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返本還源,是真供養

返本還源,是真供養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說到佛教的供養,人們便會想到拿錢財給他人,拿勞動給他人,拿佛法給他人,拿勇氣給他人,總之,這樣的供養,是拿東西給他人,這樣的供養,有我有人,也有所施之物,不是三輪體空,不是佛教的真供養。對於未登地的菩薩來說,聞說正法,升起信心,升起願望,及升起相應的行為。如此之心,如此之行,便是趨向菩提的真供養。對於已登地的菩薩來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此是走向究竟圓滿的真供養。

佛教所說的一切法,皆是圍繞著明心見性而說的,佛教說的供養,也是圍繞著明心見性而說的。若真修行者,所作所為,皆“供”此心,所作所為,皆“養”此心。如此供此心,如此養此心,是名真供養,亦名菩薩行。若不供此心,若不養此心,那就不是佛教所說的供養了。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佛即是心,那麼,供養佛就是供養心,供養心即是供養佛。那麼,心是何物?又如何供?又如何養?

這個心,不是我們的肉團心,不是我們的思想,而是我們的這個見色聞聲、起心動念的無相真心。目前的形形色色,是誰見的?耳畔的音聲動靜,又是誰聞的?乃至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又是誰動的?唯此一心,是見色聞聲的人。唯此一心,是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的人。釋迦佛所說的佛,就是這個無相真心,所以,釋迦佛不讓人們著相,而是讓人們識取這個無相真心。這個廣大靈感的無相真心,就是我們的本師,就是我們的本佛,就是我們“本真的自己”。佛教的供佛,從歸根意義上來說,就是供這個無相真心,就是供這個妙明真心。

供佛即是供心,供心即是供佛。那麼,如何是供呢?所謂供,拱也,向也,就像眾星拱北斗,這個“拱”,是“朝向”的意思。流浪的窮子,一心想回家。這個“一心想回家”的“心向”,就是“拱”,就是“供”。誓願見佛,誓願成佛,依教奉行,這便是菩薩的供佛。若用宗下的話說,誓願見佛,即是誓願見性。誓願成佛,即是誓願歸性。如是而見,如是而行,即是供心,亦名供佛。

放下對幻相的執著,放下心中的掛礙,一心要證悟自己的如來智慧,一心要證悟自己的無相真心,一心要回歸自己的自性淨土,向外不求一法,向外不得一法,這才是佛教的真供養。

莫把供佛當作供他。佛是自心作,自心是真佛。供佛即是供心,供心即是供佛,或曰通體放下,迴歸自心,即是真正的供佛。

一念回頭,一念供佛,念念回頭,念念供佛。百千萬次地回頭,百千萬次地反觀自見,即是百千萬次地供佛。然而,百千萬次地回頭,百千萬次地反觀自見,或許未能見得這個無相真心。雖然未能見得,然而,卻已暗合道妙。如是反觀自見,如是暗合道妙,是未登地菩薩的供養,是未登地菩薩的修行。百千萬次地回頭,百千萬次地反觀自見,豁然之間,若能見得此心,若能融入此心,以此心作自己,是名當下成佛。佛不念佛,佛不向佛,佛不供佛。何以故?絕待無對,無能無所,哪裡更有什麼能念所念、能向所向、能供所供?若有所念,所有所向,若有所供,即落相對。落在相對,是名眾生。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修行人,右手拿著一束花,左手也拿著一束花,前來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呼喚這位修行。這位修行人,應聲作答。釋迦牟尼佛說:放下。於是,這位修行人便放下了左手中的一束花。釋迦牟尼佛依然說道:放下。於是,這位修行人又放下了右手中的一束花。釋迦牟尼佛依然對這位修行人說:放下。這位修行人感到很困惑,於是問釋迦牟尼佛:左手中的花,我已放下,右手中的花,我也已放下,我的兩手已空,還讓我放下個什麼?釋迦佛說:放下對外界事物的執著,放下對內在心念的執著,放下對四大色身的執著,放到無可放處,便是你的真供養,便是你的真修行。這位修行人,聽了釋迦牟尼佛的話,豁然之間,契合了佛法的真諦,獲得無縛無脫的大解脫,獲得了無愚無智的大智慧。[1]

[1] 參閱《五燈會元》卷一。《大正藏》第八十冊,第三十頁中。

返本還源,是真供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