。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该城是有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百年商埠"之美誉。 是广西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广西四大核心城市之一。 在古代,两广的真正中心,就是在梧州,所以,梧州才是粤语真正代表城市之一,也是粤语发源之地。

不仅仅是梧州,在广西还有好多的城市,是讲的粤语,其中比较靠近梧州的玉林,贵港,这些都是受梧州影响来的。

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广西周边,还有海外,香港有很多人也是在民国,乃至在清末的时期流荒到哪里的,还有历史上清末最出名的卖猪仔事件,很多人卖到南洋(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上的很多时期被迫过去的同胞,将粤语发扬光大。


mori99


但凡一个地方,方言保存越完美,就说明此地自古以来越“纯粹”、越“保守”,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少,才能保存自己的特色。这一点,和华夏文化千年一脉相承是一个道理的。

那梧州为啥说粤语呢?

梧州位於广西东端,古属百越之地,有"三江总汇"、"两广咽喉"之称,梧州也是广西粤语方言区中把粤语保护得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

梧州话一般是指梧州城区白话,是梧州代表性方言,语音系统主要声母24个,主要韵母56个,主要声调有8个之多。应该说梧州话与广东白话是一脉相承的,但它又与广州话有所差别。

这里不得不提到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就位于现在的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粤语就发源于古代广信周遭也就是现在的梧州、肇庆、封开这一带。所以粤语本身就是梧州的“母语”、“当地语”。

既然发源于此,那么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为何粤语在梧州“完美”保存的问题了。

首先就像开篇书生所言,梧州地处两广边境,是广西的东大门。两广现在一边穷一边富,梧州的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冲击不大,而且外来的很多投资者都是粤港澳的同胞。由于梧州市地方不算大,外地人口又大多来自两广粤方言区,所以粤语就成为街头巷尾的“官方语言”。不光是街道里巷,这里还有粤语电视台、广播电台、粤语歌曲以及广东人爱看的香港TVB粤语连续剧,民间交流用粤语,开会办公也粤语,甚至当年学校教学,除了语文课以外,基本都用粤语。而梧州周遭的百姓喜欢将子女送往粤语的梧州就读,这也变相“扩大”了讲粤语的人口基数。

有一个关于老师用粤语讲课的笑话。

老师:“边个唔识听白话嘅举手?”几个捣蛋学生举起了手。“既然你举咗手,证明你听得明头先我讲嘅嗰句话,咁就证明你识得听白话,跟住落嚟我哋就使白话讲课。”

所有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粤语在梧州本地的“官方地位”,所以说,梧州人说粤语,是越说越起劲啊,哈哈。

一口气睇晒,梧州系一个值得一去嘅地方。鬼儿老湿,鬼五马六偷呃拐骗执死鸡衰到贴地。呵呵。

书生最后贴一张梧州美女照片,也祝愿梧州发展越来越快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同时,粤语方言也继续讲下去,特色就是本钱呢,呵呵。


书生啸唱


是白话,广州白话,香港白话,梧州白话,廉州白话,南宁白话,玉林白话,等等,各种白话方言,口音有差异,沟通无障碍。

广州音是通常认为的标准白话口音,以前的白话音字典叫《广州音字典》。所谓粤语,可能是区域外的人,特别是北方人分不清,以为粤语即是古南越人的“越语”,以讹传讹,连本地人也附会不分。于是看见广东(粤)以外的地区讲白话,便免不了大惊小怪了。


有问题的人被解决了


1.秦汉时实行郡县制,苍梧郡郡治广信县,范围大概是现在梧州市区和封开县封川一带。广信是粤语发源地很多专家已论述过,不再赘述。

2.古广信县究竟是广东还是广西的问题,当时没有广东广西的概念,广信县地跨两广并没有问题,梧州属于古广信,封川也属于古广信。正如中山市不能说石岐是中山,小榄不是中山吧。所以我一直对广东某地某学者一些偏见性的论断不以为然。

3.古广信县县治在梧州还是封开的问题,争议比较大,按语言学的证据说,因为封川话保留的浊塞音,就认定为发源地,我个人觉得略显单薄。从文物发掘情况看,梧州市区周边发掘的青铜器皿更多,而且漓江与湘江通过灵渠相连,漓江(桂江)在梧州市区汇入西江,秦汉时期的军民通过灵渠开进岭南,应该会在梧州市区这一战略要地首先形成聚居地,而不是贺江和西江交汇处的封开。

4.近代广东移民的影响,我是梧州人,但我爷爷奶奶都是广东郁南人,我外婆是广州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就我个人就认识很多祖上是罗定、新会、云浮、肇庆等地的人,很多梧州市区的人,爷爷辈都是广东人。其原因一是家里没田地出外讨生活,当时梧州水运商业发达,是两广地区货物的重要中转河港,能找到生计,我爷爷奶奶就是这种。二是抗日战争时候逃难到广西,然后定居在此,我外婆是这种。这些移民都是粤语使用者,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形成了新的梧州人,并不是说我们梧州人有心要黐广东人金糠。

5.梧州市区的粤语没有那么多古代特征的问题,主要是移民多,无法像封川一样相对封闭能保留下来。1855年,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攻打梧州,死伤很多,所以有很多新的移民,以及上述的讨生活的、走日本鬼子的原因。

6.另外对一些不懂历史的人说下,苍梧郡沿革下来的苍梧县,县治在上世纪50年代前从来就在梧州市万秀区河东范围,一千多年来从来都不在龙圩,所以别错误认为苍梧县就是龙圩。现在苍梧县县治搬到石桥镇,更不关龙圩的事,如有疑问请看苍梧县志。

以上说法如有谬误,请多包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