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荷葉坪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三種情懷

4月30日,對榆林市佳縣螅鎮荷葉坪村民來說,又是一個大喜的日子。這一天,村裡的老年幸福院和紅棗保鮮冷庫開工了,這都有賴於駐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上下奔波。自從高旭帶領的扶貧工作隊駐村後,村裡的變化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呈現出新氣象。

高旭是榆林市能源局的副調研員,2014年5月,他被選派到佳縣螅鎮曹家溝村任扶貧工作隊隊長。2017年5月6日,扶貧工作隊整合後,高旭擔任了佳縣螅鎮荷葉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曾從軍26年的高旭,個頭中等,身材壯實,說話直爽,辦事急切,待人熱情。去年5月,一交接完工作,他便帶領隊員申昌東、張瑞強開啟了新的扶貧征程。

荷葉坪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三種情懷

高旭瞭解民情

荷葉坪村座落於黃河之濱,距佳縣縣城38公里。全村現有村民217戶812人;有在冊貧困戶61戶、158人,其中包含未脫貧戶31戶、48人;有耕地面積1200畝,栽植紅棗1100畝。近年來,村裡的傳統產業紅棗日漸衰落,村民大多以外出務工為生,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28%以上。

高旭帶領扶貧工作隊駐村後,先著眼生活,解燃眉之急;再轉觀念,佈局產業,走過了一段充滿智慧擔當、飽含真情、胸懷大局的扶貧路。

富於智慧勇擔當

基層工作事雖細小,但依然要懷揣責任,富於智慧。高旭依然記得,2017年5月8日,他上任第三天召開全體村民大會,一戶村民似乎給他一個下馬威。

“高書記,我家去年沒啥收入,還從外甥那裡借了幾萬債,這一下子就返貧了,您再把我家列入貧困戶!”2015年已脫貧的一戶李姓村民在會場喊道。

此情此景,讓村幹部臉上露出了無奈與尷尬。高旭卻笑呵呵地說:“你不要著急,會完了把賬算一下。”

荷葉坪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三種情懷

高旭為身患靜脈炎的村裡保潔員王寶衛購買的防凍衣服和鞋子

會後,高旭幾經周折,瞭解到該戶村民的務工收入,以及虛構債務情況。隨後高旭向其說明了“三年不變”的扶貧政策,言明他家真實情況。該戶村民對高旭的工作作風心悅誠服。

入戶調查期間,高旭發現村民患病多,隨對該村飲用水產生疑慮,送檢後確認飲用水重金屬超標。經高旭協調,榆林市能源局投資22.88萬元,於2017年7月為村民安裝了淨水器。

盡職、細心、睿智,在看似平淡的農村工作中,卻一絲也不能少。2017年7月26日凌晨2時許,荷葉坪村突降暴雨。高旭馬上警覺,叫醒隊友申昌東、張瑞強,與村幹部幾路轉移低窪地帶村民,一小時內緊急轉移40餘人。

事後,時任村支書李四寶慶幸地說:“多虧高書記通知及時,我們行動也快。當晚有2名項目部工人在小車內睡覺,剛轉移到村委會,小車被洪水沖走了。”

教育扶貧決定這家庭的未來。高旭進駐荷葉坪村後,通過協調落實政策和動員籌資,對全村16名在校大學生給予3000元至5000元的資助。

飽含真情常牽掛

2017年12月20日上午,陝北天寒地凍。吃住在荷葉坪村委會的高旭奔赴近40公里,來到佳縣人民醫院看望住院的五保戶王小軍。高旭拿出個人購買的慰問品和慰問金,拉著王小軍的手給予安慰和鼓勵。

王小軍是58歲,從23歲開始患有腦萎縮,至今獨自一人。2014年,他住進敬老院。一週前,他感冒引發肺炎,被安排到縣醫院治療。

“你們這麼忙,還來醫院看我,非常感謝。我現在吃穿、看病都不愁,全憑共產黨照顧。”王小軍激動地說。

荷葉坪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三種情懷

高旭瞭解村民張維生家的手工掛麵加工情況

“高書記像我們村的人一樣,村裡誰家有紅白喜事他都會參加。村民把他當家人,有困難最先想到他。”王小軍的弟弟王榆軍說。

2017年5月20日,村民張飛元突發腦溢血,高旭緊急開車送往榆林市區醫院救治,並聯系專家做手術。張飛元住院25天時間,花費近18萬元。他家此前不是貧困戶,若以普通農戶報銷,醫藥費仍是巨大開支。

“無論如何,再不能讓村民因病致貧。”高旭多次去縣有關部門協調,把張飛元補錄為貧困戶,在出院時報銷了近16萬元費用,高旭個人也給予500元慰問金。

荷葉坪村在家生活的多為年長村民,外出不便。村民家中遇到緊急事情,常給高旭打電話。高旭總是隨叫隨到,竭力為村民解困。

“許多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村民來說都是大事、難事。扶貧工作就要立足細微,傾注真情,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上。”高旭說。

胸懷膽識布大局

農民要增收,產業是基礎。高旭經過廣泛的調研,本著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佈局產業。

65歲的張維生雖非貧困戶,可夫妻二人多病,還得照顧九旬父親。高旭得知其父身懷掛麵加工手藝,便鼓勵其子承父業,併為他家購買了和麵機,發展起手工掛麵產業。

“我們每天加工30斤掛麵,純收入超過100元,高書記為我們這事操了很多心。”張維生說。

荷葉坪村第一書記高旭的三種情懷

高旭走訪調研

在脫貧攻堅中,高旭注重發揮能人帶頭作用,動員本村外出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原本在外經商的王建利、李守國二人,去年在村裡黃河灘地上搞起了鯰魚養殖,並於近期開辦了農家樂。

近年來,隨著農村年輕勞力的外出,荷葉坪村種植紅棗的人越來越少,紅棗的品質也在下降。荷葉坪村紅棗陷入了“下雨裂變-紅棗歉收-樹無人管-棗無人收”的困局。高旭調研後,決定結合農村“三變”改革,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對農戶棗樹進行集中流轉,從根本上解決紅棗管理水平低、銷售難、收入不穩定的問題。

“集體經濟合作社籌建之初,我們就商討貧困戶的就業問題。目前,合作社每天用工30餘人,其中貧困人口占到四成以上,每人每天至少收入五六十元。”高旭說。

“我們還要成立鯰魚養殖合作社,引導其他村民參股。今年計劃投放魚苗10萬尾、養殖土雞2000只、鵝500只、鴨500只、羊300只,實現林下經濟和水體經濟共同發展,在全村構建起樹上有棗、樹下有雞、水中養魚、水面養鵝的立體種養殖產業格局。”荷葉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宏偉介紹。

荷葉坪村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厚重,奇山怪石遍佈,地質資源豐富,鄉村旅遊也大手筆啟動。2016年10月,荷葉坪村九曲黃河地質公園通過省及評審。高旭也協調各方投資1400萬元,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基層組織陣地建設、河堤加固、產業發展等項目建設。

“下一步,荷葉坪村將以地質公園開發建設為契機,全方位打造以地質科普、觀光旅遊、鄉村度假、農家體驗、傳統民宿、田園寫生為主題的農村精品旅遊項目,把荷葉坪村發展為有較大輻射能力的生態村、文化村和旅遊村。”談到荷葉坪村未來的發展,高旭滿懷憧憬,胸有成竹。

高旭的扶貧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17年,他被榆林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推選上報為省級優秀第一書記。而在高旭看來,這既是鼓舞,更是鞭策,也意味著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更大責任。( 魚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